(1)冷戰后大國關系的深入調整
第一,20世紀90年代初發生的大國關系的調整,主要的是兩極格局崩潰的結果。
第二,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的調整,主要是各大國從自身利益出發,為尋求有利于自己的國際環境和謀求在新的世界格局和秩序中的有利地位而進行的。
第三,科索沃戰爭、"9·11"事件和美國入侵伊拉克等重大國際事件推動了大國關系的進一步調整。
第四,新世紀初,大國關系的調整增加了新角色--印度。
(2)大國關系調整的特點
①實用主義主導了大國關系的調整,冷戰結束后,各大國關系的調整都根據國家利益,而非意識形態。
②大國之間基本上不互為戰爭對手或者不明確地將對方視為敵人,盡力避開公開隊戰。
③大國之間既互相借重,又互相制約,既互相合作又彼此爭奪,是當今大國伙伴關系的主要內容。
④美國是大國關系調整的中心,其他大國關系的調整受美國的影響。
⑤不存在其他大國聯合起來反對美國的前景。
⑥世界次等大國在大國關系調整中的重要性不斷加強。
(3)中國與大國關系
中共十六大明確提出了大國是關鍵、周邊是首要、發展中國家是基礎、多邊是舞臺的總體外交戰略布局。
大國之所以是關鍵,至于其是決定國際戰略格局與影響中國外部環境的主要因素。以習近平為代表的中國新一屆領導人,在"大國是關鍵"的外交布局上"穩中求進",首倡"新型大國關系"。"新型大國關系"是對歷史上反復出現的霸權國家與崛起國家之間零和競爭、相互對抗乃至兵戎相見所謂"定律"的根本否定,是中國當代領導人從新的全球化時代背景出發,順勢而為、與時俱進的開創性戰略思想,不僅完全順應了和平與發展的時代潮流,而且充實完善了中國和平發展的對外戰略,也展現了中國致力于其他大國和而不同、相互包容、共同進步的善意誠意。
①中美關系
2013年6月7日至8日,應奧巴馬總統邀請,習近平主席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安納伯格莊園與奧巴馬總統舉行了會晤。此次會晤不僅是兩國政府換屆后中美元首第一次面對面接觸和交流,也是中美高層交往的一個創舉。
關于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內涵,習主席在會晤中作了精辟概括:
一是不沖突、不對抗。就是要客觀理性看待彼此戰略意圖,堅持做伙伴、不做對手;通過對話合作、而非對抗沖突的方式,妥善處理矛盾和分歧。
二是相互尊重。就是要尊重各自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求同存異,包容互鑒,共同進步。
三是合作共贏。就是要摒棄零和思維,在追求自身利益時兼顧對方利益,在尋求自身發展時促進共同發展,不斷深化利益交融格局。
關于如何將新型大國關系的精神貫徹到中美關系的方面,習主席提出了四點建議:
第一,提升對話互信新水平。第二,要開創務實合作的新局面。第三,建立大國互
動的新模式。第四,妥善有效管控分歧。
2017年4月6日至7日,習近平主席在美國佛羅里達海湖莊園同特朗普總統舉行中美元首會晤。這是一次中美關系定基調、定方向的訪問,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實質性意義的成果,再次昭示,中美關系走到今天,互利合作是最大的動力;中美關系走向明天,互利合作依然是唯一的正確航向。
②中歐關系
在世界局勢發生復雜深刻變化、國際關系更加撲朔迷離的情況下,中歐之間的互利合作與頻繁交往,加深了彼此的理解,增進了雙方互信,為中歐關系注入了新的動力,是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基礎更加堅實。
③中日關系
冷戰后,日本外交戰略出現轉型,國內政治走向右傾化。1992年日本最早提出了"中國威脅論"。從1993年開始,注入關系進入摩擦期,出現"政冷經熱"的態勢。日本走上了與美國聯手牽制中國的道路。
2015年7月16日,在主要在野黨缺席的情況下,由執政的自民黨控制的日本國會眾議院強行表決通過了日本政府提交的新安保相關法案。新安保法案的核心是解禁集體自衛權后擴大日本自衛隊在海外的軍事活動,這是二戰結束以后日本安保政策的重大轉折。日本政府一系列否認歷史,挑戰戰后國際秩序的密集動作,不僅向國際社會傳遞出危險的信號,也使中日兩國關系持續惡化。日本若不真誠而深刻地反省其侵略戰爭給亞洲國家帶來的深重災難,將永遠走不出歷史的陰影,日本同亞洲鄰國的關系將沒有未來。中方鄭重敦促日方切實汲取歷史教訓,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尊重亞洲鄰國的重大安全關切,不要做損害中國的主權和安全利益、危害地區和平穩定的事。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