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考研越來越近了,政治這門學科是越到考前,考點越清晰,近現代史材料分析題考試的特點是周年紀念,今年最重要的周年紀念是1927年,1927年發生了太多的事情,下面政治教研室朱亞平老師為大家理一下1927年跟考研政治相關的事情。
“如火如荼”的大革命
1925年5月30號,以五卅運動為起點,掀起了全國范圍大革命的高潮,1926年,以****北洋軍閥統治為目標的北伐戰爭開始。1925年至1927年的中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比以往任何一次革命,包括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群眾動員程度更為廣泛,斗爭的規模更加宏偉,革命的社會內涵更其深刻,因此被稱作大革命。
大革命失敗的原因:
(1)客觀原因:
******力量強大;
資產階級發生動搖,統一戰線劇烈分化。
(2)主觀原因:
陳獨秀為代表的右傾機會主義錯誤(放棄了革命的領導權);
中國共產黨缺乏經驗,不善于將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實踐相結合;
共產國際不切實際的指導。
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
首先,中國的民主革命必須建立包括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在內的廣泛的革命的統一戰線。在統一戰線中必須堅持無產階級的領導權,對資產階級實行又聯合又斗爭的政策。
其次,在中國民主革命中,無產階級領導權的中心問題是農民問題。
再次,中國革命的主要斗爭形式是武裝斗爭,主要組織形式是軍隊。
最后,領導中國革命的中國共產黨必須不斷加強思想、政治和組織上的建設。
大革命的意義
首先,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在華勢力,基本****了北洋軍閥的統治。
其次,大革命教育和鍛煉了各革命階級,當領導的工農大眾經受了革命的洗禮,提高了政治覺悟,為后來共產黨領導的土地革命的開展奠定了群眾基礎;
最后,大革命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在全國人民中的政治威望。
中國共產黨在大革命的作用
1、中國共產黨是國共合作統一戰線的提倡者和組織者;
2、中國共產黨是大革命反帝反封建口號的提出的;
3、中國共產黨領導廣大工農群眾運動;
4、中國共產黨推動了國民革命軍的建立,并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
大革命失敗后,中共又繼續戰斗了
八七會議
(1)內容:清算了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確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反動統治的總方針;毛澤東提出“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著名論斷。
(2)意義:開始了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歷史性轉折。
三次武裝起義:
南昌起義——領導人: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
意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反動統治的第一槍。這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端。
秋收起義——領導人:毛澤東等;
成功地實現了中國革命的偉大戰略轉變,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新道路。
廣州起義——領導人:張太雷和葉挺、葉劍英。
對******的屠殺政策發動又一次英勇的反擊。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