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和專業技術等工作的高級人才。
二、招生名額
本年度我校擬招收碩士生約2600名(含推薦免試生),錄取時將視生源狀況和學校發展需要適當調整招生名額。
三、報考條件
(一)凡符合下列條件者,可以報名參加教育部組織的全國統一考試:
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愿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2.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和往屆本科畢業生,已獲碩士或博士學位人員,以及大學專科畢業兩年以上(計算年限截止日期為2007年9月1日,下同)、通過八門相關專業本科課程的考試(需提供成績單)、經審核已達到與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者(含普通高校本科結業生和成人高校、網絡學院應屆畢業生);
3.年齡不超過40周歲(1967年9月1日后出生);
4.身體狀況符合國家規定的體檢標準(同高考體檢標準)。
(二)報考工商管理碩士者,除符合上述(一)中的條件外,還應滿足:本科畢業三年以上;或大學?飘厴I五年以上;或研究生畢業兩年以上。
(三)報考法律碩士者,除符合上述(一)中的條件外,應為非法律專業畢業者。
四、報名辦法
網上報名,網址及報名時間將于2006年9月在本網發布。
五、報名注意事項
考生可跨學科報考;報名時必須在相應的欄目內正確填寫院系(所)、所報考專業的研究方向、選考科目及其對應的代碼,否則由我校指定。
六、現場確認日期及地點
2006年11月10日至11月14日;復旦大學及各。ㄊ、自治區)高校招生辦公室指定的報名點,其中報名參加單獨考試和MBA聯考的考生只能到復旦大學或深圳市委黨校教學點(僅受理該教學點的單考生和MBA考生)進行現場確認。
七、現場確認手續
憑本人身份證(或現役軍人、文職干部證件)和學生證(或畢業證書)確認報考資格,并辦理交費和現場照相等手續。
八、入學考試
(一)初試(筆試)
1.初試科目:按教育部規定,教育學、歷史學、醫學三個學科門類初試科目一律調整為三門,其中第三門滿分為300分,且大部分實行全國統一命題;其他學科門類的初試科目門數不變;各科考試時間為3小時。
2.初試時間:2007年1月(詳見準考證)。
3.初試地點:復旦大學或各。ㄊ小⒆灾螀^)高校招生辦公室指定的考場。
(二)復試
實行差額復試。以同等學力資格報考的考生,在復試階段還須加試(筆試)兩門所報考專業的本科主干課程。各專業復試的方式、科目及復試成績所占權重詳見本網“招生信息”欄,復試細則可登陸招生院系網頁查詢。復試的時間及地點另行通知。
九、錄取
根據考生入學考試成績、思想政治表現和業務素質擇優錄取?忌雽W時須進行體格檢查,未達到高校招生體檢標準者,取消入學資格。
十、報考醫學各專業有關說明
(一)凡報考“臨床醫療技能訓練與研究”方向的考生,歷屆生須具有醫師資格證書。
(二)本校自命題綜合考試內容:(1)衛生綜合:環境衛生學、勞動衛生學、流行病學、衛生統計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2)藥學綜合:有機化學、無機化學、高等數學、物理化學、分析化學;(3)生物綜合:細胞生物學、動物學、組織胚胎學、微生物學、進化論;(4)生物醫工綜合:模擬電子電路、數字邏輯電路、微處理機;(5)衛生管理綜合:預防醫學、管理學基礎、醫院管理學、組織行為學;(6)口腔綜合:生理學、生物化學、口腔組織病理學、口腔解剖生理學。
十一、我校部分院系提供參考書目,考生可通過有關院系網頁或致電院系查詢。
十二、凡專業代碼后帶“☆”者為國家重點學科,帶“▲”者為上海市重點學科,帶“★”者為自設專業。
十三、為進一步改革和完善研究生教育過程中的激勵機制,全面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我校自2007年起試行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在現有國家撥款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學校各方面資金的投入,建立和實施全新的獎、助學金資助體系,其中獎學金覆蓋面不低于90%,所有研究生還可申請助學金。具體改革實施方案將另行公布,請關注本網“動態信息”欄。
十四、我校招收單考生、港澳臺和外籍研究生簡章另行制訂。
十五、復旦大學代碼:10246;地址:上海市邯鄲路220號;郵政編碼:200433;聯系部門:研究生院招生辦公室;電話:(021)65642673或65643991;傳真:(021)65644159;Email:gs_admission@fudan.edu.cn;網址:http://www.gs.fudan.edu.cn/new/。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