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華工、華師均有學科評為A+
教育部公布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多數學科不再統計發表論文總數
12月28日,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布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教育部表示,此次評估摒棄了僅“以學術頭銜評價學術水平”(俗稱“數帽子”)的片面做法。同時,著力構建充分體現質量導向的學術論文評價方法,克服唯論文數量和國外期刊的評價方式。除部分學科外,不再統計發表論文總數,以“代表性論文”進行同行評議。
第四輪評估于2016年在95個一級學科范圍內開展(不含軍事學門類等16個學科),共有513個單位的7449個學科參評,比第三輪增長76.9%。今年最大的變化是,評估結果按照“精準計算、分檔呈現”的原則,根據“學科整體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將前70%的學科分為9檔公布,最高分為A+,最低分為C-。有的學科在有的檔位顯示空白。教育部對此解釋說,之所以不再像往年那樣公布分數,主要考慮是既保證較強的區分度,體現學科建設水平的實際變化,滿足社會對教育質量的知情需求,又淡化了分數和名次,有利于引導高校將注意力轉移到學科內涵建設的優勢和不足中去。
無疑被評為A+的學校應該能代表當下國內該學科的頂級水平。在本次分析評估結果發現,北大、清華打成平手,各有21個學科上榜A+,而在文科專業中,清華也占據一票——馬克思主義理論。
廣東高校中,中山大學的工商管理(排名第4)、生態學(排名第2),華南理工大學的輕工技術與工程(排名第3),華南師范大學的心理學(排名第3)被評為A+,領跑全國高校。
每個學科中,評上A+的高校平均為2-3所,但也有例外,如馬克思主義理論、機械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工商管理四個專業均有4所高校上榜。
同時,不少名不見經傳的高校在一些特色學科中實力超越傳統名校,如廈門大學的海洋科學、天津工業大學的紡織科學與工程、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的中藥學等。有高考專家建議,這些學校分數線相對較低,但學科含金量高,值得注意。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