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東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沈陽理工大學在省內高校中率先公布2017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其中東北大學2017屆畢業生就業行業流向前五位分別是制造業、信息傳輸、教育、科學研究和金融業;大連理工大學本科平均年薪7.10萬,碩士平均年薪11.3萬;沈陽理工大學畢業生轉正后的起始薪酬(稅前)主要集中在每月3000-5000元。
東北大學 信息傳輸行業就業比例快速增長
東北大學2017屆畢業生共8287人,其中本科畢業生4724人,研究生畢業生3563人(碩士畢業生3219人,博士畢業生344人)。畢業生就業率為95.6%。
2017屆畢業生就業行業流向前五位分別是制造業、信息傳輸、教育、科學研究和金融業。從東大近三年畢業生就業行業流向可以看出,畢業生前往制造業就業比例逐年下降,而信息傳輸行業就業比例則快速增長,教育、金融業就業比例逐年小幅上升。其他行業中主要包括建筑業、電力行業、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等行業。
從畢業生就業單位性質流向情況來看,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是該校畢業生的主要去向,占總數的84.4%。近年來,受崗位需求變化影響,東大畢業生到國有企業就業比例呈逐年下降趨勢,到民營企業就業比例逐漸超過國有企業。
就業流向較為集中的前十位地區分別為遼寧、北京、廣東、山東、江蘇、河北、上海、天津、浙江及河南,占總體的 79.9%。其中,前往直轄市、副省級城市等“大城市”就業的畢業生數約占就業總人數的 67.3%。
大連理工大學 千余名畢業生在世界五百強企業就業
大工2017屆畢業生8570人,其中本科畢業生5608人、就業率94.70%,畢業研究生2962人、就業率95.14%。
統計顯示,近三年大工入職畢業生中,約二成研究生進入高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九成本科生和七成研究生進入各類企業。近三年入職的畢業生中,留在遼寧的比例最高,進入北京、上海、廣東、西部等地的比例持續較高。2017年,本科進入國有企業的占比31.19%,三資企業占比10.63%,其他企業占比47.55%。
大工本科專業中,很多專業點就業率達到百分百,比如: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功能材料、金屬材料工程(日語強化)、金屬材料工程(無損檢測)、船舶與海洋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能源與環境)、水利水電工程、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英語強化)、通信工程等。
2017屆畢業生進入世界五百強企業工作1383人。簽訂就業協議的本科畢業生平均年薪為7.10萬元,碩士畢業生平均年薪為11.3萬元。
沈陽理工大學 畢業生起始薪酬3000—5000元/月
2017年沈陽理工大學共有本科畢業生4168人,截至2017年10月末,就業率為90.86%。分專業來看,就業率最高的5個專業依次為機械電子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特種能源技術與工程、安全工程、車輛工程。
在畢業生就業單位中,選擇到各類型企業就業有3044人。從行業類型上看,畢業生就業最集中的行業分別是制造業1142人,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562人,建筑業194人。就業地域的統計中,畢業生到東北地區就業人數達到2161人,占落實單位畢業生總數的56.32%,其中在遼寧就業占比50.28%。從畢業生工作的薪酬情況看,畢業生轉正后的起始薪酬(稅前)主要集中在3000-5000元/月,占畢業生總數的51.97%,超過5000元的占13.82%。
調查中,有76.32%的學生對目前的工作很滿意或比較滿意,與前兩屆相比滿意度逐年提高。畢業生對工作不滿意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薪酬及福利低、工作壓力大、工作環境差等。不過,在就業的專業對口情況來看,認為自己所學專業與從事工作很對口和比較對口的有65.74%。從事工作與專業不對口的原因主要是本專業對應工作不符合興趣、本專業對應工作就業機會少。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