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近日發布黨的十八大以來學科建設情況綜述。2016年,全國有研究生培養單位793個、學科11328個。在學研究生人數198.11萬,授予博士、碩士學位人數56.39萬,分別比2012年增長15%和16%。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排名第二的研究生教育大國。
教育部稱,我國已成為世界排名第二的研究生教育大國,這與我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相配。自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近年來,我國經濟健康持續穩定發展,早在數年前就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其中,必然伴隨著對更高端人才的需求。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經濟發展要講求“高質量”,而高質量的經濟勢必有高水平的人才做支撐,因此,我國研究生數量突破后更應重視質量。
那些令人矚目的“中國制造”“中國智造”或“中國創造”中,無不浸透著廣大科技人員和其他勞動者的汗水。值得高興的是,我國研究生的培養體系,正朝著高端、規范、國際化的方向邁進。我國在高層次自主培養研究生的能力上也大大增強,有力支撐了國家經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而且高素質的專業化教師隊伍,呈現良好發展態勢,隊伍不斷擴大,教學科研成果數量與質量不斷提高。
而學生對在校研究生導師指導情況的滿意度也普遍持肯定態度,全國參評高校學生對導師培養的滿意度接近93%;教學成果也卓著。在成果轉化和產學研融合方面,也已形成社會反哺機制。參評各學科獲得社會企事業單位重大科研項目研發經費較第三輪評估增71%,社會“反哺”高等教育的機制已經建立,這些都說明培養工作很有成績。到2020年,我國將建成亞太區域研究生教育中心,在學研究生總規模將達到290萬人,這一目標有望實現。
然而,我國研究生數量的突破,招生規模的擴大,是否對質量造成影響,需要引起注意。雖然研究生擴招是趨勢,但必須對能否達到質量要求保持警覺。國內就有學者認為,研究生質量“有水分”。其中,有些并非為學術,而是為緩解就業壓力;導師自資源不足,論文的質量也堪憂,由此滋生的論文抄襲及學術腐敗現象嚴重。有些導師每次帶研究生都要帶一大批,這既不符合質量要求,也有研究生“大躍進”之嫌。而如果沒有足夠的導師指導,研究生的質量就很難保證。而且,有部分導師把研究生當成了自己的“打工仔”和賺錢工具,導致的問題不斷,媒體對此已有多次報道。
其實,培養研究生,不應把注意力僅集中到擴招上,而是更該關注擴招后的培養機制上,即調動足夠的資源為研究生服務,如增加足夠的導師。當然,如果條件不具備,就可以考慮減緩招生人數。不過,培養研究生,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是在培養導師,只有兩手都要抓,才不至于出線導師短缺現象,同時,管理、實驗設備、教學科研軟硬件等都需要跟上。
而擴大研究生規模,既是學生的訴求,也是國家急需。近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迅猛,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加大。當前,中國經濟正處于轉型期,單純靠體力的工作越來越少,依靠信息技術和組織管理的工作越來越多,對文化的需求旺盛,這些都需要較高級的人才支撐。
同時,知識越來越多、分科越來越細,最基礎的知識越來越不夠用,必須增加學習時間,延長學制。加上部分人在自身學問提高上的需求,這就給研究生擴招帶來了機遇。因此,就該與時俱進地增加研究生數量。而既然擔心擴招會影響質量,那就把質量重視起來,研究生在數量上獲得突破后,更要注重培養的質量,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