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業介紹
1、學科簡介
信號與信息處理是一級學科信息與通信工程下設的二級學科。此專業是當今發展最快的熱點學科之一,隨著信號與信息處理理論與技術的發展已使世界科技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革。信息處理科學與技術已滲透到計算機、通信、交通運輸、醫學、物理、化學、生物學、軍事、經濟等各個領域。它作為當前信息技術的核心學科,為通信、計算機應用、以及各類信息處理技術提供基礎理論、基本方法、實用算法和實現方案。它探索信號的基本表示、分析和合成方法,研究從信號中提取信息的基本途徑及實用算法,發展各類信號和信息的編解碼的新理論及技術,提高信號傳輸存儲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在當前網絡時代條件下,研究信號傳輸、加密、隱蔽及恢復等最新技術,均屬于信號與信息處理學科的范疇。積極開辟新的研究領域,不斷地吸收新理論,在科學研究中運用交叉、融合、借鑒移植的方法不斷地完善和充實本學科的理論,使之逐步形成自身的理論體系也是本學科的特點。
2、主要研究方向
信號處理與檢測
信號檢測與信息處理、星載計算機及應用、數據融合
信號獲取與處理、高速信息處理系統設計
自適應信號處理、智能檢測、電子系統設計與仿真
現代信號處理、微弱信號檢測與特性分析
智能信息處理、影像處理與分析
信號處理與檢測、電子系統仿真與設計、智能天線
信號處理與檢測、高速信息處理系統
高速實時信號處理
現代雷達信號處理、高速DSP系統設計與應用
電子系統設計與仿真、弱信號檢測與處理
子波理論及應用、圖像處理
信號檢測與處理、雷達自動目標識別
雷達成像、目標識別
雷達信號處理、陣列信號處理、高速信息處理系統設計
信號處理與檢測、多速率信號處理
實時信號處理與檢測、視頻信號處理
高速實時信號處理與檢測、DSP應用系統設計
信號變換、多速率信號處理
雷達成像、機載雷達信號處理、實時信號處理
信號處理與檢測、高速信息處理系統設計
信號處理與檢測、高速實時數字信號處理系統
信號與信息處理、實時信號處理
智能信息處理、模式識別、信息隱藏、圖像處理
陣列信號處理及其在雷達、通信系統中的應用
雷達信號處理、目標識別、機器學習
信號檢測和估計、寬帶雷達和陣列信號處理
雷達探測成像、激光成像技術及實時處理的研究
3、考試科目
①101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
③301數學(一)
④821信號、電路與系統
(注:各招生單位研究方向和考試科目不同,在此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為例)
二、就業前景
1、就業方向
此專業的畢業生可從事電子與通信、金融、商貿等企業的信息技術管理及電腦軟硬件研發工作;進入通信與信息技術科研機構和教學部門從事科研與教學工作,政府公務員等。
2、就業前景
進入21世紀,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科技革命使人們的生產、生活和思維方式發生了巨大改變。隨著信息技術在經濟和社會各領域的應用和滲透,各行各業對信息類人才的需求也大大增加。據權威人士預測,未來5年我國信息化人才需求可達1500萬~2000萬人。在我國,電子信息產業以高于經濟發展兩倍的速度快速發展,信息類高端人才缺口巨大。目前國內通信行業發展迅速以及大量國外相關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漸增加。因此通信類專業的碩士畢業生就業前景非常好。
三、職業規劃
與信號與信息處理有關的職業證書為:
《全國計算機數字圖形圖像應用技術等級證書》
通過該證書課程的培訓和考核,培養從事相關行業數字圖形圖像技術不同層面的應用人員,同時面向社會承擔普及數字圖形圖像技術的任務。
該證書分為一級、二級、三級三個級別,通過學習不同級別的課程,培養具備圖形圖像應用技術基本理論、專業知識、專門技能,能夠適應相關行業不同崗位要求的應用型人才,使學習者具備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服務于相關行業的不同崗位。并提高學習者應用數字圖形圖像技術的能力,使其具備較高的計算機文化修養。
四、推薦院校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清華大學、北京郵電大學、東南大學、北京交通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天津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深圳大學、南京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四川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武漢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同濟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中北大學
五、就業分布最多的5城市
主要分布于廣州、深圳、北京、上海、蘇州、武漢等大中城市及周邊城市。
六、相近專業
相同一級學科下的其他專業是通信與信息系統。
七、課程設置(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為例)
1.公共基礎課:自然辯證法、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學位英語、專業外語、數值分析、工程矩陣理論;
2.專業基礎課:現代數字信號處理;
3.專業必修課:隨機過程。
八、目標專業在全國范圍內的較強院校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東南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天津大學
九、可供調劑的專業
通信與信息系統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