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關乎社會的穩定。一直以來,我院黨委高度重視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2017年,天津音樂學院積極落實黨和國家相關促進畢業生就業創業的政策和要求,在市委教育工作委員會和市教育委員會的指導下,積極探索符合音樂藝術類院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新思路,順利完成了2017屆畢業生的就業創業工作。在創業就業工作中,堅持育人為本、協同推進,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立足就業指導推進、創業意識培養、創業能力提升、創業實踐鍛煉、創業帶動就業。
一、總體情況和主要做法
(一)總體情況
1、就業工作
(1)就業率情況。我院2017屆畢業生共有939人,其中研究生131人,本科生808人。畢業生人數較2016年增加2.62%,其中本科生增加2.15%,研究生增加5.65%。截至2017年11月19日,2017屆畢業生實現就業率94.78%,其中本科生就業率94.55%,研究生就業率96.18%。2017屆本科生就業率較上一年度增幅較大。如下表:
①簽約情況(目前我院簽約率統計依據為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就業協議書)。截至11月19日,我院畢業生簽約率為18.53%。其中,研究生簽約率為46.56%,本科生為14.23%。研究生簽約率明顯高于本科生。
②升學情況。2017屆本科畢業生考取研究生56人,升學率為6.93%。其中考取本校研究生47人,考取外校9人。
2017年,考研率較高的系為手風琴鍵盤系、音樂系和鋼琴系,本科生升學率分別為25.81%、23.53%和17.50%,升學率在10%以上的系還有民樂系。
③出國情況。2017年出國人數為11人,占畢業生總人數的1.17%。
④自主創業情況。2017年自主創業共4人,占畢業生總人數的0.43%。
⑤自由職業情況。按慣例,非津籍畢業生填寫“靈活就業登記表”,回原籍報道并選擇自由職業去向,以此提高畢業生就業率。按目前情況看,2017屆畢業生選擇自由職業的仍將占較大比例。本科生自由職業578人,占71.53%;研究生自由職業63人,占48.09%。
(2)2017屆本科畢業生就業情況分析
2017屆本科畢業生的簽約去向中,大型國有企業占簽約人數的3.49%;高等教育單位占0.87%;其他事業單位占7.83%;一般初、中等教育單位占6.09%;一般黨政機關占0.87%;中小型國有企業占1.74%;中小型其它企業占77.39%;其他去向占1.74%。
相比去年,2017屆本科生就業率有1.38個百分點的增高,簽約率有3.48個百分點的增高。畢業生選擇自由職業的人數仍占較高比例,簽約中小型其他企業的畢業生比例較高,簽約其他事業單位的人數雖有所增加,但所占比例仍舊偏低。簽約中小型國有企業人數減少。這不但說明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錄取率低,以及國家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對學歷要求較高,也同樣表現了在國家政策的鼓勵下,畢業生在選擇職業時,逐漸形成長期的職業規劃和在心理上為創業做準備的動機。
(3)2017屆研究生就業情況分析
2017屆研究生畢業生的簽約去向中,高等教育單位占18.03%;其他事業單位占11.47%;一般初、中等教育單位占13.11%;一般黨政機關占3.27%;中小型其它企業占52.45%;其他去向占1.63%。
碩士研究生畢業學生中,高等教育單位和中等初等教育單位人數多于本科生,比例更大。說明研究生相對于本科生,在擇業范圍上具有相當的優勢。其他去向的人數有所減少,其他事業單位和一般黨政機關的就業人數相比去年有所增加。這說明,研究生就業選擇趨向于固定崗位的高質量就業。
(4)2017屆畢業生用人單位滿意度調查情況
2017屆畢業生用人單位滿意度調查采用電話回訪及問卷調查等多種方式進行回訪,通過回訪調研,用人單位對我院應屆畢業生滿意度為100%。
(5)2018年畢業生就業趨勢
2018年天津音樂學院畢業生總量相當。受宏觀經濟形勢影響,畢業生就業供需矛盾依然存在,就業形勢相對嚴峻。畢業生中女生比例仍高于男生,女生求職困難的現狀短期還會存在。
2、創業工作
我院創業工作依托“勤坊”眾創空間進行,“勤坊”眾創空間于2015年12月經專家組審核通過正式掛牌。運行近兩年以來,我院黨委高度重視眾創空間的建設和管理工作,積極鼓勵大學生就業創業,結合我院專業特點,融匯音樂、科技、傳播等創新元素,發揮資源聚集效應,目前已成為我院學生創新創業的實踐基地。
(1)創業項目團隊情況
截至2017年10月,“勤坊”眾創空間有38個創業團隊共計106名創客入駐開展創業活動。清退15個項目,新增31個項目,共計帶動學生就業35個。在此基礎上,“勤坊”眾創空間面向全院學生開放流動工位,提高審批效率,做到有針對性的服務,目前已有10個團隊申請使用流動工位。
(2)創業實訓實踐情況
我院充分發揮團組織的自身優勢,擴展大學生實習見習基地化建設,分別與河東區、濱海新區、寧河縣、天津科技大學團委簽署大學生實習見習實踐共建協議,通過打造“區縣、校校聯動,合作共建”模式,建立各類實習見習基地36個,提供見習崗位141個,更加有效地幫助學生提升就業技能積累創業經驗。
同時,學院結合自身特點,依托眾創空間開展“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和“創青春”天津市大學生創業大賽校級項目選拔賽。參賽項目共計37個(其中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參報項目18個,“創青春”天津市大學生創業大賽19個),參賽人數共計185人,通過搭建平臺不斷加強學生實踐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
(3)創新創業成果情況
截至目前,在學院的幫助和支持下,我院共有5個入駐團隊獲得創業投融資,投融資總額近1200萬元。我院音樂智能硬件研發項目將AI語音助手、立體聲音樂播放系統與服裝完美的融合。該音樂智能硬件項目也成功申請到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證書,2016年9月該項目獲的國家專利局專利授權,專利名稱為《一種方便音樂播放和錄音的服裝》;“琴宇教育科技公司”的創始人,音樂學系2012級碩士研究生丁浩和王丹彤分別于2015年和2016年榮獲天津市創業獎學金,團隊成員在琴宇教育培訓業務的基礎上,目前正在經營我院眾創空間Mr.M咖啡館,融合巴洛克等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藝術元素,目前Mr.M咖啡已成為我院眾創空間主要的創業實訓和創意交流場所;2016年3月,我院大學生創業項目藝銳網成功獲得知識產權授權,同年10月,參加第二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并榮獲銅獎。2017年9月,我院創業導師朱經白教授被天津市高校眾創空間聯盟聘為“天津市高校眾創空間聯盟創新創業導師”。
2016年5月,市教委組織實施了天津市高校眾創空間績效考評工作,評審專家根據考評指標體系,通過實地考察和材料審核,對各眾創空間進行綜合評價,我院“勤坊”眾創空間獲得B級(良好)的好成績。2017年11月,天津市教委組織開展的天津市高校眾創空間績效評估工作分為兩部分考核內容,分別是高校眾創空間建設發展情況匯報答辯(50%)和高校眾創空間運營管理信息平臺信息錄入及使用情況(50%),通過大家認真學習、積極準備,仔細研讀評估指標體系,我院“勤坊”眾創空間在特色建設上獲得了專家組的充分肯定,并對我院眾創空間未來的發展提出了中肯的建議,專家組認為我院眾創空間能夠充分發揮音樂藝術院校在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中的作用,今后要繼續發揮專業優勢,增強創新創業服務引領,使創新創業工作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不斷增強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經過綜合評審及公示,我院“勤坊”眾創空間獲得本次高校眾創空間績效評估B級(良好)的好成績。
(二)主要做法
1、加強就業創業教育,注重就業創業政策輔導
注重就業創業政策輔導。截止目前,就業指導中心開展了3場政策解讀報告會,就《天津市人民政府關于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政策措施》等政策性文件對有意向創業的學生進行了詳盡的介紹,鼓勵有創業意向的在校大學生大膽實現創業想法。2017年9月7日學院印發《天津音樂學院勤坊眾創空間空間創新創業改革》(津音黨[2017]44號文件),進一步優化目標,理順關系,明確責任,強化措施,規范管理,為做好我院學生創新創業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加強就業創業教育。我院目前共有創業導師6人。“勤坊”眾創空間積極組織策劃創業活動、創業經驗交流會等主題活動,眾創空間導師開展創新創業輔導服務達190人次。依托眾創空間積極開展創新創業師資培訓研修和交流學習活動,共計開展活動11次,參與導師人次達50人次。
2、暢通信息發布渠道,努力實現信息安全快捷
進一步加強完善院畢業生就業創業服務體系信息化建設。不斷豐富、完善畢業生就業網站建設,提升網絡服務功能,為全院畢業生就業提供快捷、方便、周到的服務。我院基本實現畢業生就業工作網絡化。2016-2017學年度,天津音樂學院在就業網站持續發布單位用人信息,累計提供就業崗位1289個。同時,我院按照上級文件精神,積極組織畢業生登陸“全國大學生就業一站式服務系統”獲取就業信息。通過天音就業網、“青年之聲-天津音樂學院”服務平臺、“天音創客”、“眾創小院”微信群和“律動天音”學生工作微信公眾號等線上方式,廣泛開展就業及創新創業咨詢服務。
通過就業網、宣傳欄、班會、校訊通等多種途徑宣傳國家和地方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政策,理清畢業生就業思路,熟悉就業政策,更好更快地就業;根據我院專業設置,開展個性化的就業指導和服務。開通就業熱線,熱情接待畢業生咨詢,工作中做到耐心細致、精準指導。
3、規范就業服務流程,提高就業創業服務水平
規范服務流程,實施高效的就業信息發布、創業一站式服務、就業幫扶等就業創業服務制度。學院黨委高度重視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支持和鼓勵大學生入駐“勤坊”。為更好地服務我院大學生自主創業,管理團隊嚴格按照文件要求對申請入駐的創業項目進行審核,對項目的科學性、創新性、操作性和發展前景提供行之有效的對策和建議。
我院“勤坊”眾創空間設置有“一站式服務”大廳,自2016年3月中旬以來,累計接待創業學生106人,積極為大學生創客提供各種服務對接,鼓勵創業項目申請知識產權。聚集學院有創業愿望的54名大學生成立就業創業學生社團。
二、存在問題
1、就業工作
與2016年相比,我院2017屆畢業生就業情況整體進展平穩,但普遍存在畢業生擇業期望值偏高、就業意愿不足,優質崗位縮水等問題。畢業生就業供需矛盾依然存在,畢業生中女生比例仍然遠高于男生,女生求職困難的現狀短期還會存在。
就目前情況看,2017屆畢業生選擇“自由職業”就業方向的將仍然占據較大比例,截至11月,68.26%的學生選擇回原籍自由職業,我院就業率穩定仍然需要靠“自由職業”畢業生派遣回原籍的方式拉動。
2、創業工作
“勤坊”眾創空間運營時間較短,相關工作人員緊缺,在項目的科學管理方面還不夠完善,服務質量有待提升。此外我院大學生創業項目具有鮮明的學科背景和專業特色,但科技含量不高,有待進一步創新加強。
三、對策建議
(一)積極拓展就業渠道,提高就業質量水平
實行全員就業、全過程就業,利用天音就業網、“律動天音”微信平臺等網絡平臺及QQ群、微信群等點對點通訊終端及時發布真實可靠的高質量用人單位招聘信息,保證一人一崗或一人多崗。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加大就業指導力度,廣泛開展就業咨詢輔導,廣泛宣傳國家就業政策,認真做好基層就業服務項目,有效推進“三支一扶”、“西部計劃”、“選調生”、“邊區專招”、大學生應征入伍等工作,形成人人關心就業、人人參與就業、人人從中受益的良好態勢。提前制定2018屆畢業生就業工作規劃,做好數據統計上報工作,確保畢業生就業派遣工作穩定有序。
(二)踏實推進就業工作,保證就業信息精準對接
一是要建立健全精準推送就業服務機制,準確掌握就業信息,完善畢業生求職意愿信息數據庫和用人單位崗位需求信息數據庫,搭建精準對接服務平臺。二是充分利用“互聯網+就業”新模式,根據畢業生自身條件、個性特點進行智能化供需匹配,減少畢業生求職盲目性。要廣泛使用手機等移動終端,開展個性化訂制服務,為畢業生送政策、送指導、送信息。充分利用團市委建立的“青銳成長計劃”信息化服務平臺,積極組織學生注冊,有效地整合社會資源,發布就業實(見)習崗位。
(三)完善雙創工作制度,營造創新創業氛圍
一是完善“勤坊”眾創空間各項功能,增強管理服務水平。需積極培養一支熱情、專業、高效、務實的團隊,完善考核制、加強交流學習和培訓、提高管理團隊專業能力。二是營造創新創業氛圍,培育高質量大學生創業項目。堅持市場化運營模式,促進“產、學、研”一體化發展。按照“引入、參與、共建”的步驟,重點引入若干知名風險投資、眾籌平臺,解決入駐項目市場開拓中面臨的資金難題。同時,積極探索處一條具有音樂藝術特色的“產、學、研”發展模式,將大學生創客的優秀成果推向市場。下一步,我院依托“勤坊”眾創空間聚集效應,積極打造和培育科技含量較高的項目。
(四)加大眾創空間投入,培養創新創業意識
提升創新創業氛圍,促進創業就業的發展,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指出的“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與天津凱立達眾創空間孵化器有限公司溝通協調,保證眾創空間政府補助資金落實到位,結合勤坊眾創空間實際,著力完善眾創空間相關基礎設施,提升眾創空間環境,激發同學們的創業熱情。積極與學院各系進行工作交流,傳達關于創新創業的相關知識、政策與法規,創新性地為各系師生提供有效服務的案例,提出有針對性操作性的意見建議。結合實際研究制定完善具體的工作實施方案,做出有目標、有計劃、有責任的工作部署。利用好身邊的一切資源,發揮自身優勢為同學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造出具有我院特色的創新創業項目。
高校的就業創業工作必須牢牢把握住自身的核心和本質,那就是“育人”工作。從育人的層面講,“就業創業”更是一種人才素質,更是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因此,我們還要在就業創業機制、教育和服務上再下大力氣,要把開拓創新的精神,拼搏創業的素養,自主創造的能力輸送給廣大學生,輻射到整個校園。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已吹響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強勁號角,天津音樂學院將以科技創新推動中華優秀音樂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創新實踐,不斷提質增效,為切實推進我院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不懈努力!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