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鏈接
茯磚茶,又稱民族茶、團結茶。當時少數游牧民族因為少蔬菜供給,長期食肉,所以依賴茯磚茶來進行體內食物的消化與代謝。所以古時,茯磚茶又稱“統治茶”,是統治者“以茶治邊”的主角。
金花是茯磚茶中特有的一種金黃色顆粒,學名為“冠突散囊菌”,是一種益生菌。大量研究和臨床數據表明,金花菌能夠有效提升人體免疫能力,并起到防癌、抗氧化、抗衰老等作用,令人延年益壽。所以,金花被普遍認為有益于現代人的身體健康。如今,許多少數民族仍最愛茯磚茶,特別要求磚內金花茂盛,嗅著有一股花的清香。甚至,金花的多少被他們視為檢查茯磚茶品質好壞的標準。
如何讓茯磚茶里長滿金花菌?如何讓散茶也能開金花?如何利用對黑茶的活性功能成分進行提取與加工,從而開發出金花系列產品?近年來,憑借對金花的深入研究,湖南城市學院黑茶基地研發團隊成功地使金花生產周期由傳統的45天縮短為7天,相關研發工藝榮獲多項國家專利。隨著多個黑茶研究平臺在湖南城市學院的建立,黑茶金花研究成為湖南城市學院在轉型發展中的一張耀眼名片。
力弱勇為 邂逅“黑茶之鄉”
“中國黑茶之鄉”是湖南益陽安化縣的代名詞。可是在2007年時,安化黑茶并不像如今一樣全國聞名。作為益陽市唯一一所本科院校,湖南城市學院成立黑茶發酵聯合實驗室,研發安化黑茶。
這個重擔落到了當時的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教師隊伍身上。然而,當時該院只開設了化學、生物工程、環境工程3個專業,3個專業的10多名教師組成了研發隊伍。可這10余名教師中,絕大部分的研究領域與黑茶并不對口。“我的研究方向是植物工程,還算對口的。可那時候很多教師的研究方向是濕地研究、環境工程、化工等,雖說同處一個大領域范疇,但研究方向不一致意味著隔行如隔山!”現任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劉石泉教授回憶。
這意味著,最初時,黑茶研發團隊力量不僅不強大,甚至稍顯薄弱,研發者們面臨著研究方向的迫切調整,也是不爭的事實。于是,大伙兒開啟了“白加黑”“5+2”奮斗模式——晚上加班成常態,周末也是工作日。平日里,他們通過各種途徑查閱相關資料,彌補專業知識的欠缺;上完課后,一有時間他們就往實驗室里鉆,研究黑茶的特性;擠出一點時間了,他們就結伴前往各大茶廠實地走訪,考察黑茶生產的各個環節,掌握現在企業在黑茶工藝研發過程中面臨的各種短板和難題。
通過研究,團隊發現,在安化所有種類的黑茶中,茯磚茶的保健效果最好,而這種茶恰巧是益陽茶廠所主產的黑茶種類。于是,雙方將研究對象定為富金花茯磚茶的開發。
“我們說的富金花,意思就是茯磚茶里金花普遍茂盛,色澤鮮艷金黃,顆粒肥大。”黑茶金花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學術帶頭人龍立平教授解釋。而當時通過實地考察,黑茶研發團隊發現,茯磚茶的磚體內金花發花的情況并不理想,要么長得不滿,要么索性不長。“傳統茯磚茶的制作方式可謂‘靠天吃飯’,發酵得好不好,金花多不多,全憑傳統經驗,尚未形成精控化、產業化的新型黑茶生產技術體系。”龍立平說。
于是,黑茶研發團隊和益陽茶廠技術人員一道,對生產線上的金花發花工藝進行探索和改良。這種從無到有的狀態,令所有人扛著壓力,卻也讓他們飽嘗收獲的愉悅。慢慢地,生產線上的茯磚茶磚體內,金花多了起來,益陽茶廠的效益也逐漸看漲。
彼時的黑茶研發團隊成員們早已意識到:金花極具研發價值,誠如其名!
突破瓶頸 攻克散茶發花
湖南城市學院黑茶基地就這么跌跌撞撞地起步了。接下來的研究,也大多數圍繞著金花展開。
2009年,黑茶研發團隊再度和益陽茶廠聯合開展“茯磚茶的微生物發酵優化”項目研究。項目做得出彩,次年,第一個省級基地——湖南省高校“黑茶發酵工藝與質量控制關鍵技術”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成功落戶湖南城市學院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這就催促著我們一定要快馬加鞭地搞產業化啦!”劉石泉說。有了這3個產業化項目做支撐,黑茶研發團隊成員個個干勁十足,甩開膀子熱火朝天地干了起來。
每個產品的背后,都有一個令人難以忘懷的故事,比如于2014年研發成功的富金花散茶。
黑茶研發團隊對富金花散茶感興趣,純粹緣于許多團隊成員第一次在益陽茶廠喝茯磚茶的經歷。當時,望著一塊塊茯磚茶,大伙兒心里都犯了嘀咕。“這一塊塊茶磚,究竟怎么泡?”只見泡茶者用小刀取下適當茶葉,碎開后再進行沖泡。這樣的沖泡方式,對于追求便捷的現代人而言,無異于太過繁瑣。
“為什么它不能像綠茶一樣,抓一把放到茶杯里就能沖泡好?”這個問題一直盤旋在劉石泉腦中。當茯磚茶金花發花工藝有所突破后,劉石泉想到了這茬事,便召集幾個團隊成員開會,琢磨著如何能讓金花不僅僅只是茯磚茶的特色,而同樣能在散茶中出現。
“不將黑茶壓緊,能不能發花?”帶著這個問題,在化工樓的一間小實驗室里,研發團隊圍繞著一個不到一立方米容量的綠色培養箱忙活開了。為了穩定散茶里金花發花的工藝,首先要確保金花的群種,保證沒有雜菌。于是,研發團隊多次嘗試,屢戰屢敗卻又屢敗屢戰。研發團隊逐步落實了冠花散囊菌的純化分離、冠突散囊菌孢子懸液制備與濃度確定、添加冠突散囊菌孢子懸液、烘茶、控制濕度和溫度發花、散茶干燥和保存等步驟,最終成功發明研制了一種茯磚茶發花散茶制備工藝,散茶發花難題終于得以攻克。
這種工藝最大程度地提高了金花的耐受度,使散茶內的金花均在3—4天短期內發現發花。然而,這一摸索就花了兩年多的時間。為了更好地開放接種,黑茶研發團隊還自主研發了散茶生產線。而從走出實驗室到生產線的技術成熟,又花費了兩年時間,這才真正實現了金花散茶的開放性生產。
關于黑茶開發與生產的許多工藝研究得到突破,一大批代表性研究成果及產品涌現,僅富金花散茶生產工藝、冠狀散囊菌快速分離方法、金花黑茶生產工藝3種研究成果,就已為當地黑茶及相關企業增加了近3億元經濟效益。
深度探“花” 對接人才培養
在做“茯磚茶降糖功能產品及其開發”項目的研究時,黑茶研發團隊發現,金花的降糖、降脂功效要比黑茶普通提取物高十倍。所以,從2012年開始,黑茶基地就致力于黑茶金花的功能產品研發。尤其是當2014年又一省級科研平臺——黑茶活性功能成分應用基礎研究基地落戶湖南城市學院時,黑茶研發團隊如虎添翼,在這個平臺基礎上做了系列研究,對黑茶金花的深加工產品進行開發。
他們利用茯磚茶發花散茶制備工藝、黑茶金花生產工藝,突破了傳統不能批量生產金花的瓶頸,同時使金花生產周期由傳統的45天縮短為7天,并研發了高品質的茯茶金花系列散茶;通過現代高效生物分離技術提取茯茶金花中的降糖、降脂、降壓等活性成分,開展富金花散茶、金花膏、金花酒、金花飲料、金花面膜等系列功能產品的產業化開發,迎合用天然藥物活性成分來實現綠色、有效、持久防治的現代醫學發展趨勢,具有難以估量的市場開發潛力。
從最初的“陣痛期”到“平穩發展期”,現在的湖南城市學院黑茶基地迎來了“快速上升期”。研發團隊壯大了——從最初的10余人到40人,人員梯隊結構、專業分布合理,有從事茶學、藥學、生物工程、化學工程等各方面人才;儀器配備齊全了——黑茶發花室、黑茶成分檢測室、超臨界萃取實驗室一應俱全,超速冷凍離心機、全自動高壓滅菌器、原子吸收光譜儀應有盡有。
“學校堅持應用型辦學定位,實施產教融合、校地合作,采用‘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行業、職業要求為參照,以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為核心’的‘能力本位’的人才培養模式。黑茶基地恰恰就是立于這塊強大的基石上不斷向前躍進。”湖南城市學院黨委書記羅成翼說。
“如今的黑茶基地不僅為教師們營造了很好的科研平臺,更是精準對接了我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改革發展戰略,成了材化院應用型高級人才培養的一方主陣地。”目睹著黑茶基地的快速發展,湖南城市學院校長李建奇感觸頗多。目前,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針對學生開設了黑茶特色系列課程,每年至少1/3的生物工程專業畢業班學生會將畢業論文的研究內容定為黑茶研發相關內容。
如今,作為全省唯一的黑茶金花重點實驗室,實驗室以開發湖南黑茶為目標,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黑茶發酵微生物種質資源、黑茶精控發酵理論與技術、黑茶活性功能成分等研究領域,建立湖南黑茶綠色開發前沿技術平臺。
“我們的目標是,用成果來沖擊黑茶金花國家重點實驗室!”劉石泉語氣豪邁。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