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近幾年來,高校畢業生錯位就業的現象日益突出。某大學的一項畢業生擇業意向調查顯示,該校畢業生擇業時按專業對口原則求職的僅有16%。即使是一些專業性很強的專業,強調專業對口的也只有30%。例如,學環境工程的從事營銷工作、教育專業的做廣告文案、學旅游管理的搞動畫設計等。這些現象都可稱之為就業錯位,其實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專業不對口、學歷高消費、高能低就等現象。
在經濟危機的社會形勢下,專業和就業的錯位現象越來越常見。那么,考研學子們應怎樣來認識和對待這種錯位,如何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為以后準確就業做好鋪墊?為此,《求學考研》記者采訪了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楊長春教授。
正確認識就業錯位
目前就業形勢嚴峻,很多學生在專業與擇業上發生錯位,你認為這種錯位主要有什么表現形式?
楊教授:目前高校畢業生的這種錯位主要表現在專業錯位,例如有的石油專業的本科畢業生跨專業報考經濟類專業研究生,原因僅僅是經濟專業是熱門專業。而物流、金融、管理專業的畢業生都熱衷于選擇“四大”;學歷錯位,例如博士干碩士的工作,碩士干本科的工作,本科干?频墓ぷ鳎荒芰﹀e位,法碩去做了經理秘書,經濟學博士作了中學老師等。
那么造成這種錯位的原因是什么呢?我們該如何看待這些錯位?
楊教授:主要是社會就業的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也是當今經濟萎縮狀態下的必然結果。過去的就業市場是賣方市場,很多用人單位到學校來要人才,到了現在,就業市場完全進入買方市場,所以有些人會很被動的選擇職業,這些職業往往會與自己的專業不符。我總結了幾個主要原因:
首先是因為我國大學生就業體制和社會產業結構調整引起的供求錯位: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大學畢業生已經不再采取計劃方式進行“分配”,錯位就業自然就難以避免了。同時,高校專業設置與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錯位。我國正處于產業結構調整時期,對各類人才的需求難以準確預測,產業結構調整的后面帶來的是職業、職位、崗位的變化。幾年前社會需求的熱門職業幾年后變成了滯銷專業,這種差異性使“專業對口”難以完全實現。
其次,目前中國的教育體制培養的是精英人才,而相當數量的人才終因本身的氣質、興趣無法適應所學專業而不得不錯位就業。另外,有的大學生為了戶口能留在大城市,甘心選擇能解決戶口但不對口的工作。例如有的研究生給個北京戶口,找工作時愿意接受非常低的起薪。
再者,用人單位也發生了結構性變化。隨著中國對外貿易的不斷擴大,國外企業不斷增多,對于一些非專業性的崗位,他們只強調應聘人員的基本素質,而不重視專業和學歷。如在我們學校,好多人選擇了四大,包括學管理的,金融的,貿易的各個專業,這在一定程度上給“錯位”提供了可能。
其實,這種錯位現象在國外早就普遍存在了,而且他們把這種就業錯位或失業的現象叫做“Engine”,當作社會前進的一種引擎。國外正常的失業率是4%左右,這個失業率是社會進步的一個因素。因此在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下,教育必然興盛,如果現在不能夠就業的話,人們選擇繼續學習、提高,為以后的就業做好準備,這也是一種規劃。
規劃需要理想和科學相結合
面對就業與擇業錯位現象日演愈烈,規劃似乎顯得微不足道,楊教授你對此有何看法?
楊教授:盡管現在能做的職業規劃很有限,所占比重也很小,甚至有些人已經不再規劃,因為按照規劃,也不一定能實現。因目前就業壓力大,認為“能有個飯碗就行了”的想法的人很多。但是,時下的就業錯位與考研之前的職業規劃是不矛盾的?佳斜仨氁幸巹潱凑找巹澴呦氯,那是最好的一種狀態,即使不能,也應該努力讓自己離規劃越來越近。規劃同時又是理想和科學的相結合,如何規劃,什么時候規劃,需要科學冷靜的分析。譬如好多人想到會計事務所工作,一是因為會計事務所招聘時間早,二是因為其offer多,成功機率高。但是這種行為是很盲目的。
就業買方市場的環境下,您對準備考研或者正在考研的學子們在職業規劃和學術規劃方面有些什么建議,怎樣規劃會對以后的成功擇業比較有效呢?
楊教授:第一,主要是根據自己的所學專業來進行規劃;第二,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志向做好自我定位,自我評估,作好長遠持續發展準備。確定自己要干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能力愛好,有什么樣的氣質與性格,自己的優勢是什么,成功的可能性是什么?既要認真地分析自己,又需要多了解社會需求,以求定位準確。然后審時度勢。一旦選擇自己的大方向,那么在求學期間,就要堅定不移的按照這個規劃去執行,為自己以后的學術或者職業生涯做好準備。也就是“做你應該做的事,做你喜歡做的事”。有些人對自己定位評估不夠,那么他的職業規劃也很難實現。譬如你做一個學術研究,你的原材料準備不夠,你走到中間,發現自己的技能、方法、數據都不能支撐你的研究,那么你注定失敗。第三,規劃的時候要具體到點,譬如你以后擇業的行業、單位性質、角色等。例如金融專業畢業的你是打算去金融公司,證券公司還是金融管理機構或者銀行,還要具體到你到金融公司你要想當一個操盤手還是MANAGER。我有一個學生,她學的是金融專業,但是她的口才特別好,性格也是偏外向型的,氣質不錯,她為自己定的目標是成為金融證券節目的主持人。我對她的評價是自我定位很好,各方面也適合,但是缺乏實戰經驗,于是推薦他去大的證券公司做兼職或實習,因為她的擇業性質對她的外表氣質要求很高,所以在時間上越快越好。這樣,她現在自我定位后所作的規劃為以后的職業生涯作了很好的鋪墊。
考研本身也是一種規劃
對于考研的安排和規劃,您認為什么時間是準備考研的黃金時間呢?
楊教授:考研的黃金時間應該是大二下半學期。大二的時候已經適應了大學生活,如果打算考研便要開始準備,因為現在考研競爭激烈。像外經貿大學的考研經濟學的比例是7:1,而英語專業達到了15:1,所以提前準備是必要的。像考經濟學的研究生,基礎課是數學、英語和政治。數學和英語很重要,基礎必須要打好,所以在大學二年級的時候便開始復習強化數學和英語,加強拿分的能力,而政治可以放在最后一個學期。專業課在大三的時候開始著手準備。
對于考研的學生來說,您認為做好職業規劃和學術規劃有沖突嗎?
楊教授:規劃應該是一個節點一個節點的規劃。而職業規劃和學術規劃應分在不同的階段,并不是你制定了一個規劃就萬事大吉了,而是在什么樣的階段或者什么樣的條件下有什么的樣的規劃,強調把一個大的目標分解成不同的小目標,一步一步的去做,然后定期做好評估,使自己的規劃具有科學有效性。對于考研學子,大二是很好的規劃的階段,是準備考研的黃金時期,這時候你可以準備規劃朝哪個方向去考。
有些同學前期規劃欠妥,例如本科的時候學的是會計,但考研的時候他想考管理學,您認為這些同學應如何規劃?
楊教授:對于跨專業考研的同學,他們可能要比其他考生多下一些功夫。譬如去上一些輔導班或者多聽聽課,在校期間,根據這一方面的方向找一些實習單位,看看這種經濟管理方面對人才的素質要求。目前總的來說,社會上對學生經濟管理的學生需求不是太熱,因為企業一般都是找有工作經驗的人或晉升的方式找到適合的人才,作為這樣的學生,應該盡可能地參加實習,的哪怕是比較小一點的、累一點的實習崗位,應該在實習當中了解這個崗位對人才需求,也就是職位需求定位應該更明確,并以此為方向為將來找職業打下實踐基礎。
規劃要趁早做,要用心做,如果一開始就“入錯行”,很有可能帶來專業學習上的被動,而這種被動學習又往往帶來惡性循環,對其今后的就業選擇和未來發展都有影響。在目前的金融危機的形勢之下,考研是一件正確的事情。因為考研本身也是一種規劃,如果不能就業就去學習提高,提高學歷層次,增加競爭力,為以后向自己規劃的目標奮進,最大限度地避免就業錯位。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