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博士攜93項專利到上林養牛
山區孩子長大后帶動村民脫貧致富,立志打造中國自己的牛肉品牌
遠遠望去,山腳下有多座花園式的夢幻城堡,走近一看,城堡里住的竟然是山水牛,它們吃完中草藥、酒糟、玉米稈等食物,就一邊聽著特定的音樂一邊在益生菌的作用下反芻,運動、洗澡、按摩,在生態牛床休息。3月13日,記者來到上林縣白圩鎮朝韋村朝文莊,了解清華大學UMT工商管理專業博士、創業致富帶頭人楊遠澄的養牛經,以及他如何帶動上林縣的村民脫貧、致富。
山水牛聽著音樂吃草藥
上林縣白圩鎮建有全縣最大的養牛基地——廣西山水牛畜牧業有限公司。山水牛養殖基地遠離喧囂,地處山腳,這里風景優美,還擁有豐富的牧草資源,大明山流淌下的清涼泉水中含有20多種微量礦物質,如此好山好水,養育著這些優質山水牛。
想走進城堡與山水牛親密接觸,首先要進小屋接受超聲波噴霧器消毒20秒。此外,大門、周邊及場內環境、牛棚、牛體、產房等,都要定期接受消毒,預防外界的病原菌入侵。楊遠澄說,牛食用的是從貴州選購來的酒糟,它們的食物還有中草藥、玉米稈、甘蔗尾等。每天山水牛聽音樂、運動,在生態牛床休息,還有專人定期給它們洗澡、按摩……用科學方式養殖的山水牛肉富含鈣、鎂、鐵、鋅等礦物質,肉質香嫩可口、呈現星空般的紋理。
“我是廣西大石山區的孩子,小時候家里很窮,家家戶戶養牛種地為生,多年后再回到家鄉,就想利用山里的荒地種上牧草,加上玉米稈、甘蔗渣,用科學的方法養牛讓鄉親們脫貧致富。” 生于1978年的賀州人楊遠澄多年前就有遠大抱負,大學畢業后,他與同學周貴金成立了廣西山水牛公司,目標是要養好牛、出好牛肉,打造中國自己的牛肉品牌。
用高新技術培育雙胞胎牛
2014年,上林縣把山水牛養殖當作扶貧產業重點項目強力推進,引進了龍頭企業——廣西山水牛公司,在上林縣成立廣西山水牛畜牧業有限公司,以企業為引領,通過實施一系列優惠措施,鼓勵全縣貧困戶加入養牛合作社,加快脫貧致富的步伐。山水牛基地專注打造肉牛養殖扶貧產業項目,主要包括肉牛養殖體系、肉牛品種繁育體系、產業升級系列項目和現代農業循環經濟項目,投資期為5年,總投資7億元。目前流轉土地1083畝,其中養殖場占地33畝,種植牧草、玉米1050畝。建設牛舍10棟,可容納肉牛2000頭,現肉牛存欄600多頭。
普通水牛重250公斤,而山水牛結合了父母的優勢,長得快、肉質好。山水黃金牛由婆羅門母牛與西門塔爾公牛經過級進雜交而來,成牛有650公斤。黑色的山水牛由西門塔爾牛和安格斯牛雜交而成,重達500公斤。基地目前已經成功用西門塔爾牛和安格斯牛雜交的優質牛培育3對雙胞胎山水牛,另有200多頭母牛正在接受科研人員采集卵子。
該公司分別與廣西大學、南寧學院合作申報省、市級科研項目,與廣西水產畜牧學校聯合辦學;組成HCNR體系專家團隊共同研發了安格斯+西門塔爾雜交改良技術、益生菌、中草藥膳組合、特制的長壽之鄉的谷物發酵精料、生態養殖專利技術、快樂屠宰等93項專利。
脫貧致富同時要打造品牌
2017年8月,廣西山水牛被評定為粵桂兩省(區)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孵化實訓基地,通過“龍頭企業+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的經營模式,由公司提供牛犢、管理技術、保價收購,金融部門發放貼息貸款,養殖合作社帶動貧困戶。
目前,該公司在上林縣簽約了87個合作社,帶動了3658戶貧困戶(占全縣脫貧攻堅任務的17.7%)投入山水牛的養殖和牧草種植,并培育出37個養牛能人。用科學方式養殖的山水牛市場售價每斤比普通牛肉貴0.5元,對于參與公司合作養殖肉牛的貧困戶,在出售肉牛時,政府給予每斤0.5元回購補貼。村民韋忠勇等人看到了脫貧致富的希望,“今天我養牛,明天牛養我”的觀念成為越來越多貧困戶的共識。
上林縣相繼出臺一系列扶持創業致富帶頭人的獎補政策。20多天前,楊遠澄來到上林縣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服務中心申請1000萬元融資貸款,如今他已經成功申請到這筆貸款。今后,楊遠澄將帶領該公司及合作社養殖戶實現“特色養殖+特色旅游”“特色食品+特色體驗”“線下體驗+線上新零售”,在幫助貧困戶養牛脫貧致富的同時,更要養好牛、出好牛肉,打造中國自己的牛肉品牌。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