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解讀
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是自動化、計算機及信息、通信等多學科交叉形成的新專業,重點研究智能感知、智能計算、智能學習和推理、智能決策、智能機器及系統實現等過程中的各種科學與技術問題。智能化是自動化的高級階段,通俗地講,本專業實際上相當于“計算機+自動化+人工智能”。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兩院院士大會開幕式講話中大篇幅涉及機器人與人工智能;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工作報告中提出“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目前國務院已明確了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近日,美國谷歌公司人工智能“阿爾法圍棋(AlphaGo)”4:1戰勝世界圍棋冠軍李世石,人工智能又一次展示了爆炸性的發展速度和力量。世界范圍內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突破以及各行各業的廣泛需求,使得智能科學與技術及其應用已經成為IT行業創新的重要支撐點和生長點,本專業的應用前景廣闊、需求空間巨大。
專業介紹
本專業經教育部批準于2011年首次招生的新專業,。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和創新精神,系統地掌握智能科學與技術的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受到良好的科學思維、科學實驗和初步科學研究的訓練,能夠在智能控制、智能機器人等領域,從事智能系統分析、設計、開發、應用、管理的高素質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學生將通過電子信息技術類、計算機類、智能科學類等專業基礎課程,以及自動化類、智能技術類等專業課程的學習,通過各類實驗課及智能技術綜合實踐、自動化工程實踐、機器人技術綜合實踐等工程實踐環節的訓練,逐漸培養起智能系統分析、設計與實踐的能力。
本專業覆蓋面廣、包容性強,涉及國民經濟、工業生產以及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類智能技術與系統,比如,面向國民經濟(如:智能制造、節能減排、氣候變化、生態保護、智能交通、智能電力、智能貿易、智能農業等)和社會文明(如互聯網+、智慧城市、包括信息內容安全監控、家庭智能服務、社會智能服務等)的需求,研制各種智能裝備、智能機器人、智能信息網絡、智能家電等,因此,本專業學生的就業面非常寬,社會適應性強。
專業特色
本專業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專任教師全部都是國內外著名大學或研究所畢業的博士,高級職稱人員占教師總數的70%,半數具有海外留學或訪學經歷,擁有豐富的科研經驗和大量科研課題。
本專業依托遼寧省"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重點學科和遼寧省教育廳"嵌入式技術應用重點實驗室",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購建了高水平實驗設備,包括物聯網實驗平臺、生產物流優化系統、智能交通實訓系統、多機器人系統、A8嵌入式系統、ABB集散控制系統、西門子RFID(無線射頻識別)和PLC(可編程控制器),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無線傳感器網絡實驗平臺等,為學生的專業基礎理論學習和創新能力培養提供了較為優越的條件。
本專業學生獲得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二等獎、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省一等獎、遼寧省電子設計大賽二等獎、第二屆沈陽有動力小車設計比賽三等獎等科技競賽獎項。
就業情況
本專業2015屆畢業生32人,其中,4人讀研究生,23人直接就業,1人創業,另有4人繼續復習考研。
學生就業主要方向是信息技術公司及智能制造企業。畢業生工作單位涵蓋信息技術、物聯網、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領域,如神州數碼科技、格力空調、三星電氣、許繼集團、金風科技、單安光電等知名企業。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