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研究生導師高凌飚介紹如下:
個人簡介
職 稱:教授
擔任導師:博士生導師
研究領域:課程與教學論、科學教育
通信地址:廣州市天河區中山大道55號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郵政編碼:510631
電 話:020-85216001
電子郵箱:gaolb@scnu.edu.cn
教育背景
1994-1998: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博士研究生,獲哲學博士學位
1987-1988:新西蘭維卡托大學科學教育中心,訪問學者
1962-1967:廣州中山大學物理系半導體專業,本科畢業
工作經歷
2001- :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
2001- :教育部華南師范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
1993-2001:華南師范大學課程教材研究所所長,教授
1992-1998:華南師范大學課程教材研究所所長,副教授
1981-1992: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研究所,講師
1970-1981:廣東始興石人嶂鎢礦勞動鍛煉,技術員,工會干事
1968-1970:黑龍江3096部隊軍馬場勞動鍛煉
出訪經歷(2000-2012)
2012: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教育測量與評價學會年會,發表論文:《中國教師評價觀的重構》
2012: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美國科學教學研究會年會,專題講演:《新一代的科學課程和考評》
2011:韓國光州,東亞科學教育協會(EASE)第三屆學術會議,特邀大會報告:《中國科學教材評述》
2011:香港教育學院,作為名譽教授訪學一個月
2010:日本西宮,中-美-日可持續發展社區項目交流活動
2010:香港教育學院,作為顧問教授訪學二個月
2009:德國柏林,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控”項目赴德國考察團,
2009:美國佛蒙特州,中-美-日可持續發展社區項目交流活動
2009:比利時根特大學,根特大學與華南師大合作項目“學生閱讀能力評價”交流活動
2009:香港教育學院,作為顧問教授訪學二個月
2008:美國中田納西州立大學,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研討會,發表論文《中國小學科學課程的改革和問題》
2008:香港教育學院,作為顧問教授訪學二個月
2007:韓國首爾,東亞科學教育協會(EASE)第一屆學術會議,特邀大會報告:《中國科學課程的改革》
2007:香港教育學院,作為顧問教授訪學一個月
2005:香港教育學院訪問教授
2005:馬來西亞吉隆坡,“雪隆八獨中教師培訓營”講課一周
2004:臺灣臺北,第六屆“兩岸三地課程理論研討會”,發表論文《過程性評價的思考》
2003:英國倫敦,教育部考察團到英國考察教育質量監控
2002:埃及開羅,中國教育代表團,出席中埃高級教育研討會并在會上做專題發言
2002:日本東京,應日本教科書研究中心邀請到日本訪問考察教科書編寫出版經驗
2001:德國柏林、英國倫敦,教育部考察團到德國和英國考察課程改革
2000:波蘭華沙,國際跨文化心理學會第15屆年會,發表論文《中國教師的教學觀:類型與跨文化比較》
科研項目(1992-2012)
2010 :教育部評價中心委托項目《小學科學教育現狀調查工具的研制》
2009-2011:國際合作項目《中國大陸與相關及國外教師評價觀研究》中方負責人
2008-2011:國際合作項目《中美日可持續發展社區教育研究》中方負責人
2005-2008:教育部項目“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中考招生制度研究”,子項目《基礎教育階段教材編寫的準入標準、審定程序和選用機制研究》負責人
2004-2008:教育部《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學生學業成績評價》項目總負責人
2002-2005:教育部《新課程實驗教材編寫及使用狀況評估》項目總負責人
2001-2004:全國教育科研規劃十五重點課題《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新課程的研究實驗與推廣》子課題《學生學業成績評價研究》,第一負責人
2001-2004:全國教育科研規劃十五重點課題《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新課程的研究實驗與推廣》子課題《基礎教育教材發展機制研究》,第一負責人
2001-2004:教育部重大項目《基礎教育教材評價工具的制定》,第一負責人
2001-2004:廣東省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廣東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第一負責人
2001-2004:廣東省教育廳項目《廣東省基礎教育新課程實驗評價研究》,第一負責人
1992-1996:全國教育科研規劃八五重點課題《中學生科學素質發展研究》,第二負責人
1997-2001:全國教育科學九五規劃重點課題《我國義務教育教材評價體系研究》,第一負責人
1997-2001:教育部考試中心九五課題《高考物理科試卷的效度研究》,第二負責人
1992-1996:教育部考試中心八五課題《高考物理能力考查與題型設計》,第一負責人
目前開設課程
博士研究生課程:
1、教育實證研究專題;2、教育評價專題
碩士研究生課程:
1、教育研究方法;2、學習理論;3、教育評價專題;4、科學教育專題講座
獲獎情況
2010:研究項目《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學生學業考評(評價)研究》獲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教學研究成果一等獎,本人排名第一
2000:論文《Conceptions of Teaching Held by School Science Teachers in P.R. China: Identification and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獲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al for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國際跨文化心理學會) Witkin-Okonji Award (學會獎)
1998:研究報告《中學生科學素質發展研究》獲教育部師范司全國師范院校基礎教育改革實驗研究項目優秀成果二等獎,本人排名第二
1994:論文《高考題型功能研究》獲國家教委考試中心第四屆全國考試科研優秀論文一等獎,獨立
1993:項目《建設學科教學論新學科》獲廣東省高教廳廣東省優秀教學成果獎(集體獎,不分排名順序)
1992:項目《中學物理發生式教學試驗》獲廣東省教育創新二等獎,排名第一
1990:項目《高考標準化改革廣東試驗區》獲國家教委“七五”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集體獎,不分排名順序)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