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北京交通大學建筑與藝術學院研究生導師石克輝介紹如下:
基本信息
姓 名: 石克輝
出生年月:
畢業院校: 重慶建筑大學
性 別: 女
民 族: 漢
職 務: 無
職 稱: 副教授
辦公電話: 51683713
通訊地址: 北京交通大學建筑與藝術系
電子郵件: khshi@bjtu.edu.cn
個人簡歷
教育經歷:
2007年—今 天津大學 建筑學院 建筑設計及理論 在職博士
1991--1994年 重慶建筑大學(現重慶大學) 建筑系 建筑設計及理論 工學碩士
1983--1987年 昆明理工大學 建筑系 建筑學專業 工學學士
工作經歷:
2003年—今 北京交通大學,建筑與藝術學院,副教授
2016—2017年 美國路易維爾大學,研修,副教授
2002年 清華大學,訪問學者
1998—1999年 英國利物浦大學,研修,副教授
1987—2002年 昆明理工大學,建筑系,講師、副教授
研究領域及承擔課程
研究領域:綠色目標框架下聚落與街區發展理論與設計;鄉土建筑與可持續發展;建筑教育
教學工作
本科:
承擔過的課程:建筑學專業---- 公共建筑設計Ⅰ、公共建筑設計Ⅱ、歐洲建筑;
藝術設計專業---- 《設計基礎Ⅲ》、《設計基礎Ⅳ》
現承擔的課程:建筑學專業---- 建筑設計Ⅲ、建筑設計Ⅳ、快題設計、畢業設計
研究生:
建筑評論、建筑設計及理論、專題設計
科研項目及設計實踐
1989-2009年先后參與、主持過多項國家級、省部級和校級等科研項目
近年主要研究項目:
1、2004-2006,參加國家科技部公關科研項目子課題“地鐵災害虛擬現實VR&北京地鐵控制中心OCC防災決策系統”研究。(項目編號C05B30021),第5參加人。
2、2005.4-12,參加橫向科研基金項目“地鐵五號線出入口風亭方案”(項目編號:TJ2005S0080),第6參加人。
3、2006—2007,主持校內科研基金項目“職業化、市場化背景下本科建筑教育之研究” (項目編號:TJ2005-33 ),主持人。
4、2006—2007,主持橫向基金項目“中宣部懷柔培訓基地規劃及設計研究” (項目編號:C06L0760 ),主持人。
5、2006—2008,參加北京市教委科研項目“北京郊區鄉村旅游建筑(設施)發展研究”(項目編號KM200610016013)。
6、2008—2010,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山西沁河中游古村鎮研究”(項目編號:50708004),第3參加人。
7、2008—2009,主持橫向科研基金項目“四川什邡市紅白鎮震后重建設計中對鎮 區肌理的探討”(項目編號:AX08005),主持人。
8、2008—2009,參加橫向科研基金項目“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城市規劃和環境設計研究中心” (項目編號:A08L00070),第4參加人。
9、2008—2010,北京市朝陽區高碑店村規劃咨詢項目(與北京中聯環城市規 劃設計所合作),合作參加人。
10、2010—2011,參加橫向科研基金項目“武漢社會福利綜合大樓設計” (項目編號:A10X00030 ),在研,第3參加人。
11、2010—2012,建設部軟科學研究項目“場所認同與鄉村意象營造控制模型研究”(與北京建筑工程學院聯合研究項目)、(項目編號:A10I00041),在研,北京交大方主持人。
12、2011.3—2011.12,參加縱向科研基金項目“基于低碳目標引導下的大學校園新區規劃策略研究”(項目編號:A11JB00040),在研,第3參加人。
13、2011.4__2012.12, 參加縱向科研基金項目“城市交通樞紐綜合體建筑設計研究”(項目編號:A11JB00030),在研,第1參加人
14、2011.7—2013.7 參加縱向科研基金項目“農村基礎設施規劃與建設對策研究”(項目編號:A11JB00080),在研,第2參加人
15、主持2012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建筑太陽能一體化”,在研(編號:201210004088)。
近年主要主持和參與的設計項目:
北京市青年路小區西區購物中心及寫字樓設計
紅塔集團煙草博物館設計
云南墨江縣碧溪鄉集鎮規劃
山西朔州師范專科新校區規劃
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實驗樓方案設計
四川大學新校區體育中心方案設計
中宣部北京懷柔“事實評論員培訓中心”規劃及建筑設計
北京京沈世豪溫泉度假中心設計
首都師范大學新校區學生活動中心方案設計
四川什邡紅白鎮震后重建規劃(與中聯環合作)
北京高碑店東工業區改造規劃(與中聯環合作)
北京高碑店古家具街改造設計(與中聯環合作)
北京豐臺李家峪村新農村設計
北京延慶柳溝保護規劃
中國銀川國際園林博覽園規劃設計
論文著作及作品
1990年至今先后發表論文40余篇,主編著作一本,參編教材一本。
主編:地域 建筑 文化叢書:“云南鄉土建筑文化”,東南大學出版社,2003.9
參編:建筑設計入門---教與學,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6
近年發表論文(第一作者):
1.歷史街區保護更新中的異質建筑再思考,建筑學報,2014.06
2.淺談香港公屋對我國內地保障性住房的啟示,世界建筑,2014.06
3.還大地以大地——試論景觀化建筑與園林博覽園主題展館的設計結合,中國園林,2014.12
4.結構美學視角下的舊工業建筑空間改造策略研究,世界建筑,2013.04
5.城市邊緣的山地規劃,北京交通大學學報,2013.03
6.歷史建筑改擴建中新舊表皮設計初探—從路易斯.康的薩爾克生物研究所改擴建談起,華中建筑,2011.11
7.北京綠化隔離帶上“城中村”發展規劃----以高碑店村資源利用為例,新建筑,2010.05
8.保護歷史堆疊的整體美----山西省沁水縣竇莊古堡空間格局形成探析,北京交通大學學報,2010.06
9.數字化語境下建筑對地表的重構,世界建筑,2009.06
10.統一規則下的自由多樣----什邡市紅白鎮重建規劃設計中對鎮區肌理的思考,北京規劃建設,2008.06
11.活的建筑文化需要活的方法態度,世界建筑導報,2004.10
12.徜徉在逝去的歲月,室內設計與裝修,2002.11
13.楚雄彝族的垛木房,室內設計與裝修,2002, 4
14.月光下的鳳尾竹,室內設計與裝修,2001, 9
15.鄉土精神與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華中建筑,2000,2
16.反思與回歸,室內設計與裝修,1999.5
17.質樸清純崇尚自然,華中建筑,1999,4
18.設計札記,云南建筑,1998,1
19.結合社會需求 突出交通特色 引入設計競賽-----北京交大三年級建筑設計特色教學思路,2010全國建筑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0.9
20.淺談綠色技術與建筑設計課程教學的結合,北京交通大學本科教學研究論文集(2013),2014.5
21.以“可持續建筑理念”為導向的英國建筑教育模式----以謝菲爾德大學為例,2014全國建筑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4.10
22.道器并重,技藝同華-----淺議綠色建筑教育背景下建筑設計課程與綠色生態思想的融合,2014全國建筑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4.10
指導研究生情況
1999年獲碩士研究生導師資格,開始指導碩士研究生至調職北京交通大學。
2007年開始指導北京交大建筑學專業首批碩士研究生,至今。
獲得榮譽
2016年獲得北京交通大學“三育人”--- 教書育人先進個人稱號
2016年獲評北京交通大學優秀畢業班班主任
科研獎勵:
2002年獲云南省科學技術成果(自然科學類)三等獎;
1989年獲昆明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指導學生參加競賽獎勵:
1. 2013年中國國際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Solar Decathlon”獲能源平衡一等獎(指導教師之一)
2.2013年“臺達杯”國際太陽能建筑設計競賽,“天天向上”青島海慈醫院老年康復中心既有建筑節能改造設計,獲優秀獎;
3. 2013年“臺達杯”國際太陽能建筑設計競賽,“流光.暖.夕陽”青島海慈醫院老年康復中心既有建筑節能改造設計,獲優秀獎;
4. 2016年谷雨杯全國大學生可持續建筑設計競賽,“翼網之格”候鳥之家,獲優秀獎;
5. 2016年谷雨杯全國大學生可持續建筑設計競賽,“共巢”候鳥之家,獲數字技術獎;
6. 2016年谷雨杯全國大學生可持續建筑設計競賽,“翼網之格”候鳥之家,獲數字技術獎
7. 2015年Revit杯全國大學生可持續建筑設計競賽,“自在的鏡界”數字時代的舊城更新,獲優秀獎;
8. 2012年Revit杯全國大學生可持續建筑設計競賽,“城蹤憶語”中東鐵路建筑文化遺產體驗館設計,獲佳作獎;
9. 2011年全國綠色建筑設計競賽,年度綠色建筑杰出貢獻三等獎;
10. 2011年全國綠色建筑設計競賽“轉動的生機--圖文信息中心設計”優秀獎;
11.2010年全國大學生優秀作業“京城老字號博物館設計”優秀獎;
12.2008年Revit杯全國大學生設計競賽組織三等獎;
13.2009年Revit杯大學生設計競賽“都江堰大地震紀念館設計”二個優秀獎;
團體兼職
中國建筑學會室內設計分會理事
中國文物學會工業遺產委員會委員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