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2018年全國優秀大學生暑期學術夏令營報名通知
為促進不同高校、不同學科專業的優秀大學生交流,增進全國各校優秀大學生對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車輛學院及相關學科專業的了解,特舉辦全國優秀大學生暑期學術夏令營活動,現啟動報名工作,具體通知如下:
一、北京理工大學及機械與車輛學院簡介
北京理工大學創辦于1940年,前身是誕生于延安的“自然科學院”,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歷批次重點建設的高校。七十多年櫛風沐雨,學校的發展始終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李富春、徐特立、李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先后擔任學校的主要領導。1942年秋,毛澤東同志親自為自然科學院題寫了校名;1952年,學校的航空系被抽調參與組建北京航空學院(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冶金系被抽調參與組建北京鋼鐵學院(現北京科技大學)、采礦系及專修科被抽調參與組建中南礦冶學院(現中南大學)。學校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歷批次重點建設的高校,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設行列;在英國QS教育集團公布的2018世界大學排行榜中,學校位居世界第389名、亞洲第76名、中國大陸第17名。
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車輛學院是中國知名的機械類專業學院,綜合實力處于中國國內同類高校前列,為中國國民經濟和國防工業培養了大批杰出人才。學院從1943年延安自然科學院的機械工程系發展而來,本著為國家培養工業建設的專門人才為主要培養目標,1948年機械系作為華北大學工學院一員遷入北京,1955年開始招收研究生,1998年獲得中國首批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培養了我國第二代坦克總設計師方慰先高級工程師、155自行火炮總設計師蘇哲子院士、雄獅坦克總設計師毛明研究員,第十二至十四屆中共中央委員阮崇武,第十六屆中共中央委員、第十屆全國政協常委張俊九、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焦開河、北京市副市長范伯元、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朱華榮、總裝備部副部長邱明、中國兵器工業集團軍用動力首席科學家王增全等杰出人才。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壯大,2002年車輛與交通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校附屬工程合并為現在的機械與車輛學院,至今已有車輛工程系、熱能與動力工程系、制造工程系、機電科學基礎部、工程訓練中心、機電基礎實驗教學中心、學院辦公室七個系級單位。全院教職工314人,其中教授61人,副教授及副高職稱人員124人,在校學生近4000人。現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杰出教授1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3名、“長江學者”講座教授1名,973首席5人;中組部“****”獲得者7人,“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名、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1名,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4人,科技北京百名領軍人才2人等高層次人才;教育部教育部創新團隊帶頭人2名,國防科技創新團隊帶頭人4名,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2個等杰出團隊。
學院以培養理想高遠、學術精深、體魄強健和心境恬美的高層次人才為目標,注重人才專業基礎和綜合能力的培養。學院擁有機械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兩個一級學科,機械工程、動力機械及工程兩個國家級重點學科點,研究生培養質量不斷提升,近年來研究生獲上銀、北京市優博等5篇。學院現有車輛工程、裝甲車輛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機械工程、工業工程5個本科專業,1個機械工程全英文教育專業。其中,裝甲車輛工程、車輛工程、機械工程專業為國家級特色本科專業,車輛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為工信部重點專業,工業工程專業為國防緊缺本科專業,裝甲車輛工程同時還為國防重點本科專業。此外,裝甲車輛工程、車輛工程、機械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為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專業,車輛工程、機械工程專業并于2014年通過了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近年來,學院在教育教學成果方面成果顯著,獲批教育部精品資源共享課與視頻公開課3門、省部級以上十二五規劃教材10余本,獲得國家與省部級教學成果獎10余項,獲批省部級以上教改立項項目3項。學院通過制度保障、條件政策支持等措施鼓勵學生參加科技創新創業活動,近三年由學院支持的創新團隊及個人獲國家、國際級競賽獎項107項,省區級競賽獎項53項。
學院與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加拿大滑鐵盧大學、英國帝國理工大學、俄羅斯莫斯科國立鮑曼技術大學、日本早稻田大學、日本東京工業大學等30余所學校建立了良好的學術交流和合作關系,為開展學術前沿研究、培養和引進人才奠定了扎實基礎。學院年均派出200余名本科生、研究生到國外進行短期以及半年至兩年的交流和聯合雙學位培養,其中,每年赴德國TU9等著名工科高校完成大四兩學期交換任務的本科生近80名。
學院的科研工作始終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國際科技發展前沿,在車輛總體、車輛傳動、車輛電子、車輛懸架、新概念車輛、車輛結構強度與振動噪聲、大功率柴油機總體技術、發動機燃燒與排放、發動機增壓、先進加工、微小型制造、數字化制造、工業工程、激光微納制造、檢測與控制、機電系統與裝備、交通規劃與控制等方向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在車輛傳動、電動車輛、智能車輛、大功率柴油機、難加工材料加工、激光微納制造等研究方向上形成了鮮明的特色和優勢。
近五年,學院承擔了國家重大專項、973基礎研究項目(以首席單位獲批國防973項目4項,科技部973項目1項,青年973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集成和重點)/重點/杰青/儀器專項/憂青項目、科技部國際合作項目、863高技術項目、總裝探索一代項目、總裝預研項目和國防基礎科研項目等,年均科研經費超過3億元。近五年來學院總計授權國家或國防發明專利301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及學術會議上共發表論文2000多篇,其中SCI收錄論文600余篇,EI收錄1000余篇,ESI論文28篇。
二、暑期學術夏令營接收對象
本屆活動擬接收營員約100名,重點面向:具備較強學科專業實力的機械工程、車輛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方向的優秀大學生;數學、力學、物理學等理工類基礎專業方向的優秀大學生;自動化、信息科學、航空宇航、兵器科學以及其他相關專業的優秀大學生。其中重點關注有意愿直接攻讀博士研究生或者有碩博連讀意向的優秀大學生。本屆活動還將吸納30名機械與車輛學院優秀本科三年級在校生共同參與夏令營活動。
各專業接收對象須滿足以下條件:
1.高校優秀本科三年級在校生;
2.政治堅定,品學兼優,在校期間無違紀記錄,在師生中有良好口碑;
3.學習成績優異,具有繼續攻讀研究生的愿望及潛質,對所報學科方向有濃厚興趣;
4.英語水平優良,國家六級達到425以上或者其他同等級別英語水平證明;
5.性格開朗,積極參加集體活動;
6.可參閱優先條件:達到所在高校推薦免試生要求,本科期間具有學生科技創新成果(參賽獲獎、專利、論文等),本科期間榮獲省部級及以上榮譽稱號等。
三、暑期學術夏令營活動安排
第一天(周日):營員報到,開展建班班會;
第二天(周一):上午舉辦開營儀式、校史館參觀,下午參觀西山實驗室;
第三天(周二):白天參觀科研實驗平臺和實驗中心,晚上舉辦體育聯誼活動;
第四天(周三):白天各系召開學術研討會或交流座談會;
第五天(周四):全天進行專業技能和研究生培養潛質面試,晚上舉辦結營晚會;
第六天(周五):舉辦結營儀式,公布優秀營員,發放證書并歡送營員。
面試相關事宜:營員可在確定參營資格后,可以提前主動聯系相關研究生導師,在夏令營學術交流期間與導師簽署《導師營員協議書》(附件2),并在面試前將協議書交至夏令營面試組,作為面試打分參考;營員也可在無協議書的情況下直接參加面試。
導師的研究方向、學術成果、聯系方式等可登陸機械與車輛學院網站http://me.bit.edu.cn/index.htm查看。導師郵箱匯總見附件3。
四、暑期學術夏令營時間計劃
5月15日—6月10日,宣傳報名;
6月11日—6月17日,選拔確定營員名單;
6月18日—6月28日,公布營員名單并收取參營回執;
7月1日—7月6日(具體時間安排等錄取的郵件通知),舉辦學術夏令營活動。
五、暑期學術夏令營政策激勵
1.優秀營員名額:根據學院可接收推免生的名額并堅持“寧缺毋濫”的原則確定;
2.優秀營員政策:發放證書和推薦免試研究生擬錄取證明(擬錄取專業根據本人志愿及其在本屆活動中所參加的面試組別和相關表現綜合考慮確定),說明如下:
(1)對于能獲得所在學校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的“優秀營員”,屆時可免復試直接錄取到相應專業;
(2)對于未能獲得所在學校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的“優秀營員”,2018年報考機械與車輛學院相關專業研究生時,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3.本屆活動期間中產生的市內交通費、場地費、資料費、住宿費、參觀學習活動費、餐飲生活補貼(40元/天)均由機械與車輛學院承擔;對于被評為“優秀營員”且在2018年推薦免試研究生工作中被機械與車輛學院錄取的,可報銷暑期赴京參加本屆活動的差旅費,差旅費根據票據報銷,來(去)地應為其高校所在地或家庭所在地,標準不超過硬臥或動車二等座。
4.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車輛學院研究生相關獎助學金一覽:
研究生國家助學金: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15000元,碩士研究生每生每年6000元;覆蓋面為100%;
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助學金: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10000元,碩士研究生每生每年4000元;覆蓋面為100%;
北京理工大學優秀新生獎學金:被我校錄取的推免生(包括學術學位和專業學位)均可獲得優秀新生獎學金,其中直博生每人10000元(100%),碩士生一等獎學金每人8000元(占推免生比例40%)、二等獎學金每人5000元(占推免生比例60%)。
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學業獎學金: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一等獎為10000元;二年級及以上碩士研究生每生每年一等獎為8000元、二等獎為4000元,綜合覆蓋面為70%;
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助教和助管崗位津貼:博士兼職輔導員每生每月2000元,博士德育助管每生每月1000元,碩士德育助管每生每月800元;學院內每屆約30個崗位;
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30000元,學院內各屆博士研究生每年約15個名額;碩士研究生每生每年20000元,學院內各屆碩士研究生每年約20個名額;
北京理工大學以及機械與車輛學院設立的各類社會捐助獎學金,各生根據自己情況申報。
六、暑期學術夏令營報名辦法
2018年6月10日晚23:00前將《2018夏令營報名表》(附件1)(word版本、簽字后的pdf掃描版各一份)發送至bitsmexly@163.com;郵件命名格式參照“北海大學機械專業張某某”;報名表命名格式參照“北海大學機械專業張某某——報名表”;
參加夏令營同時需要提供的證明材料有(電子版):
1、本科成績單(需加蓋教務處公章)和英語水平證明材料掃描件;
2、身份證掃描件(正反面)和學生證掃描件;
3、其他與上述“申請資格”要求相符的證明材料(如已發表論文的掃描件、獎狀掃描件、各類證書掃描件等)。
七、本校志愿者報名辦法
請有意參加夏令營活動的本學院的2015級本科生同學們通過填寫本校志愿者報名表(附件4)發送至bitsmexly@163.com;件格式參照“北京理工大學機械專業張某某”;報名表命名格式參照“北京理工大學機械專業張某某——報名表”。
志愿者無需承擔較大工作,主要任務為與外校同學們全程共同參與,建議有保研/考研意向的同學們積極參加,為研究生生涯打好基礎。
注:組委會將會組織相關專家對各個報名者的資格進行審核,錄取信息將于2018年6月23日前進行郵件通知,請申請者密切關注自己的郵件。
活動組委會聯系郵箱:bitsmexly@163.com
聯系人及聯系電話:張津張遠清010-68914347-602
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車輛學院
2018年5月16日
相關附件
附件1:2018夏令營報名表.docx
附件2:導師營員協議書.docx
附件3:導師郵箱.xls
附件4:本校志愿者報名.docx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