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能源學院舉辦2018校外優秀大三學生夏令營方案
一、活動目的
為了讓相關專業院校大三學生更好地了解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校園風貌及辦學特色,選拔優秀大學生攻讀我院碩士研究生,提高研究生生源質量,更為深入地體會能源學院的學科優勢及研究生導師的專業方向,構建優秀大學生與我院相互了解與溝通的重要平臺,特舉辦2018校外優秀大三學生暑期夏令營。進一步促進“礦產普查與勘探、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工程”等學科的知識普及與交流,幫助優秀大學生了解相關學科群的發展前沿與動態,為有志于免試攻讀或統考報考我院的優秀大學生提供咨詢。
二、舉辦時間與安排
時間
|
內 容
|
地 點
|
負責人
|
||
6月29日
|
報到
|
測試樓218
|
武文濤
|
||
6月30日
|
8:30-11:30
|
開營儀式,學院介紹,專業座談
|
測試樓217
|
高志前
|
|
14:00-17:00
|
國家教學實驗室、省部級科研實驗室
|
科研樓
|
|||
7月1日
|
9:00-11:30
|
專家論壇
|
測試樓217
|
||
14:00-17:00
|
參觀學校、中國地質大學博物館
|
逸夫樓
|
|||
7月1日
|
返程
|
三、營員選拔條件
1、石油、地質、礦業類及綜合性大學的資源勘查工程、石油工程、地質學、地質工程及相近專業的三年級優秀本科生;
2、思想品德良好,身心健康,遵紀守法,學習刻苦,誠實守信,無考試作弊等不良學術記錄,未受過任何處分。
3、營員規模50人,根據報名情況擇優選錄。
4、入營要求:
(1)每位學員必須全程參加活動;
(2)參加夏令營期間,所有學員需遵守國家和北京市的相關法律、法規,保證交通及活動的安全;
(3)報到時請務必攜帶以下資料:
a.個人陳述1份;
b.專家推薦信1份(見附件),即需要1位副教授及以上職稱專家推薦;
c.加蓋院系教務部門公章的成績單;
d. 加蓋院系公章的專業排名;
e.獲獎證書復印件1份;
f.國家英語四、六級考試成績、或TOEFL成績、或GRE/GMAT成績等體現自身英語水平的證明復印件1份;
g.申請人還可提交體現自身學術水平的代表性學術論文、出版物或原創性工作成果;
h.請帶1張1寸本人證件照片,用于辦理學員證;
i.請攜帶本人身份證和學生證以便安排住宿,正式學員免交住宿費。
四、相關事項
1、報名時間:即日起至6月27日17:00時截止。
2、營員名單確認時間:6月28日17:00時前,正式通知選錄結果。
3、9月份成功推免至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屆時憑車票報銷一次往返交通費,活動期間的食宿費用由舉辦方承擔,住宿限6.29、6.30兩晚;
4、參加夏令營期間,所有營員需遵守國家和北京市的相關法律、法規,保證交通及活動的安全;
5、本活動方案的解釋權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能源學院。
五、報名及聯系方式
聯系人:武文濤、王曦麟
報名郵箱:874370719@qq.com
聯系電話:181 1007 4206 155 0125 9651
六、錄取說明
夏令營結束后,綜合考慮學員的表現,能在本科學校獲得推免資格者,確定為擬錄取研究生;未能獲得本科學校推免資格者,如果在2019年研究生考試中成績達到國家及學校錄取分數線,同等情況下,可優先錄取。
七、能源學院簡介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能源學院由石油地質、石油工程和能源環境三個教研室組成,現有教職工70人,其中,專業教師60人(教授24人,副教授21人,講師15人) ,實驗技術與管理教師8人。在師資隊伍中, 4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人才、1人入選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計劃、1人當選首屆國家能源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 1名青年教師獲全國優秀博士論文、3人獲得北京市教學名師稱號,4人獲得全國青年地質科技銀錘獎、1人獲得國土部領軍人才、2人獲得北京市英才計劃。
能源學院現有2個博士后流動站、3個博士學科點、5個碩士學科點和2個本科專業。“礦產普查與勘探”、“油氣田開發工程”分別為國家重點學科和北京市重點學科,“石油工程”和“資源勘查工程”(新能源方向)為國家特色專業,“資源勘查工程”為國家創新人才示范基地。近五年來,各類在校學生數量保持在1350-1400人,研究生與本科生的比例近于1:1。
能源學院承擔了國家“一流學科”工程和“優勢學科平臺”建設項目,承擔和完成了大量的國家級、省部級及與企業合作的科研項目。現有2個國家級教學實驗室、4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創新團隊。近5年來,實現科研經費4.3億元,發表學術論文近700篇(SCI論文300余篇),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2項、獲得省部級科技獎11項,出版專著/教材15部,舉辦大型國際/國內學術會議7次。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