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學化學學院研究生導師崔彬彬介紹如下:
崔彬彬,預聘助理教授(特別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
Email: 6120160103@bit.edu.cn
電話:010-68911310,
辦公室:中心教學樓 636-C(中關村校區)
主要經歷:
2011.09-2016.07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碩博連讀(導師:鐘羽武研究員,姚建年院士),有機化學專業;
2015.09-2016.05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導師:Qichun Zhang 教授),CSC 公派聯合培養;
2007.09-2011.06 聊城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本科;
2016 年 8 月加入北京理工大學
研究成果及獲獎情況:
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Chem. Sci.等期刊上一作發表 SCI 收錄論文 7 篇,并獲得北京市優秀畢業生(2016)、中科院大學優秀畢業生(2016)、朱李月華獎學金(2016)、中科院大學三好學生標兵(2015)、 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2015)、唐敖慶獎學金(2015)、寶潔優秀研究生獎學金(2015)、中科院化學所所長優秀獎(2015)等榮譽和獎勵。
主要研究興趣:
主要研究方向為近紅外電致變色、邏輯門和信息存儲等光電功能材料,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新型空穴傳輸材料的設計和應用等。面向分子電子學和智能響應功能材料,我們從分子水平設計合成新型金屬有機配合物,研究化合物的電化學,光吸收與發射,光譜電化學,DFT 和 TDDFT 理論預測,EPR 性質以及自組裝行為等,探索材料在混合價化學,分子導線,近紅外電致變色薄膜、邏輯門、信息存儲和敏化電池等方面的應用。結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發展現狀,我們希望設計合成一系列基于三芳胺的有機空穴傳輸材料,作為鈣鈦礦薄膜太陽能電池器件中的空穴傳輸層,有望進一步提高鈣鈦礦薄膜太陽能電池的效率;此外,電聚合薄膜有望改變傳統鈣鈦礦薄膜太陽能電池器件的組裝方式和加工工藝。
代表性論文:
1.“A Molecular Platform for Multistate Near-Infrared Electrochromism and Flip-Flop, Flip-Flap-Flop, and Ternary Memory”, Bin-Bin Cui, Jian-Hong Tang, Jiannian Yao, and Yu-Wu Zhong*, Angew. Chem. Int. Ed. 2015, 54(32), 9192-9197.
2.“Three-State Near-Infrared Electrochromism at the Molecular Scale”,Bin-Bin Cui, Yu-Wu Zhong*, Jiannian Yao, J. Am. Chem. Soc. 2015, 137 (12), 4058-4061.
3. “Tuning of resistive memory switching in electropolymerized
metallo-polymeric films”, Bin-Bin Cui, Zupan Mao, Yuxia Chen, Yu-Wu Zhong,* Gui Yu,* Chuanlang Zhan,* and Jiannian Yao,* Chem. Sci. 2015, 6, 1308-1315.
4.“Electropolymerized Films as a Molecular Platform for Volatile
Memory Devices with Two Near-Infrared Outputs and Long Retention
Time”, Bin-Bin Cui, Chang-Jiang Yao, Jiannian Yao, and Yu-Wu Zhong,* Chem. Sci. 2014, 5(3), 932-941.
歡迎對化學或材料科學研究充滿熱情和興趣的同學加入本課題組!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