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旱區是什么意思?
所謂旱,指的是閱卷打分比較嚴格,水的意思是放水,也就是閱卷給分比較松。誰不想考高分,誰不想大放水?所以,很多同學很早就在打聽自己報考院校所在地區到底是水還是旱?一時間網上各種水旱傳聞不絕于耳。同一個地區,有的說水有的說旱。很多考生看了這些消息惶惶不可終日,一直在擔憂糾結。
網傳的版本是
極旱區:北京、浙江、四川
大旱區:天津、福建、江蘇
旱區:上海
適中區:湖北、廣東
小水區:山東、安徽、甘肅、湖南
大水區:陜西、河南、遼寧、吉林、江西、廣西、內蒙、寧夏、新疆、河北、山西、重慶
洪水區:云南、貴州、黑龍江、青海、海南
神秘區:西藏
原因:一般意義上,和生源數量和質量有關,舉例,假如某西部地區省份閱卷太嚴格,很多考生水平一般,難免出現大批低分,不僅形式上不美觀,實質上很多人過不了國家線,本來就有很多學校招不滿,這么一來豈不雪上加霜?!
現狀:旱區依然高分很多,水區依然低分不少,為的是,將分數調控保持在一個合理范圍。
影響:對已經確定院校的考生來說沒實質影響,你的直接競爭對手和你一樣同一個區閱卷。至于對調劑的影響是有的但不是絕對的。
劃分水區和旱區的意義是什么?
因為我們在估分的時候必須要考慮到水區和旱區的情況。批卷的地點不同,老師判卷的嚴松程度也不同,所以同一份帶主觀題的答題卡,放在不同地區批改,最后的分可能不一樣。比如說同一張政治卷,在北京被判49,在別的地方就有可能55,甚至60。再舉個例子,數學中的閉區間你寫成了開區間,可能在有些省市是有分,不過在有些省市這個步驟分可能就沒了。
對于答題不規范、寫字比較難看的同學來說在改卷嚴格尺度不同的省市差距會比較大;當然對于分數特別的低的和特別高的同學分數波動不是很明顯。所以在旱區的考生應該要對自己要求更嚴格一些,平時多注意些容易忽略的細節。
我們以中國人民大學MPAcc為例,看一下復試人數和復錄比。中國人民大學進入復試的人數為235分,最高分262分。全日制錄取31人,非全錄取55人,全日制復錄比為1:7.4,可以說是很高的了。
其他的劃分方法基本都是大同小異。截止到2018年,海南省還沒有MPAcc院校,所以上述的劃分一定是沒有分專業的、以整個研究生考試為主的劃分方法。
“考水區的話作文給的分很高,150還是很輕松的。220分有點低了。”
2014年—2018年北京地區MPAcc分數線大區間在200—250之間,2014年更偏向于200分上下,隨著年份的增加,直到最近兩年,各大院校分數線逐漸集中,更偏向于200—250分的中間部分。
如何保證同樣的閱卷尺度?
上文說在同一個省市,統考科目都是統一閱卷,有統一的標準和尺度。很多同學可能對這句話還是有疑問,不了解閱卷是如何保證同樣的尺度的。下面考研就以政治為例,為大家解下疑惑。
首先,閱卷流程很規范?陀^題是機器打分,錯就是錯對就是對不存在問題。主觀題是由老師閱卷,不可避免會出現一些人為因素。例如,地域因素、閱卷教師的評分尺度、甚至是你的試卷是在第一天還是第七天被看到,都會影響到你的得分,但差別在1-2分之內。
但往往1-2分足以改變很多人的命運!那么老師們又是怎樣消除這個差別的呢?其實在閱卷過程中至少有兩種措施。
第一,在正式評卷前首先進行試評。怎樣試評?一般是抽取不低于100份有效樣本試卷,由全體評卷員根據評分細則進行試評。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檢驗和完善評分細則。同時對評卷員也要進行評估,對不合要求的評卷員再次培訓,不合格的評卷員予以辭退。
第二,實行多評制度。這指的是一道題目由兩位評卷教師分別評閱。兩位老師給分差值在規定范圍(政治分析題為1分)內,取較高值作為該題得分。分值差超出規定范圍,計算機自動會將試卷分發第三名評卷教師。這樣就能有效控制個別老師可能存在的隨意行為。
水區和旱區真的這么重要嗎?
當然不是。光是水區和旱區的劃分我們大概就可以看到N個版本,水區和旱區說到底也是大家憑主觀想象出來的。畢竟公共課的試卷是在目標院校所在省進行閱卷的,要旱大家一起旱,要水大家一起水,你和你的競爭對手所參考的閱卷標準是一致的哦~所以不必過分擔心水區旱區。水區和旱區一是對于那些掙扎在國家線上下的考研er們會有影響,畢竟老師手一抖就是天堂和地獄的區別了~二是對于那些調劑的同學而言,報考旱區學校但調劑水區學校的話在公共課分數上可能會有所影響。
雖然有水區和旱區之分,但是大家也不用過分擔心啦~畢竟只要答得好,管他水區還是旱區,都是我們的得分區!
最后希望所有區都變成巨水區!大家都能取得高分!預祝大家取得好成績啦~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