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001國際法系
外交學院國際法學碩士專業目前設有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和國際經濟法三個方向。三個方向的初試科目和內容相同,包括政治、外語、法學綜合、國際法專業4個科目。其中,外語和政治考試為全國統一命題。法學綜合和國際法專業科目由我院命題。 《法學綜合》卷的內容包含憲法、民法、刑法和民事訴訟法四門法學基礎課,共150分(其中憲法30分,民法60分,刑法30分,民事訴訟法30分)。考試時間為3小時。
《國際法專業》卷的內容包括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和國際經濟法三門課程,共計150分(其中國際公法60分,國際私法45分,國際經濟法45分)。考試時間為3小時。
法學綜合和國際法專業兩科試卷的題型一般有名詞解釋題、簡答題、論述題以及案例分析題等四種題型。名詞解釋主要考查考生對相關學科重要法律名詞的識記和理解;簡答題主要考查考生對國際法和基礎法學相關基本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論述題主要測試考生對相關學科知識掌握的系統性、融會貫通程度以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案例分析題主要考查考生運用所學法律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名詞解釋和簡答題的內容一般不超出教材,在有關書目上可以直接找到;論述題和案例分析題有時會涉及相關學科當前熱點法律問題的法理分析、論證。
我院國際法學專業入學考試重點均為相關學科的基本知識。請考生在復習時,結合參考書目和法律法規,把重點放在相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上。
本專業所推薦的參考書的內容,覆蓋了考試的基本范圍。此外,考生還應關注和了解相關領域的最新法律法規、司法解釋和重要的國際法律文件。
002國際關系研究所
國際關系專業目前共設置6個研究方向,它們分別是當代國際關系、當代美國外交、俄羅斯外交、中東國際關系、亞太國際關系、國際經濟關系。所有6個方向的專業考試科目和內容完全相同。
除法語外的其他外語語種和政治考試為全國統一命題,法語和兩門專業考試科目均為我院命題。《國際關系史》涵蓋的時間范圍從1945至今,主要參考書目為肖月、朱立群主編的《簡明國際關系史(1945-2002)》(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政治學綜合》涵蓋政治學基礎和國際關系理論兩門課程,主要參考書目為唐曉、楊帆主編《政治科學基礎》(世界知識出版社,2007年)、秦亞青著《權力﹒制度﹒文化》。
考試以基礎知識和分析為主,難易結合。復試進行專業課面試和專業外語能力的書面測試,還包括外語口試。
003外交學系
一、外交學專業
外交學院外交學碩士專業目前設有外交學、當代中國外交和中國對外關系三個方向。三個方向的初試科目和內容相同,包括政治、外語、政治學綜合、外交學4個科目。除法語外的其他外語語種和政治考試為全國統一命題,法語和兩門專業考試科目均為我院命題。
外交學概論分值150分,考試時間三小時。主要參考書:《外交學概論》,魯毅等編,世界知識出版社,2004年版;《中國當代外交史:1949—2009》,謝益顯主編,中國青年出版社,2009年版;《中國近現代外交史(1840-1949)》,熊志勇、蘇浩著,世界知識出版社,2005年版;《外交決策》,世界知識出版社2007年版。
考試題型分為名詞解釋、簡答題和論述題三種。專業課重點考查考生掌握專業基礎知識的情況,以及是否具有對外交和國際問題的綜合、分析、歸納能力和研究潛力。國家統一組織的筆試之后,根據成績確定復試名單,在外交學院組織面試。
專業培養目標是為國家外交外事和科研部門輸送專門人才,并為我院招收博士學位研究生作好生源儲備,因此,對考生的綜合素質和外語能力方面要求較高。
二、國際政治專業
國際政治專業包括當代國際政治、比較政治制度兩個研究方向。
上述兩個方向考試科目與試卷完全相同,除國家統考的政治、外語課外,專業課考試分別為:政治學綜合、國際政治概論。其中國際政治概論涵蓋國際政治學、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和西方國家政治制度。在分值分配上,國際政治學占90分,中外政治制度占60分。
基本參考資料(考生根據自己情況及需要選讀):《國際政治學概論》,李少軍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國際政治學概論》;陳岳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當代西方政治制度導論》,唐曉、王為、王春英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當代中國政府》,王春英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國際政治概論考試題型為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三類。名詞解釋主要考查考生對有關重要概念、事件的把握和理解;簡答題主要考查考生對有關基本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論述題主要是測試考生對某一問題進行分析綜合的能力。名詞解釋和簡答題的內容一般不超出教材,在有關書目上可以直接找到,論述題則側重考查能力,考生應當具有對某些重要理論或現實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和分析綜合的能力。
我院國際政治專業入學考試重點考查的是學習該專業所需的基本知識,考生在準備考試時,應著重掌握基礎知識,同時應當盡量擴大知識面,適當地閱讀有關的期刊雜志,了解本學科的最新動態。
三、政治學理論專業
政治學理論專業包括政治學理論與方法、政治發展研究兩個研究方向。 上述兩個方向考試科目與試卷完全相同,除國家統考的政治、外語課外,專業課考試分別為:政治學綜合、政治學理論。其中政治學理論涵蓋政治學基礎、西方政治思想史(近代部分)。在分值分配上,政治學基礎占90分,西方政治思想史(近代部分)占60分。 基本參考資料(考生根據自己情況及需要選讀):《政治學基礎》,王浦劬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西方政治思想史》,徐大同主編,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西方政治思想史綱》,馬嘯原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特別注明:《西方政治思想史》和《西方政治思想史綱》兩本書的考試內容僅涵蓋近代部分)
考試題型為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三類。名詞解釋主要考查考生對有關重要概念的把握和理解;簡答題主要考查考生對有關基本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論述題主要是測試考生對某一問題進行分析綜合的能力。名詞解釋和簡答題的內容一般不超出教材,在有關書目上可以直接找到,論述題則側重考查能力,考生應當具有對某些重要理論或現實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和分析綜合的能力。
我院政治學理論專業入學考試重點考查的是學習該專業所需的基本知識,考生在準備考試時,應著重掌握基礎知識,同時應當盡量提高歸納總結和分析能力。
004國際經濟學院
世界經濟專業包括國際貿易與國際投資、國際金融、中國對外經濟關系與經濟外交三個專業方向。三個專業方向考試科目和內容相同。 除法語外的其他外語語種、政治和數學三均為全國統一命題考試。 法語和經濟學綜合科目由我院命題, 經濟學綜合科目包含世界經濟概論、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的內容,共150分,三部分各占三分之一,即50分。題型一般包括名詞解釋、簡答題、計算題和論述題四種類型。名詞解釋和簡答題主要考查考生對宏微觀經濟學和世界經濟基本理論的掌握程度;計算題主要測試考生對宏觀和微觀經濟學模型的應用能力;論述題主要測試考生對上述專業領域的某些重要理論或現實問題進行分析綜合的能力。考試內容以基礎知識和分析為主,難易結合。 專業復試主要包含世界經濟、國際貿易、國際金融以及中國對外經濟關系方面的內容。考生還要參加學院統一的外語口試。 經濟學綜合考試的參考書目:江瑞平主編《現代世界經濟論綱》,經濟科學出版社2012年版;高鴻業主編《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和《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第五版。考生還應閱讀一些相關的專業雜志。
005英語系
英語系共有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翻譯理論與實踐方向)、英語語言文學(美國研究方向)、英語口譯(專業學位)三個專業。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英語語言文學兩個專業的考試科目和考試內容完全相同,都只測試考生的英語水平,與語言學專業或美國研究專業的專業內容無關,因此不提供任何專業參考書目。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英語語言文學兩個專業的考試科目包括《基礎英語》和《翻譯》,滿分均為150分。《基礎英語》主要測試考生對英語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如語法、詞匯、閱讀理解等;《翻譯》含英譯漢和漢譯英兩部分。
英語口譯(MTI)翻譯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入學資格考試,除全國統考分值100分的《思想政治理論》之外,專業考試分為三門,分別是《翻譯碩士英語》、《英語翻譯基礎》以及《漢語寫作與百科知識》。《翻譯碩士英語》重點考察考生的英語水平,總分100分,《英語翻譯基礎》重點考察考生的英漢互譯專業技能和潛質,總分150分,《漢語寫作和百科知識》重點考察考生的現代漢語寫作水平和百科知識,總分150分。這三門專業考試的具體要求參見《全日制翻譯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大綱》。
獲得復試資格的考生需要準備面試和筆試: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英語語言文學兩個專業的面試形式為:考生聽兩遍一段5-6分鐘的聽力材料,然后準備回答主考的問題和自由會話。要求考生有很好的記憶能力,聽兩遍之后能夠記住大概內容并回答問題,這是作高級翻譯的必要條件。如果考生得到面試通知,那么就應積極準備,為此,應該有400個 Tape hours的聽力準備,并且能做到準確復述。復試中口語表現很重要,理想的語音應該是純正的,語調應該是標準、自然的。 翻譯碩士專業的面試形式為交替傳譯,分英譯漢和漢譯英兩個部分。考生在翻譯過程中可以做筆記。
006外語系
一、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法語)專業
為適應21世紀我國現代化建設對高層次應用性人才的需求,本專業自2005年起實施兩年制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按照教育部規定的文科應用類研究生培養方向,對法語文學學士(以及同等學力者)實施比大學本科高一層次的專業知識的培養和語言技能綜合訓練,為外交部、其他部委、涉外媒體、涉外企業、高等學校法語專業教學機構或其他研究機構培養和輸送高層次、高水平的復合型法語人才。
本專業設翻譯、外交及國際政治、法語國家研究和中西文化交流四個研究方向。入學考試科目和內容在于測試考生的法語水準,不以外交學院法語專業本科教學內容為范圍。學生入學后,前三個學期為公共必修課、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階段,第三學期同時開始撰寫論文,第四學期完成論文撰寫和答辯。入學后,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特長于第一學期確定研究方向,選擇導師。按教學方案要求,四個方向的學生在選課時可以有所側重(即專業方向),但通過兩年學習都應基本具備下列素質:
(一)具有扎實的法語以及文化基礎知識,在聽讀寫說譯五方面具有相當熟練的應用能力,可以勝任一般性外事的語言交際工作,以法語為工具的研究工作或高校法語教學工作;
(二)對中國政治、社會以及傳統文化有比較深入全面的了解,并能用規范法語作正確得體的介紹,并具有一定研究基礎;
(三)對法國及其它法語國家的社會、政治、外交、經濟、文化等方面情況有較全面了解,并具有一定研究基礎。 對于在校際合作框架內赴國外合作院校交流學習的學生,其在我院的學制相應延長。具體情況根據學院規定另行安排。
入學專業考試設《法語語言基礎》和《法漢互譯》兩個科目。
《法語語言基礎》測試考生對法語的掌握程度,包括詞匯、語法、修辭、閱讀理解和書面表達等能力。試題形式多樣,內容涉及生活、文化、政治、經濟各方面,測試要求同本科高年級教學內容一致,以考查實際運用能力為主。 《法漢互譯》包括法譯漢和漢譯法兩部分,每一部分均包括若干短句、若干較長句子和語篇摘選,內容涉及文學和政治兩方面,測試要求譯文內容正確,語句通順,無語法錯誤,對譯文修辭以及對翻譯法不作特殊要求。測試以本科高年級教學要求為基礎,考查理解和表達能力。
兩門考試均以法語教學本科高年級教學要求為基本內容,建議考生主要以法語指導委員會通過的《高等學校法語專業高年級法語教學大綱》(王文融等人研訂,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7年)為提綱,使用按照大綱要求編寫的法語專業本科三四年級教科書為材料進行考前準備。
在此基礎上,考生可從下列書目中挑選若干參考書:
《最新法語語法練習與指導(高級)》, 張彤,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9
《法國語言與文化》, 童佩智等, 外研社,2005. 6
《法語(4)》,馬曉宏等,外研社。1993
《法語閱讀理解》,許鈞等,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 9
《法語基礎語法與練習》,郭玉梅,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6
《口譯學習與實踐》,莊晨燕等,外研社,2008.2
《法漢漢法翻譯訓練與解析》,李軍等,外研社,2007.8
《法漢翻譯理論與實踐》,羅順江等,外研社,2004.9
《文學與翻譯》,許淵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考生另可自行選擇一些關于中國歷史與文化的參考書
二、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日語)專業
本專業自2008年起開始招生,設日本語言文學、日本文化、日本政治與外交三個研究方向。入學考試科目和內容在于測試考生本科階段的日語水準,不以外交學院日語專業本科教學內容為范圍。學生入學后,前三個學期為公共必修課、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階段,第三學期同時開始撰寫論文,第四學期完成論文撰寫和答辯。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特長,在專業選修課范圍內有所選擇,在第一學期開學初確定方向,并在開學兩周內選定導師。按教學方案要求,三個方向的學生可以有所側重(即專業方向),但通過兩年學習應基本具備下列素質:
(一)具有扎實的日本語言文學以及翻譯功底,在聽說讀寫譯五方面都具有相當熟練的應用能力,可以勝任外交、外事工作、文學領域的工作以及以日語為工具的其它領域的研究工作或高校日語教學工作;
(二)對日本和我國的社會文化有比較深入和全面的了解,能夠擔任對日本社會和文化的獨立研究或中日兩國社會文化的比較研究工作;
(三)對日本政治和中日關系有較全面、較客觀的認識,同時對國際政治和國際關系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具有一定研究基礎。
入學專業考試設《基礎日語》和《日本概況》兩個科目。
《基礎日語》:分值150分,考試時間三小時。測試考生對日語的掌握程度,包括詞匯、語法、閱讀理解、中日文互譯和書面表達等能力。測試內容與本科高年級教學內容一致,主要考察語言實際運用能力。
《日本概況》:分值150分,考試時間三小時。測試考生對日本的基本知識的掌握程度,包括歷史、文化、文學、政治、經濟、社會等各個方面。試題形式多樣,以本科高年級教學要求為基礎。
兩門考試均以日語教學本科高年級教學要求為基本內容,建議考生參考教育部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日語組編寫的《高等院校日語專業高年級階段教學大綱》(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0年3月)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編寫的《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日語水平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進行考前準備。
除大綱以及有關日本歷史、文學史、日本概況、日漢互譯等方面的教材、書籍外,在日本概況和日本文學方面還可參考以下書目:
苑崇利,《日本文化概觀》,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年
田鳴,《日本現代文學》,南開大學出版社,2010年5月
007基礎教學部
基礎教學部招收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專業研究生。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研究”和“政黨政治與政黨外交”兩個研究方向。政治和外語科目全國統一命題,專業考試科目有兩門課程,均為我院命題。
專業考試兩門,分別為《政治學綜合》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其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分值150分,考試時間三小時。主要參考書:《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版;《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高放、李景治、蒲國良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考試要求:專業課重點考查考生掌握的基本知識,以及是否具有一定的綜合、分析、歸納能力,是否具有一定的研究潛力,特別是有沒有進一步挖掘、培養的潛力。
考生在準備考試時,應著重掌握基礎知識,同時應當盡量擴大知識面,適當地閱讀有關的期刊雜志,了解本學科的最新動態。
國家統一組織的筆試之后,根據成績確定復試名單,在外交學院組織面試。 專業培養目標是為黨政部門、相關事業單位輸送涉外人才。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