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大綱終于公布了,經過認真研讀,我的總體看法是2013年考試政治大綱與2012年相比,總的來說有一定變化但只是局部微調。
變化之一,試卷內容結構和分值的變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由原來的約22分變為今年的約24分,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約30分,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約14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由原來的約18分變為今年的16分,形式與政策以及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分值約16分。因此分值變化的只有馬原和思修兩門課,廣大考生要引起注意。
變化之二,具體考點的變化。2013年考研政治增加了3個考點,刪除了2個考點,變化的12個考點。其中馬原增加了2個考點是客觀辯證法與主觀辯證法;自由與必然。刪除了2個考點是商品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的關系;資本主義民主制度與法制、政權組織形式、選舉制度、政黨制度。變化了11個考點,這11個考點知識表述上的一些變化,復習內容沒有太大影響。史綱部分變化的1個考點也是表述上的一個變化把原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偉大意義”變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及其偉大意義”,補充了“及其”兩個字實質性內容沒有發生變化。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新增1個考點是西方干涉主義的新特點。這個是比較重要的一個考點,考生們要引起注意,這是去年西亞北非動蕩卡扎菲政府垮臺之后,以及今年美國重返亞太地區國際熱點問題可以在今年考研中出現的分析題,要認真復習一下。毛特和思修部分考點沒有變化,考生就按照原來復習的內容掌握重要知識點就可以了,所以總的來說2013年考研政治大綱有一定變化但只是局部微調。
2013年考研政治新增和刪除知識點的詳細解讀:
1、馬原中的客觀辯證法與主觀辯證法。其實此考點在2012年大綱解析中第二章第二節辯證法中的唯物辯證法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就有論述,我相信廣大考生已經學習過了,今年只是把它單獨提煉出來而已。主要做選擇題準備就可以了,掌握客觀辯證法和主觀辯證法是辯證統一的關系,客觀辯證法決定主觀,主觀辯證法是客觀辯證法的反映就可以了。
具體內容包括客觀辯證法是指客觀事物或客觀存在的辯證法,即客觀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聯系的形式呈現出的各種物質形態的辯證運動和發展規律。主觀辯證法是指人類認識和思維運動的辯證法,即以概念作為思維細胞的辯證思維運動和發展的規律。唯物辯證法既包括客觀辯證法也包括主觀辯證法,體現了唯物主義、辯證法、認識論的統一。
主觀辯證法是客觀辯證法的反映。客觀辯證法與主觀辯證法在本質上是統一的,但在表現形式上則是不同的。客觀辯證法采取外部必然性的形式,離開人的意識、思維而獨立存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主觀辯證法則采取觀念的、邏輯的形式,是同人類思維的自覺活動相聯系的,是以概念為基礎的辯證思維規律,可以簡要地把主觀辯證法稱為概念辯證法。
2、馬原中的自由與必然。其實此考點在2012年的大綱解析中第三章第三節認識與實踐的統一中改造客觀世界與改造主觀世界的辯證統一中就已見到過一些,今年把它單獨提煉出來,主要做選擇題準備就可以了,主要掌握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過程,也就是從必然走向自由的過程。自由是對必然的認識和對客觀世界的改造。認識必然,爭取自由,是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標,必然王國就是指客觀世界本質的必然的聯系即規律,具體指物質生產領域。自由王國就是指人們發揮主觀能動性認識規律利用規律發揮主觀能動性更好的改造客觀世界進行物質生產,即“達到必然王國的彼岸(自由王國)”。
具體內容包括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主觀世界的過程,也就是從必然走向自由的過程。自由是對必然的認識和對客觀世界的改造。認識必然,爭取自由,是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標,是一個世界歷史性的過程。由必然到自由表現為人類不斷地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的過程。
必然王國和自由王國是人類在客觀世界面前所處的兩種不同的社會活動狀態。馬克思指出:“自由王國只是在必要性和外在目的規定要做的勞動終止的地方才開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來說,它存在于真正物質生產領域的彼岸。”“在這個必然王國的彼岸,作為目的本身的人類能力的發揮,真正的自由王國,就開始了。但是,這個自由王國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國的基礎上,才能繁榮起來。”從必然王國到自由王國是永無止境的無限發展過程。
3、對于馬原刪除的兩個考點,商品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的關系;資本主義民主制度與法制、政權組織形式、選舉制度、政黨制度。這兩個知識點表面上是刪除了,但實際上是沒有刪除的,是“假刪”。第一個商品價值量和勞動生產率的關系是包含在商品價值量決定的考點中,因此仍然要把握二者的反比關系做選擇題準備就可以了。第二個資本主義民主制度與法制、政權組織形式、選舉制度、政黨制度是包含在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構成及其本質中的,因此仍要掌握資本主義政治制度這些構成的內容,做選擇題準備就可以了。
4、對于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中新增1個知識點:西方干涉主義的新特點。這個是一個比較重要的考點,考生們要引起注意,這是去年西亞北非動蕩卡扎菲政府垮臺之后,以及今年美國重返亞太地區導致中菲南海問題、中日釣魚島問題尖銳化的一個重要因素,中國政府給出明確的表態,這是一個國際熱點問題,要做分析題準備。掌握①西方干涉主義的表現: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為了維護自身利益和在國際事務中的戰略需求,經常憑借其經濟、軍事優勢,以各種名義對別國發動戰爭。僅20世紀末以來,就連續發生了科索沃戰爭、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這幾場戰爭充分暴露了西方大國對外奉行干涉主義的本質,利比亞戰爭再次證明了這一點。②同歷次戰爭相比,西方國家在對利比亞等西亞北非國家的干預行動中,出現了一些新的特點。包括:第一,以聯合國的名義發動戰爭;第二,全力扶植反政府力量;第三,利用各種手段配合軍事打擊;第四,直接插手利比亞“后卡扎菲時代”的政治安排;第五,英法同盟發揮了實質性主力作用。③中國政府的態度和主張:中國始終主張,國家無論大小、強弱,其主權和領土完整都應得到尊重,任何國家不能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對其侵犯和破壞。這既是聯合國憲章的基本精神,也是維護世界和平和穩定的根本保障。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大國一直宣揚人權高于主權,借口維護其所謂的民主人權任意干涉其他國家的內政,侵犯其他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無疑違反了聯合國憲章精神,破壞了世界的和平和穩定。其在西亞北非動蕩中的種種行徑表明,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進一步增強,對世界的影響仍在繼續,弱小國家的主權和安全更加難以保障。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