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考研政治大綱今日發布,如我預測,實質性的變動非常小,對大家的復習沒有太大的影響。但是新大綱還是引來大家高度的關注,特別是對變動的部分,解讀不一,所以特撰小文一篇,來縷析新大綱的實質性變化及其對復習備考的意義。
綜觀新大綱,最大的變化在于政治各子科目分值的變化,馬原由原先的22分調整為24分,而思修由原來的18分調整為16分。這個調整提示我們馬原的地位進一步提高,應在復習中給予更多的投入。如果大綱僅解析到這一步,顯然過于膚淺,結合考點的增刪,我們會發現馬原地位的提高不是整體提高,而是集中在哲學部分。哲學部分相較往年增加了“客觀辯證法與主觀辯證法”、“自由與必然”兩個考點,政經和科社反而刪除了“商品的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的關系”和“資本主義民主制度與法制、政權組織形式、選舉制度、政黨制度”兩個考點。所以,馬原的復習絕對不是哲學、政經、科社三分天下,而是哲學一家獨大,政經、科社為輔,增加馬原的投入應主要用于哲學部分的復習。新大綱的這個調整還給我們另一個提示,即34題馬原的主觀題部分,依然是單獨考查哲學的格局,不大可能哲學與科社的混合考查,分值上面會保持12分不變。實際上馬原增加的那2分就是主觀題上的那2分。
新大綱的第二大變化是形式與政策中增加了“西方干涉主義的新特點”考點,這是一個重要的實質性變化,很有可能在命題中與今年的時政熱點結合考查,比如美國“重返亞太”政策及其與中國的沖突。“重返亞太”政策即是西方干涉主義的一種表現,復習的時候需要特別關注。
新大綱的第三大變化是思修分值的降低。但是思修減少的這2分一般不會體現在主觀題的分值上。第37題思修的主觀題會保持10分不變,減少的2分會體現在選擇題的考查上,很有可能減少一道多選題考查。
其余的變化都屬于字面的變動,對命題不會產生任何影響,對備考復習也沒有任何意義,不必糾結。其實新大綱對于我們意義并不在于字面的變動,而在于其中反映出來的命題傾向及其對復習的意義。變動未必有意義,不變未必無意義。新大綱的“基本不變”實際上是給我們的最大信息和提示,即2013的命題重點和命題手法會和2012高度接近。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