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5216化學工程
085229環境工程
085216 化學工程
化學工程學科是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大學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點,化學工程專業碩士學位點是由上海大學環化學院與上海城市投資總公司、上海化工研究院、上海華誼集團、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等單位緊密合作,共同培養具有研究、開發、應用、管理等能力的化工環境復合型工程技術及管理人才。
本學科領域以環境化工、綠色化工技術、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清潔能源與工業催化技術為重點發展方向,其中設有射線應用研究所、綠色化工與清潔能源研究所和上海城市礦產研究生創新實踐基地,同時擁有先進的分析與檢測儀器和設備。目前有教授20位,博導9位、副教授20位。近些年來,本學科領域與美國、日本、韓國等多所高校及研究機構建立了密切合作關系,并具有在學科相關領域內進行研究開發以及創新實踐的能力。
本學科領域的培養目標使學生具有綠色化工、環境保護、清潔生產和生態設計的專業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能獨立從事環境化工污染控制、化工產品研發設計、行業運營管理與服務和工程技術管理工作的應用技術人才。
學 制:2.5年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環境化工資源利用與污染控制
02.(全日制)綠色化工生產技術
03.(全日制)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
04.(全日制)納米材料的制備及應用
05.(全日制)催化技術與清潔能源
06.(全日制)輻射化學與技術
07.(全日制)合成化學與產品
08.(全日制)精細化工
09.(全日制)納米材料生物醫學應用
指導教師:
劉元方院士、吳明紅教授、張勇教授、雷勇教授、焦正教授、陳志文教授、陳捷教授、王勇教授、陳晉陽教授、曹傲能教授、王海芳教授、安澤勝教授、潘登余研究員、張海嬌研究員、劉瑞麗教授、王錦花研究員、呂森林研究員、李珍研究員、尹東光研究員、汪福順研究員、趙兵研究員、徐剛等多名正副教授。
招生人數:15
考試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4英語二
3.302數學二
4.924化工原理(專)或 925分化析學(專)或 926物理化學(專)
5.復試科目:綜合專業知識(包含專業英語)
備 注:
本專業在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培養。
環境科學與工程是國家211重點建設學科和上海市重點學科,具有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博士點、博士后流動站和教育部創新團隊。環境工程專業碩士學位點是由上海大學環化學院與上海城市投資總公司、上海環保局、上海市容環衛局等主管部門和大型企業集團緊密合作,依托上海城市礦產研究生創新實踐基地,共同培養具有研究、開發、應用、管理等能力的環境工程復合型技術及管理人才。
本專業碩士學位培養學生具有環境工程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業知識,掌握解決環境工程領域實際問題的先進技術與方法,具有創新意識,能獨立進行環境工程技術研發、工程設計、運行和管理的應用型高層次技術和管理人才。
01.(全日制)固體廢物的資源化與危險廢物的安全處置
02.(全日制)污染輻射控制原理與方法
03.(全日制)毒害污染物的物理化學特殊處理技術與原理
04.(全日制)水污染與大氣污染控制技術與裝備
05.(全日制)生態修復技術
06.(全日制)環境污染的健康效應
07.(全日制)納米材料生物效應
08.(全日制)環境與能源的可持續發展
09.(全日制)污染物催化降解
劉元方院士、吳明紅教授、張勇教授、雷勇教授、安澤勝教授、王勇教授、錢光人教授、陳志文教授、陳捷教授、焦正教授、劉曉艷教授、何池全教授、丁國際教授、劉強教授、劉建勇教授、胡雪峰教授、馮加良研究員、馮艷麗研究員、張新宇研究員、汪午研究員、程平等多名正副教授。
招生人數:30
4. 925分化析學(專)或 926物理化學(專)或927環境化學(專)
5. 復試科目:綜合專業知識(包含專業英語)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