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5204材料工程
085209集成電路工程
085204 材料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學院代碼010)
本專業為上海市重點學科,是上海大學首個教育部、財政部資助的第一類特色學科,獲教育部211工程、上海市重點學科、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學科建設計劃等建設項目資助,擁有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上海市工程中心、國際聯合實驗室等多個科研平臺。
本專業目前承擔20余項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重點項目、國家基金委國際合作項目和市級科研項目,以及40余項橫向科研項目。主要研究汽車用材料、工模具材料、高性能鋼鐵材料、非晶及納米材料、新型鑄造合金等材料,以及磁性材料、能源材料等功能材料,以材料的微結構分析、強韌化處理技術、凝固技術、塑性成型技術、鑄造技術、材料表面改性及合金化、材料集成計算方法等為主要研究方向。
專業注重培養研究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與上汽、一汽、寶武鋼鐵、中信特鋼、鞍鋼、攀鋼、興化不銹鋼研究院、上海電氣、三大核電集團等大型企業有著廣泛的產學研合作,為研究生的培養提供了良好的科學研究與實踐的場所。本學科與北京鋼鐵研究總院等單位聯合成立了先進鋼鐵材料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與上海汽車總公司及其所屬的公司聯合成立了汽車金屬材料研究工程中心、汽車用鋼研究所等研究機構,與寶武鋼鐵、興化不銹鋼研究院、上海電氣、三大核電集團確立了長期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本專業課題研究與上海市的支柱產業密切聯系,也為學生提供了寬廣的就業面,主要就業于汽車、鋼鐵、能源、半導體、機電、家電、貿易等行業,為上海乃至全國培養材料工程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學 制:2.5年
研究方向:
01.(非全日制)工模具材料及其表面技術、汽車用金屬材料(鋼板、鋁合金、結構鋼)、材料合金設計與熱力學和動力學計算、高性能金屬材料、金屬熱加工及其數值模擬。
02.(非全日制)薄膜電子材料、信息功能復合材料、光電子材料與器件、智能材料與系統、納米材料與器件、先進陶瓷材料、能量轉換材料。
03.(非全日制)金屬材料的精煉、熔體處理和分析、加工過程的數值模擬、加工過程中廢棄物處理與利用、電磁場在材料加工制備過程中應用、電化學、高潔凈金屬材料制備、金屬凝固理論及連鑄技術、高性能結構功能材料制備、高溫合金的鈦合金鑄造成型、粉末冶金、人工智能冶金、有色合金材料加工。
04.(非全日制)高性能先進工程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以聚合物分子設計與合成、高性能高分子工程材料、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具有光、電、磁、催化、仿生等特性的功能高分子材料、環境友好高分子材料及樹脂基復合材料的制備及應用技術為主要研究方向。
05.(非全日制)核電站關鍵結構材料(無輻射)、碳/碳復合材料以及特種纖維材料、非晶合金材料、新型特殊鋼及高溫合金、電池材料、磁性材料、超導材料等。涉及新材料和新工藝的研發,以及材料在信息、能源、環保、腐蝕與防護等領域工程應用中存在的相關問題。
招生人數:5
考試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4英語二
3.302數學二
4. 01方向:921材料科學基礎(專)
02方向:922物理化學(二)(專) 或 923普通物理(二)(專)
03方向:921材料科學基礎(專) 或 922物理化學(二)(專) 或 923普通物理(二)(專)
04方向:922物理化學(二)(專)
05方向:921材料科學基礎(專)或 922物理化學(二)(專)
備 注:
1. 本專業在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培養。
2. 培養方式為非全日制,就業方式為定向就業,學生可以不脫產入校學習;畢業時不提供《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畢業研究生就業協議書》。在校期間不享受全日制研究生的獎、助學金,不提供住宿,不接收人事檔案轉遞等,具體要求請參照《上海大學2019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3. 聯系方式:
01方向:李娜 linaysu@shu.edu.cn
閔永安 (021)56334194 mya@staff.shu.edu.cn
02方向:張文竹、沈悅 (021)66132031 shuemat@oa.shu.edu.cn
03方向:李娜 linaysu@shu.edu.cn
鐘云波 (021)56336048 yunboz@staff.shu.edu.cn
04方向:孫鶯 (021)66138063 polymer@oa.shu.edu.cn
05方向:林根文 (021)56331537 gwlin126@126.com
姚美意 (021)56338586 yaomeiyi@shu.edu.cn
085209 集成電路工程
本工程領域培養專業依托上海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電子信息材料系,僅十余年來獲得了上海市重點學科建設投資及"211工程"建設資助,設有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材料學、材料物理與化學等碩士點,材料學博士點和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后流動站,擁有微電子器件及相關材料制造等先進的儀器和設備。本學科研究領域涉及微電子器件及集成電路的制造、測試、封裝、材料與設備;光電子材料與器件;新型顯示技術與應用集成等多個方向,是一個集集成電路、器件物理、微電子材料等多學科交叉的領域。該工程領域目前承擔了多項國家級、省市部委級課題,并注重與企業的廣泛聯系,已與Intel、中芯國際、宏力、華虹NEC、美國應用材料、上廣電等多家國際知名集成電路相關企業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建有Intel-上海大學集成電路封裝失效分析聯合實驗室,并受中芯國際等企業委托開展微電子相關領域的成人教育和人員培訓工作。
本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培養工作的開展能進一步滿足上述企業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和在職人員在職進修的迫切需要。
01:(非全日制)不區分研究方向
4.923普通物理(二)(專)
5.復試科目:量子力學 或 固體物理
3. 聯系方式:(021)66132031 shuemat@oa.shu.edu.cn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