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養目標
中藥學碩士專業以中醫藥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為導向,秉承“傳承中藥文化,發展中藥事業”的宗旨,緊密結合中藥產業,致力于培養具備實踐創新思維與能力,了解本學科及相關產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具有運用專業知識分析解決中藥醫藥企業的生產、質量評價與控制等實際問題能力,具有中藥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能夠勝任中藥生產、中藥質量評價與控制、中藥新藥研發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專業下設中藥質量評價與控制以及中藥新藥研發兩個方向,強調專業實踐能力,突出高層次中藥學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
2.培養特色
(1)根植學位要求,強化專業特性,創新“三結合四段式”人才培養模式。
為了更好培養出具備較強專業能力,區別于一般學術碩士培養,我們構建了“三結合四段式”人才培養模式。“三結合”是校企結合、院校教育和師承教育結合、傳統與現代結合。“四段式”是指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包括專業調研、課程學習、輪崗實習、畢業實習與學位論文四個主要階段。通過專業調研、輪崗實習、畢業實習與學位論文等多個環節,讓學生緊跟行業,提高學生與行業的契合度。
(2)依托校企優勢,創新專業內涵,構建全新課程體系。
在課程體系的構建過程中,強調以職業需求為導向,以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結合我校實際科學設計課程體系和實踐環節。課程體系建設中,充分依托企業和學校的優勢,建設實用性強的專業課程。
(3)校行雙導師融合,資源共享,確保專業碩士研究生能力的有效培養。
“雙導師”指學術導師與行業導師形成導師組聯合指導,學術導師負責全面指導,行業導師負責實踐環節,結合實際進行論文選題,創造條件指導研究生完成學位論文研究工作。專業擁有了一支教學經驗豐富、學歷層次結構高、實踐能力強的專兼職教師隊伍。本專業師承導師與行業導師隊伍中,有業界具有較高聲望的知名學者、專家、教授,如中藥泰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炮制技術傳承人金世元教授;中華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中華中醫藥學會醫院藥房管理學會主任委員翟勝利教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鶴年堂中醫藥養生文化”代表性傳承人王國寶高級技師。行業導師與校內導師結合,確保了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也促進了優秀傳統中藥技術的傳承。
3.師資力量
本專業現有教授10人,副教授20人,建設了一支由國藥泰斗金世元教授作為學科帶頭人,由同仁堂集團、北京中藥界知名專家及我校教師共同組成的專兼職結合的教師隊伍,其中,專職教師中高級職稱占60%,具有研究生學歷的教師達65%,雙師型教師達40%;兼職教師中高級職稱占66%。學科帶頭人、國醫大師金世元教授,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藥炮制技術”僅有的兩位代表性傳承人之一;師承導師中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王國寶教授、崔慶利高級技師、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負責全國中藥材質量檢驗的張繼主任藥師以及各大醫院中藥房主任等北京中藥界知名專家;專業教學團隊已累計取得11個新藥臨床批文,承擔國家863等科技項目20余項,發表文章50余篇,申請專利50余項。
4.行業優勢
專業與北京同仁堂建立了校企合作聯盟,并開拓了北京市內一批知名企事業單位,打造了多個以“行業龍頭+知名企事業單位”為主體的實踐基地:北京市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中藥與生物技術實驗教學中心、北京生物醫藥產業跨越發展工程(G20)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基地、首都中藥師承教育學科基地、同仁堂集團北京市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建立一系列產學研用合作平臺,為研究生的科研、創新提供了保障。通過校企合作,有效推進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的對接,著力打造優質教學環境,推動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帶動科研和社會服務能力的提升,更好地服務區域經濟發展。
5.就業前景
研究生畢業后,可在各級醫院、中藥企業從事中藥質量評價與控制、中藥質量管理及質量檢測等工作;在中藥科研機構、中藥企業研發部門、相關院校從事中藥應用型產品研發或教學工作;在中藥相關行政管理部門從事中藥質量檢測、檢查、管理等工作。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