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南京工業(yè)大學具有百年辦學歷史,是首批入選國家“高等學校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計劃(2011計劃)”的14所高校之一,是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全國百強省屬高校”、江蘇省重點建設高校、江蘇省綜合改革試點高校、江蘇省人才強校試點高校、國家首批深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基地、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培養(yǎng)計劃試點高校和專業(yè)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高校。學校居2017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USNEWS)榜單中國內地高校第75名, 2018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亞太地區(qū)大學排名榜中國內地高校第37名, 2018年自然指數中國內地高校第31名,工科位列世界大學學科領域排名全球百強。
經濟與管理學院在校師生近3000人,現擁有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學與工程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管理科學與工程、企業(yè)管理、技術經濟及管理、會計學、知識產權與科技創(chuàng)新管理、信息服務與創(chuàng)新管理等6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工商管理碩士(MBA)、工程管理碩士(MEM)、會計碩士(MPAcc)、項目管理、物流工程、工業(yè)工程等6個專業(yè)學位碩士授權點(或領域),工程管理等11個本科專業(yè)。學院近5年先后獲得三十余項國家級科研項目,近百余項省部級及其他科研項目,服務于企業(yè)的橫向科研項目逐年增加。受國家知識產權局領導并落戶在南京工業(yè)大學的國家知識產權人才培訓(江蘇)基地,受江蘇省科技廳領導并掛靠在南京工業(yè)大學的江蘇省科技創(chuàng)新協會、紫金科技呼叫中心、科技創(chuàng)新思想庫均設在我院。與學院設有的項目管理研究所、天誠不動產研究所、管理信息系統研究所、機器人系統工程研究所等研究機構一起成為服務社會與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的重要平臺。學院還積極推進對外交流,鼓勵走出去和引進來,與麻省理工學院、法國雷恩商學院、紐約州立大學、英國南威爾士大學、新西蘭梅西大學、德國萊比錫科技大學、日本愛知工業(yè)大學等建立了學術交流、人才培養(yǎng)和師資培訓等合作關系。
我校的工程管理專業(yè)是江蘇省首批特色專業(yè)、江蘇省重點專業(yè),創(chuàng)辦34年來為工程管理行業(yè)培養(yǎng)了大批優(yōu)秀人才。工程管理是以工程技術、管理、經濟和法律為重要支撐平臺,從工程系統整體出發(fā),通過貫穿工程全壽命期的管理活動實現工程全壽命期整體最優(yōu)的目標。工程管理涉及國內外工程建設、工業(yè)工程、物流工程和房地產領域的項目決策、項目投資與融資、項目全過程管理和經營管理等活動。工程管理碩士培養(yǎng)掌握系統的管理理論、現代管理方法,以及相關工程領域的專門知識,能獨立擔負工程管理工作,具有計劃、組織、協調和決策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
【招生對象】
從事工程行業(yè)工作以及有志于從事工程管理領域工作的相關人員。
【報名條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愿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2、大專畢業(yè)工作五年及以上(2014年9月1日前獲得大專畢業(yè)證書);
本科畢業(yè)工作三年及以上(2016年9月1日前獲得本科畢業(yè)證書);
研究生畢業(yè)工作兩年及以上(2017年9月1日前獲得畢業(yè)證書);
以上須國民教育序列國家承認的學歷,凡在國外獲得學歷學位的考生,須持有教育部留學服務
中心的學歷認證證明。
3、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體檢要求。
【學制】
學制3年(學習年限為2年,第3年進入論文階段,最長學習年限不超過6年)。
【學習方式】
非全日制,采取彈性雙休日集中授課方式。
【研究方向】(報名時研究方向欄任選,入學后可調整)
01組(建設工程):工程項目管理、房地產項目開發(fā)與管理。
02組(制造工程):質量管理與可靠性工程、智能制造與創(chuàng)新服務、智慧物流與應用、人因與效率工程。
【課程結構】
一、公共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商務英語、自然辨證法概論。
二、專業(yè)學位課
運籌學與系統分析、管理統計學、管理工程案例分析、現代項目管理理論與方法、項目經濟分析原理與方法、現代工業(yè)工程、現代物流工程、工程管理研究方法、大數據與企業(yè)戰(zhàn)略管理、學位論文撰寫指導、高級管理學。
三、方向選修課
工程管理熱點與前沿、房地產投資分析與開發(fā)、建筑工業(yè)化與先進建造、精益生產與智能制造、質量管理與可靠性、生產計劃與控制、工程管理實務、工程安全與風險管理、工程造價分析與管理、房地產價值及其評估研究、工程仿真軟件及應用、人因工程研究、標準化導引、人力資源管理等。
四、實踐應用課
企業(yè)家講堂、移動課堂、企業(yè)工程項目診斷、企業(yè)運營管理模擬、ERP沙盤模擬等。
【特色服務】
★ 一志愿考生提供公益?zhèn)淇颊n程(須先在中心網站“在線報名”預報名登記)。
★ MEM課余,可免費選修我院MBA、MPAcc專業(yè)碩士方向課程。
★ 共享MEM、MBA、MPAcc校友資源,聯合開展學員活動。
★ 共用國家大學科技園創(chuàng)業(yè)指導團隊。
★ 成為江蘇省科技創(chuàng)新協會個人會員。
★ 共享江蘇省科技創(chuàng)新協會、紫金科技呼叫中心、國家知識產權(江蘇)基地等平臺資源。
【授予證書】
錄取為南京工業(yè)大學工程管理碩士(MEM)的學生在規(guī)定年限內如全部課程考試成績合格,修滿規(guī)定的學分且論文答辯通過者經學校審核批準后,頒發(fā)碩士研究生畢業(yè)證書,并授予工程管理碩士專業(yè)學位證書。
【學費】
學費總計60000元人民幣(分三年繳納)。
【報名及資格審查】
1.咨詢登記(可登陸MEM教育中心網站(http://mem.njtech.edu.cn)“在線報名”預報名登記,未在中心網站預報名登記的考生,中心將無法聯系您;對已預報名登記的考生,中心將聯系您了解報考需求,解答疑問,提供后續(xù)指導和服務)。
2.聯考報名
報名采取網上提交報考信息和現場人像采集、確認的方式,缺一不可。
(1)網上提交報考信息(約在10月10至31日 9:00-22:00 ,具體以當年網上通知為準)。 屆時請考生自行登陸“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http://yz.chsi.com.cn)報名,按要求填寫、提交報名信息并完成網上報名繳費(【提醒】 考試方式:管理類聯考;報考院系所:經濟與管理學院;報考專業(yè):(125600)專業(yè)學位工程管理; 報考類別:定向就業(yè);報考點(南京考生一般選擇南京工業(yè)大學報考點,外地考生可選擇工作或戶口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務必完成網上報名繳費)。
(2)現場人像采集、確認(2018年11月中旬,具體時間和要求務必在網上報名時注意查看報考點公告)。考生攜帶網上報名成功后生成的報名編號、有效身份證件、學歷證書和學信網上下載打印的學歷電子注冊備案表到網報時所選的報考點進行人像采集、驗證、確認報名信息簽字(須本人前往,不可代辦)。12月底的管理類全國聯考考場一般就在現場確認報名的報考點,具體以準考證為準。
3.打印準考證
2018年12月中下旬(具體以當年網上通知為準),考生可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研招網”下載打印《準考證》。《準考證》正反兩面在使用期間不得涂改并請在次年復試工作結束前妥善保管。考生憑下載打印的《準考證》及居民身份證參加考試。
【入學考試與錄取】
1.考試科目:
MEM入學考試分初試和復試兩部分,初試由國家教育部統一組織,復試由南京工業(yè)大學組織。
(1)初試為管理類聯考(2018年12月底,具體以當年網上通知為準)
初試科目為204-英語二(滿分100分)和199-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含中文寫作、數學、邏輯,滿分200分),兩門均為全國聯考。
(2)復試為學校命題(2019年3、4月份,具體以MEM中心通知為準)
復試科目為政治理論筆試、英語聽力與口語綜合測試、綜合素質面試。
2.錄取
學校根據考生入學考試的總成績擇優(yōu)錄取。
以上各項安排是根據往年情況提供考生的參考,具體安排和錄取工作以南京工業(yè)大學研究生院(http://gra.njtech.edu.cn)及MEM教育中心(http://mem.njtech.edu.cn)的網上通知為準。
【開學時間】
2019年9月(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上課地點】
南京工業(yè)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移動課堂。
丁家橋校區(qū):新模范馬路5號 (地鐵1號線);浦口校區(qū):浦珠南路30號(地鐵10號線)。
【項目咨詢】
地 點: 南京市鼓樓區(qū)新模范馬路5號,南京工業(yè)大學丁家橋校區(qū)教學樓527室。
電 話: 025-83587461/83587463、18012985981
Q Q號: 1556990165 (MEM咨詢)
E-mail : mem@njtech.edu.cn
【網絡查詢】http://mem.njtech.edu.cn(南京工業(yè)大學MEM教育中心)
【其它】本《招生簡章》如與2019年國家招生政策相抵觸,以招生政策為準。
2018年7月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