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大學文學院研究生導師陶家駿介紹如下:
陶家駿蘇州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字學專業博士,師從王繼如教授。2013年赴韓國又松大學Global Dual Degree學部任教一年,2016-2017年獲江蘇省高校優秀中青年教師境外研修計劃資助赴香港中文大學跟隨馮勝利教授訪學一年。 主要研究領域:漢語言文字學、漢語國際教育 主要學術成果
一、學術論文
(一)漢語言文字學
1. 陶家駿、王軍《網絡漢字疊加發揮漢字形象特點》,《中國社會科學報》,2016年7月5日語言學版 2. 陶家駿《敦煌佚本〈維摩詰經注〉寫卷俗字輯考五則》,[韓]《中國文化研究》第22輯,淑明女子大學中國文化研究學會,2013.6 3. 陶家駿、苗昱《敦煌研究院藏佚本〈維摩詰經注〉寫卷再探 — 兼及“子母注”問題》,《敦煌研究》,2012年第3期 4. 陶家駿《敦煌研究院藏佚本〈維摩詰經注〉寫卷注者考》,[韓]《東亞文獻研究》第9輯,國立忠州大學東亞文獻研究所,2012.2 5. 陶家駿《敦煌佚本〈維摩詰經注〉寫卷俗字輯考》,《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5期 6. 陶家駿《漢人讀〈易〉考三則》,《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4期 7. 陶家駿《〈說苑〉復音語詞研究》,《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5期 8. 陶家駿《中華書局本〈漢書〉標點商榷八則》,《閱江學刊》,2011年第3期 9. 苗昱、陶家駿《〈華嚴音義〉聲類考》,《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2期 10. 苗昱、陶家駿《〈慧苑音義〉韻部研究》,《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08年第5期 11. 楊黎黎、陶家駿《“誰都贏不了”的歧義分析》,《中國社會科學報》,2017年3月14日語言學版
(二)漢語國際教育
1. 陶家駿、陸慶和《論漢語詞匯與構式的綜合教學 — 作為二語的漢語詞匯教學的新思路》,[韓]《中國語文論叢》第60輯,高麗大學中國語文研究會,2013.12 2. 陶家駿、李彥潔《韓國學生連詞“而”偏誤分析及教學策略》,[韓]《韓中言語文化研究》第33輯,韓國外國語大學韓國中國語言文化研究會,2013.10 3. 陶家駿《HSK自動化詞頻統計分析》,《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5年第1期 4. 陶家駿、王建軍《與〈國際漢語教師標準〉相銜接的漢語國際教育本科課程體系初探——以蘇州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為例》,《漢語國際教育本科專業學科建設論》,南開大學出版社,2016.10 5. 陶家駿《“長城漢語”口語課程教學模式初探》,《第十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選》,北方聯合出版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萬卷出版公司,2012.4 6. 陸慶和、陶家駿《小型外國學生口語中介語語料庫的建立與價值》,《首屆漢語中介語語料庫建設與應用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選集》,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1.9
二、著作、教材、辭書
1. 陸慶和、林齊倩、陶家駿《對外漢語詞匯教學系統性與有效性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10 2. 何九盈、王寧、董琨主編《辭源》(第三版),商務印書館,2015.10(參編,完成子集12萬字修訂工作) 3. 王繼如主編《漢書今注》,鳳凰出版社,2013.1(參編,完成十卷注釋工作) 陸慶和、黃興主編,林齊倩、何薇、陶家駿編《漢語水平步步高:介詞、代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9.6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