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幸福嗎?我姓曾。”“你幸福嗎?我耳朵不好。”國慶中秋黃金周期間,央視播出了系列調查“你幸福嗎?”,一些群眾的回答讓人忍俊不禁,在網絡上被奉為“神回復”。其實,不管是處于什么階層的人,都有對幸福的渴望,誰也無法掩蓋內心里的那種呼喚,即便幸福遙遠,但是每個人都是看著在不遠處招手的幸福而奮斗著。長期以來,傳統教育存在三大缺失,就是對生命意義的教育、對自我認識的教育、對幸福教育的嚴重缺失,導致很多學生不知道以后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適合做什么。據調查的數據,至少有七成以上的大學生不知道自己有何專長、能干什么,更不要說怎么干了。因此,對于考研的大學生而言,首先必須幫助他們把這種‘缺失’的東西找回來。
選擇考研的無奈 升值、學歷情結
大學生就業難是不可否認的現實,誰都看得出來,如今研究生是人才市場上的“香餑餑”,拿到碩士文憑,便等于有了一塊進入大城市工作的敲門磚,致使很多大學生學選擇了考研,不僅得到更高層次的學歷,還能暫時逃避嚴峻的就業形勢;也有一部分人上了一個冷門專業,就業前景不好,想通過考研改換專業,有了重新選擇的機會,也為未來增加一個籌碼,人才高消費是未來的趨勢,趁著年輕,多拿一個學歷在手里,未來更有保障;學歷情結,因為這個原因選擇考研的人還是大有人在的,其中許多人是因為背負著父輩的希望;也有些人,考研是取得北京市戶口相對容易的一條途徑……這些考研的無奈之舉,讓考研人丟失了幸福。
當下,選擇考研雖然已經是眾多在校大學生的不二選擇,但仍諫言準備考研的大學生們,杜絕盲目跟風,認清自己,做好人生定位。楊老師認為,既然考研成為趨勢,成為必然,成為慣常化的選擇,就不必太執著于考研的利弊問題,而應該在考研前認清自己,和職業規劃一起考研、讀研,做好規劃,尤其是職業規劃,然后選擇專業,并且在讀研的過程中堅持自己的職業方向,按照職業規劃和職業要求去塑造自己,參加實踐,為未來打好堅實的基礎。這才是考研的真正意義所在。如果沒有好的規劃,即使讀上幾年研究生,也只是空有文憑一張,前途依舊不會明朗。
找回缺失的幸福 做一個幸福的考研人
當你知道,或者僅僅懷疑自己知道,應該怎樣生活的時候,就立即去做吧!如果有必要,在黑暗中向前大膽地一跳,觸地馬上奔跑,因為你必須爭分奪秒!無論你考研的目的動機是什么,既然已經選擇了這條路,那就要風雨兼程義無反顧。這不但是對自己的一種負責任的表現,更是對個人能力與意志力的一種挑戰。有人說沒有考過研的人生是不完美的,雖然不能完全贊同,但是這其中透露出的那種自豪與歷練卻是讓人充滿向往的。既然如此,有了這個機會,為什么不好好把握并且努力去實現它呢。雖然這個過程中會有我們已經預料到的艱辛與不足,但是相信還有很多我們沒有經歷過的欣喜與滿足,會有很多讓我們意想不到的收獲,既然如此,為什么不用一種更加積極的心態去迎接去享受這個過程呢?從明天開始,做一個幸福的考研人!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