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一所大學有幾個分校,人們早已見慣不驚。今天,就帶領大家,從這大學“分校”和“分校區”一字之差之中,去看看其中蘊藏的玄機和差異,幫助考研的小伙伴選擇好的心儀學校。
大學的分校,很多人都有了解,或許正是源于這樣一份如此熟悉的漫不經心,很少有人費心的去深究一所學校其分校和分校區之間的差異。驚弓之鳥者,一提到分校,不管三七二十一,思緒無邊蔓延,就往民辦、三本、高價等等上靠,不問青紅皂白統統拒之千里;粗枝大葉者,無論你分校、分校區還是總校,只要能沾著總校的光環,就是這個學校;而只有那些真正理智型的家長,才會靜下心來,仔細挑選、逐一篩查,去甄別這大學名稱里一字一句之區別。
今天,就帶領大家,從這大學“分校”和“分校區”一字之差之中,去看看其中蘊藏的玄機和差異。其實,到如今說起各類分校,可謂種類繁多。首先我們要說的是這種并列關系型:
這其中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有同存于北京和武漢的中國地質大學,同存于北京和徐州的中國礦業大學,同存于北京和華東的中國石油大學,華北電力大學的北京和保定校區。這些學校不管身在何處,都是貨真價實的并列關系,而非誰是誰的分校,只是每個地方所放置開設專業的不同。
今天要重點討論的是這種“分校”和“分校區”之間本質的區別。
在人們一般的稱呼習慣中,常常把“分校”和“分校區”合二為一,統稱為“分校”,而在實際當中,兩者是有著本質的不同的。“分校”,大多是與“本校”在教學管理方面相獨立的辦學機構;“分校區”:大多是指與“本校”除地理區位不同外其余方面都一樣的本校分部”,在各方面都直接受“本部”領導。現在人們普遍把“分校”和“分校區”都統稱為“分校”了。
分校目前來說有3類
第一類:大學合并潮的產物
產生于“大學合并潮”并隸屬于“本校”,實際上基本保持獨立運行的“分校”。當時的大學合并潮,主要事跡將專業性強的大學合并進有實力的綜合性大學,合并以后的學校地理位置并不臨近,只是行政或者官方隸屬于同一個。合并之后就變成了校區。一些院校會把資源重組后相近的專業放在一個分部,比如2000年,北京醫科大學與北京大學進行了合并,前者如今成了北京大學醫學部。這種分校在招生、學制、行政管理等方面自主權比較大。
第二類:與地方政府合作開辦
這種氛圍兩類。一類是隸屬于“本校”卻基本獨立運行的。例如,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就是北京師范大學與珠海市政府合作的。在教育部,珠海分校被歸為獨立學院,并且連續六年參加了全國獨立學院排名的評選。
然而,有的分校同樣是屬于校本部與地方政府共建高等教育機構,卻屬于本校的分校區,比如山東大學威海分校。這類分校和校本部的學歷學位都是一樣的,含金量沒有任何差別。
第三類:與民間資本合作開辦
這種就是人們常說的“獨立學院”了。獨立進行招生,獨立頒發學歷學位證書,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基本上和一個獨立的學校差不多了。
接受本部統一領導還是獨立于外
嚴格意義上講,“分校”大多是與“本校”在教學管理方面相獨立的辦學機構,而“分校區”大多是指與“本校”除地理區位不同外其余方面皆保持一致的“本校分部”,在各方面都直接受“本部”領導。這兩者前者更強調組織機構關系的“分立”,后者則強調組織關系的統一。而“分校”更是種類繁多,不同“分校”的含金量也明顯不同。
建立“分校區”一方面是由于大學經過大規模擴招后原有校區缺乏足夠空間對新增生源進行培養,因此新建校區將一些專業或新生轉入新校區內可以保證教學、管理、服務工作的質量。分校區的建設和教學由校本部統一規劃和管理,所開設或者轉入的專業多是校本部師資力量較為雄厚的名牌專業,教風、學風也是移植校本部模式。學生在獎貸評優、考研保研、出國就業等方面與校本部享有同等待遇。
例如,南京師范大學在南京主要分為仙林校區、隨園校區、紫金校區,三個校區間學生除就學位置外其余待遇基本一致;復旦大學在上海主要分為邯鄲路校區(主校區)、楓林校區(醫學院)、張江校區(微電、軟件、藥學)、新江灣城新校區(法學),四個校區間學生除就學位置外其余待遇皆一致;鄭州大學分為南校區(大學路)、北校區(文化路)、新校區(科學大道),三個校區間學生除就學位置、就讀專業外,其余待遇皆一致。
本部統一招生還是獨立招生
另一個對于“分校”和“分校區”最大的區別在于,大學“分校區”一般沒有獨立招生的權力,其生源主要依靠校本部統招,再根據專業和年級分配到各個校區,因而生源質量有極好的保證。與此不同的是,分校的招生工作基本獨立于校本部,通常在招錄分數線上要低于本部。
畢業證可能一致也有可能備注
在“分校”與“分校區”的大區別中,不得不提及的就是所頒發的畢業證書,但畢業證書只能作為參考,不能作為唯一的鑒別標準。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不管是“分校”還是“分校區”畢業生的本科畢業證書由校本部統一頒發,證書的封皮樣式和文字與校本部毫無差別,證書內芯同樣加蓋本部公章和本部校長印。只是,對于分校的證書內芯的文字表述有兩種方式:
第一種,分校與校本部完全一致,如山東大學的威海分校,成功轉化為山東大學“分校區”,在各類學歷學位證書方面實現了完全一致;
第二種,分校表述與校本部稍有不同,文字上會注明“某某校區”或“某某分校”,如秦皇島分校是東北大學的組成部分,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學生畢業后由東北大學統一頒發證書,蓋東北大學公章,但是專業前面會寫秦皇島分校幾個字。
因而,面對“分校”所頒發的畢業證內芯中,不做任何標記和文字描述的學校,我們家長可多關心和收集下,這樣對考生來說,能以較低的分數讀“分校”而能獲得和總校相同的文憑,畢業后找工作,對用人單位門檻一致,這且不是好事。
對分校更加了解了之后,一定要擦亮擇校的雙眼哦。將繼續為你帶來考研擇校的信息。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