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網絡數據統計,研究生報考人數已經連續8年達到百萬人以上,連續三年以超過10萬人的幅度增長。201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報名人數為165.6萬,比2011年增長了9.6%。而隨著10月31日暨201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網上報名的截止,這個記錄再次被刷新,達到180萬左右。根據全國最新的數據分析,明年研究生報考人數極有可能突破200萬大關。
伴隨著考研報名如火如荼的是考研輔導班的空前火熱,走入校園,海報鋪天蓋地,講座遍地開花,“火爆”與“高價”是學生們最深切的感受,中國傳媒大學鳳凰學院執行院長劉江波先生特別指出市面上考研輔導班市場的魚龍混雜境況堪憂,這樣拿學生前途做代價的不負責任行為實屬不當。
“40度高溫幾百人同時上課,花錢多者坐前排”
一間劇院式的禮堂,三五個學生摸樣的工作人員,幾十排高低錯落的桌椅,幾百冊裝訂粗略的所謂“內部資料”,這是現今大學里最常見的考研輔導授課現場。講臺上老師時大時小、斷斷續續的講解聲從各個角落的音箱里環繞而出,學生們顧不上抬頭匆匆在筆記本上記著。炎熱、悶熱、擁擠,學生的毅力在這樣的持久戰中一再經受著挑戰。曾經報名某考研機構輔導班的小鄭抱怨:“報名時明碼標價一二排多少錢,每往后三排遞減多少錢,問題是在后面根本什么都看不清也聽不見!我們都是花錢買座位,只為了聽清楚一點!”同樣高價買到前排座位的孫同學卻依然憂心忡忡:“填鴨式的,一天從早8點到晚6點我都坐在這,心里煎熬,也不知道能記住多少,唉.。。”鳳凰考研輔導專家提示,考研輔導,一對一為上乘選擇,因為每位學員都已有十數年的知識儲備基礎,優劣處不盡相同,幾百人的大眾授課無法給與學生高效的指導,助學生在短期內迅速提升。
“交錢,交錢,交錢,考研輔導班就是無底洞”
幾乎所有的考研輔導機構都要求學員購買指定考研輔導資料,而這些資料恰恰是該考研輔導班出售的。《考研紅皮書》、《考研大綱》、《閱讀理解300篇》,有些甚至誘人又神秘地寫著“內部資料”幾個大字,學生們最初滿懷希望的抱著一摞摞輔導資料走進考研輔導機構(在學校租賃的簡陋辦公室),卻又很快在苦讀的課桌上發現這些粗劣印刷本上一處處讓人哭笑不得的錯誤。
“動不動就專家飛機晚點了,把我們當傻子呢!”
“閱卷組組長手把手輔導,押題準確率百分百!”“**大學教授,來自教學第一線”“全國最權威考研書籍編纂者,原考研命題組重要成員.。。”這些名師大家頭銜是否早已讓你看到了名校在對你招手,不少參加過考研輔導班的學生反映,事實上,關于名師的承諾多數無法實現。在臨近上課的時候,工作人員匆匆跑上講臺講原定的“名師”因生病或是飛機晚點或是其他很多事情無法前來,所以暫時請某某代課是常有的事情。而學生通常在一頓炸鍋之后也就作罷了,考研輔導機構正是利用了學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無心與其爭辯,只想多多少少學點東西的心理大行欺騙之道,違背了基本的師道原則。
還有另一種形式的“名師授課”,即是學生花了錢只聽到了名師的“網絡教育”。專家指點: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對于所謂的“名師”承諾,學生不宜過于迷信。現在高校多不允許教授“走穴”或在外兼職,學生單憑這一點即可輕易拆穿某些輔導機構的謊言。中國傳媒大學的報考人數近三年來基本都是在1萬以上,平均錄取比例大概是10:1,而具體到新聞學、傳播學、廣告學、廣播電視語言傳播等熱門專業上,錄取比至少20:1。為了幫助到廣大的致力于考取傳媒類專業研究生的學生朋友,2012年11月2日下午,鳳凰考研誠邀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司若女士和中國傳媒大學鳳凰學院執行院長劉江波先生做客專家訪談,就考研專業選擇、復習準備策略、專業就業方向等問題為傳媒考研大軍答疑解惑。小許報考的是中傳熱門的新聞專業,她關心的是在最后沖刺的60天里,更應該做哪方面的訓練?中國傳媒大學鳳凰學院執行院長劉江波先生客觀地做出了回答:“首先,新聞寫作能力是學生普遍缺乏的,也是比較拉開分數差距的一項內容,因此建議這位同學加強鍛煉自己的新聞寫作能力,在最后的一段時間里多閱讀多模仿,著重培養個人的新聞敏感度及新聞寫作的專業性。”接下來針對很多考生比較困惑的學碩與專碩的區別問題,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司若女士給出了權威解釋:“專碩和學碩的區別有幾點:一、專碩重實踐,學碩重學術;二、專碩和學碩的考試科目和參考書目不一樣;三、學制不一樣,專碩一般比學碩要短;四、二者學費不一樣。”同時,兩位專家都給與了“跨地域、跨校、跨專業”這類“三跨”考生給予了熱情地鼓勵,贊賞他們的勇氣和決心,同時囑咐他們要加倍努力,才能獲得夢想中的成功。短短一個小時的訪談,兩位專家共解答了200多條學生提問,傾情給與迷茫的傳媒考研大軍悉心指導。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