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現場確認剛剛結束,熱火朝天的考研沖刺復習正式來臨,沖刺期雖然很短卻是一個需要考研學子們咬牙堅持的過程。最后沖刺階段復習以鞏固為主,但歷年考研復習,越到沖刺階段最后關頭,困難也會增加,由于心理壓力大,很多同學越容易無從下手,在沖刺復習中陷入了如何堅持下去的迷茫情緒中,認為,考研最后剩者為王,誰能堅持到最后誰就是最后的贏家。
考研沖刺階段,善于調整心態,以積極的態度迎接最后的挑戰,莫帶著情緒復習
考研復習的過程從來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尤其是到了考研沖刺復習的最后階段,同時受到沖刺階段的現場確認、考研訂房等外界因素的影響,一些心理素質差的人受到挫折甚至會懷疑自己的能力,動搖自己的決心。教研室肖老師提醒大家,遇到這種情況,要適時的學會調整心態,切莫帶著消極的情緒進行復習。
學過哲學的應該知道,任何事情都具有兩面性,因此要全面地看問題。得到即是失去,失去即是得到,得失即在一念之間。在我們準備過程中,可能會失去一些找工作、和家人團聚、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等的機會,還有可能最后的結果也不盡如人意。但是,經歷過考研,我們從中收獲了知識,得到了人生的歷練,懂得了道理,還可能結交一些朋友,這還能說自己是失敗者嗎?考研只是我們人生路上的一個插曲,即使失敗了,那也是暫時的,況且失敗是成功之母呢,說明我們離成功更近了一步。能夠這樣想,那么任何外界的因素就都影響不到我們的考研沖刺復習了。
考研沖刺階段,參照科目考試比例,建立知識網絡
進入十一月份,考研復習已經正式進入沖刺階段。這一階段所有考研科目的復習都進入了白熱化的階段,沖刺階段復習主要是查漏補缺的過程,認真規劃復習非常重要,首先要做好的就是把時間規劃好,保證每天有足夠的時間完成計劃內的復習任務。
此時的專業課統考復習則應根據每部分的考試比列,讓精力有所傾斜,適當把重點放在對各科重點內容的復習上,但是堅決反對忽視其它知識內容復習的做法。除此之外,要特別注意知識之間的聯系性。如果沒有對已有的知識建立起聯系,形成一定的知識網絡,在答題的時候難免會缺胳膊少腿。知識點的掌握沒有問題,但如果因缺乏整體性和聯系性而失分,那就只能是一輩子的遺憾了。
為了減少遺憾的發生,我們建議在這一階段的復習應重新回歸基礎,以縱向和橫向的聯系將知識點串聯起來。類似于專題復習,但比專題復習要更詳細具體到了每一個小的問題身上。通過橫向的和縱向的比較聯系,既復習鞏固了基礎知識點,又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一舉兩得。
考研沖刺階段,臨陣不亂,尋找屬于自己的答題亮點
考研沖刺階段,最重要的除了查漏補缺積極復習之外,另外一個就是把自己的狀態調整到完全適應考場的時候了。這個時候可以找一些全真模擬題或者歷年的統考真題,給自己限定一個時間,最好是跟正式考試的時間段吻合,來一場考場模擬,為的是熟悉考場的感覺和做題的套路,不斷總結考場技巧,以免不必要的損失。為了避免知識的遺忘,可以以考研大綱為點,以記憶為線,將大綱上的知識點依次串連一遍,遇到斷線的地方,切不可馬上翻看課本或筆記,這樣只會形成越來越強的依賴心理。可以試著先回想一下,實在想不起來就暫時記在一邊,等這部分內容完全回憶完畢之后,如果還是沒有任何的印象,那就趕緊翻看材料或筆記,加深記憶。如此反復,才能將知識收納于胸中,臨陣不亂,信心滿滿接受考試的檢驗。
如果此時的時間還算充裕,建議考生再涉獵一些個學科學術刊物上的論文以期對當前的學術動態有些了解,在作答大題的時候,可以將一些新的學術觀點闡述于上,外加自己的思考。雖然考研統考考試是針對各科基礎知識的考察,但它終歸是要為各專業學科研究選拔人才。在千篇一律的答題模式中,你的亮點會躍然紙上,定會給閱卷老師以耳目一新的感覺和“孺子可教”的肯定,分值自然也會高上去。同時根據近兩年的出題情況來看,有的考題的切入點并不是從教材上,而是一些普及性的常識。所以,平時注意一些課外知識的閱讀,以擴充自己的知識面,可能會讓你嘗到意外的甜頭。
最后要說的就是要時刻保持心態的穩定和身體的健康。只要還有一線希望,我們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堅持到考場結束鈴聲打響的那一刻。1999年《南方周末》的新年賀詞說:新年的第一天,祝愿陽光打在你臉上。當你走出考場的那一刻,冬日溫暖的陽光也會打在你的臉上,它會告訴你:“勝利不是天賜的,命運則是自求的。”
現在距離考研初試已經僅剩下40多天了,對于正走在考研沖刺路途上的考研學子來說,將為數不多的時間浪費在不必要的負面情緒上實在可惜,要知道負面情緒是自己的敵人,卻是對手的朋友,教研室肖老師建議大家拋開雜念,堅定地邁出考研沖刺復習的每一步,做到臨陣不亂,努力讓自己的最后一搏搏出精彩。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