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已畢業,卻未離開校園,游離在校園與社會邊緣──“研漂族”的夢想如何“上岸”
考研的日子步步逼近,在南京各大高校中,常常出沒著一個特殊群體──“研漂族”:他們已畢業,卻未離開校園,一般三五個人租住一起,過的生活也和在校生沒什么差別:去食堂吃飯,去操場鍛煉,去圖書館上自習,他們執著的目標是——考研。
徘徊在校園與社會之間,這些“研漂族”是在逃避現實做一只鴕鳥,還是“蟄伏”等待人生的突圍?近日,記者走進南京師范大學,把目光聚焦到這個特殊群體。
“研漂族”:每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
盡管“漂流”的日子并不好過,但是“研漂大軍”卻日益龐大。這一點從南師大仙林校區茶苑小區的公寓周圍得到印證:每年從五六月份開始,公寓內房源就開始緊張;長時間內,考研租房、考研輔導班廣告在小區海報欄爭相“刷屏”……
在龐大的“研漂族”中,王辰屬于典型的“毅然決然型”。2007年從南師大畢業后,他連續多年奮戰在考研“前線”。在2011年研究生考試中,他以0.5分之差被北大拒之門外。當年4月正式結果出來后,王辰放棄調劑到深圳的機會,決定繼續留校考研。
“看著同班同學紛紛找到了好工作,幾個好哥們也考上了理想中的高校,心里真不是滋味。”王辰說,有很多人都勸他不要再考北大了,但是自己實在是不甘心,“對于我來講,北大就是我向往的殿堂。”
而今年再次復考的吳珊珊只是想繼續深造,給自己的學歷“鑲金邊”。吳珊珊表示,理想的工作對于學歷的要求都比較高,都要求是碩士學歷。自己也希望進行專業深造,所以考研是必由之路。“去年準備不足,也沒發揮好,今年想繼續再考一下,爭取考上。”吳珊珊說。
錢曦和趙玉潔是一對租住在南師大仙林校區茶苑小區一間公寓的“二戰姐妹花”,經常結伴在草坪早讀,一起去西區食堂吃午飯,夜里11點鐘自習完后一起騎車回茶苑。在她們眼里,這種“拍檔式組合考研”,在壓力大時能互相安慰,犯懶時有人監督。
問及考研的動力,錢曦顯得有些“隨波逐流”。“只是不想工作,當時班級里好多人都考研,自己也就選擇考研了。”錢曦說,或許正是因為動力不足,常常不約而同地感覺到內心的茫然,“每天都渾渾噩噩的,也不知道自己這樣到底是為了什么。”
“研漂族”之痛:已成為學校和社會頭痛的問題
“研漂族”如今在高校屢見不鮮,也引起了高校有關部門和在校生的廣泛關注。由南師大學工處主辦的德風議事廳,就曾將目光聚焦在“研漂族”上,邀請“研漂族”代表和大學生一起解析“研漂族”之痛。
曾經作為“研漂族”的劉峰認為,“研漂族”的心理狀態亟待學校和全社會的重視。“研漂族”游離于學校和社會之間,極易產生心理上的孤獨感,長期如此,人變得憂郁、封閉甚至自我否定,不利于身心健康成長。“其實復考的那年,我心理壓力很大。為給自己信心,我每天不斷地給自己心理暗示──我能行,終于熬了下來。”
南師大大四學生汪笑天認為,“研漂族”額外占用了學校的教學資源,給在校生帶來了不方便,學校應該管一管。
“研漂族”的加入,也給高校帶來潛在的安全隱患。“伴隨著學校的對外開放,很多社會青年紛紛踏入高校大門,這給我們確實增加了管理負擔。”南師大保衛處的王處長說,“為了保障學校安全,我們實行24小時巡邏制,每個校區都設有保安亭。目前,我校還準備采用‘校園一卡通’,以后學生入寢室實行刷卡制度,最大程度保障其安全。”王處長表示,由于“研漂族”大多租住民房,需要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識。
高校的管理制度是否對“研漂族”有效呢?南師大學工處處長賁國棟表示,由于“研漂族”已經離開校園,目前學校對他們并沒有教育和管理的職能。“盡管如此,南師大實行開放辦學的理念,我們盡可能地給他們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幫助他們實現突圍,創造自己的價值。需要的時候,還會提供學習上和心理上的指導。”
而對于“研漂族”是否會額外占用學校教學資源的問題,南師大圖書館常務副館長張建平認為,作為社會信息化基地的圖書館,應力所能及地對外開放。“圖書館的學習氛圍很重要,是其他場所無法替代的;‘厚生’的辦學理念,我們每天對校外辦理閱覽證多達200張,其中包括這些‘研漂族’。他們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了學校的資源,但總體上影響不大。”
“漂流”有風險選擇需謹慎
“目前,我國的高校教育已經是一種大眾化教育,大量的擴招使得現在的大學生比十幾年前多好幾倍,但仍有一部分人把高校教育當成一種精英教育,這種落差會使很多學生對自己的定位非常不明確。”南師大文學院副教授李永新分析說。
南師大心理咨詢室主任周紅認為,目前很多職業崗位對專業層次和知識結構要求比較高,許多畢業生把“研漂”作為自己從學?缛肷鐣倪m應期,有著明確的目標和方向,能夠清晰規劃自己的未來,這不失為一種正確而明智的選擇。“但有些‘研漂族’缺乏正確的自我認識,自我期望過高,時間久了會消磨意志。”周紅說。
賁國棟處長則表示,對于那些已經考了兩三年還沒有考上的學生,建議其先就業,待自我定位明確,得到一定專業技能積淀后,再進一步深造,實現人生目標和價值。不要付出無謂的時間和精力。
南師大教育科學學院2009級應用心理系學生施振飛所在的“星辰”團隊,曾對南京周圍高校的“研漂族”做過調研。他們建議學校把“研漂族”納入學生管理范圍,盡可能在聽課、飲食、信息等方面給予他們適當的關懷與幫助,幫助他們走出漂流的生活狀態,盡早上岸。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