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經濟學》考試大綱
一、本課程的性質和任務
政治經濟學課程是所有經濟類專業必修的共同課,是為了培養學生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的基本知識和應用能力而設置的學科基礎課程。政治經濟學是一門經濟理論課程,具有理論性和強邏輯性的特點,主要運用科學抽象方法分析和研究問題,透過現象去認識經濟事物發展的規律性。本課程的學習可以幫助學生掌握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觀點,深刻認識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和社會主義實質,并使學生能夠運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基本觀點、基本方法,分析、認識和解決當代資本主義經濟和社會主義經濟特別是有中國特色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現象和新問題。
二、本課程的基本要求
1.要求學生認識社會發展的規律,掌握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經濟理論和觀點,為進一步學習經濟類各專業的專業課程以及為將來從事經濟工作奠定基礎。
2.要求學生全面認識資本運行的基本問題,把握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大趨勢,以及認識在這一趨勢下世界經濟發展的新變化與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新問題。
3.要求學生學會理論聯系實際,科學分析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各種問題。
4.學生應樹立正確的社會歷史觀,自覺投身于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
三、本課程的理論教學內容
(一)導論
1.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物質資料生產是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出發點,生產關系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研究生產關系必須聯系生產力和上層建筑
2.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性質、任務和方法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性質,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任務,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3.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立和發展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立,列寧和蘇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豐富和發展
(二)商品
1.商品及其內在矛盾
商品二因素,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
2.商品價值量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簡單勞動和復雜勞動,勞動生產率,價值量
3.價值規律
價值規律的內容,價值規律的作用,價值規律作用的局限
(三)貨幣
1.貨幣的本質和職能
貨幣的起源,貨幣的本質,貨幣的職能
2.貨幣的形式
貨幣形式的演化,貨幣層次
3.貨幣流通量
貨幣流通量,紙幣流通規律,通貨膨脹,通貨緊縮
(四)資本主義生產
1.貨幣轉化為資本
資本總公式及其矛盾,勞動力成為商品是貨幣轉化為資本的前提
2.剩余價值的生產過程
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資本的本質,剩余價值率,剩余價值量,剩余價值生產的兩種方法,生產自動化條件下的剩余價值的源泉
3.資本主義工資
工資的本質,工資的基本形式,名義工資,實際工資,工資的國民差異
(五)資本積累
1.資本主義簡單再生產
社會再生產,資本主義簡單再生產過程
2.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和資本積累的實質
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資本積累的實質,影響資本積累的因素
3.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
資本有機構成,資本積聚,資本集中,相對過剩人口,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評價
(六)資本循環和周轉
1.產業資本的循環
產業資本循環的三個階段,產業資本循環的三種職能形式,產業資本正常循環的條件
2.資本的周轉
資本的周轉時間,資本的周轉次數,生產資本的構成,預付資本的總周轉,加快資本周轉速度對剩余價值生產的影響
3.社會資本的再生產和流通
社會資本的簡單再生產,社會資本的擴大再生產
4.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和根源,資本主義再生產的周期
(七)剩余價值的分配
1.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
剩余價值轉化為利潤,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平均利潤率下降趨勢的規律
2.商業資本和商業利潤
商業資本的本質和職能,商業利潤的來源,商業純粹流通費用及其補償
3.借貸資本和利息
借貸資本,利息,利息率,銀行資本,股份公司和股票價格,虛擬資本和虛擬經濟
4.資本主義地租
資本主義地租,級差地租,絕對地租,土地價格
(八)社會主義經濟
1.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及其根本任務
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建立和發展,根本任務
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我國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及特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制度
我國目前的分配制度及其必然性,按勞分配以外的多種分配方式
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發展
經濟增長,經濟發展
(九)經濟全球化和對外開放
1.經濟全球化和國際經濟秩序
經濟全球化,國際經濟秩序
2.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的中國對外開放
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的對外開放,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中國對外開放面臨的經濟與挑戰
四、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答卷方式:閉卷,筆試
(二)答題時間;180分鐘
(三)題型比例
客觀題占50%,主觀題占50%
(四)參考書目
[1]《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概論》編寫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概論(第三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6月
[2]王燕、楊彥華、畢鵬.政治經濟學原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
7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