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云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毛中特研究生導師鄢顯俊介紹如下:
鄢顯俊,男,云南昭通人,教授、碩導,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學士(1989.7,黨史系中共黨史專業),清華大學法學碩士(2004.6,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云南大學法學博士(2010.12,科社與國際共運),云南大學學術委員會政治學分委員會委員、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教學督導。
學術研究領域:
1.專業性學術研究。科技革命與當代資本主義發展變化研究。在該研究領域,兩次獲得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資助(2006年和2013年),在國內馬列/科社學科之“當代資本主義新變化研究“領域進行了開創性的研究并取得一批有影響的學術成果,在國內學界率先提出“信息資本”、“信息壟斷”等原創概念并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研究。在此基礎上,將研究進一步拓展到資本主義變遷中科學技術與資本之間的結合--轉化--促進的復雜互動并在國內學界率先提出”科學技術‘泛資本化’“的原創概念并著手全面研究。
2.教育教學研究。在國內率先將教育實驗的理論與方法全面引入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研究領域,在實踐中摸索出一整套提升“思政課”課堂教學績效的“新教學模式”。在此基礎上,積10余年心血完成高校“思政課”首部教育實驗研究專著,《高校思政課教育實驗研究——大學生喜歡說沒有的思政課?》。該專著已納入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出版計劃。高校“思政課”教育實驗研究填補了思想政治教育學和高等教育學的空白,具有重大的學術創新價值和實踐意義。
主要講授的課程有:《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本科生)、《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碩士研究生)、《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碩士研究生)、《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改革研究》(碩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學術研究方法》(碩士研究生)、《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博士研究生“系列講座”)。
社會兼職:云南省中國人民大學校友會副秘書長
詳細介紹見百度百科詞條之“鄢顯俊”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W_8ohQGn4VSVKxwFqIO4Ts7OvBQlXrzK643gJi7H7GnJfKKJ0xiNP38-ICUv0Ue2ojWEETXWXlR8HwSUiNHUGq
(一) 論文成果(自2000年以來)
1.《土地革命——中國近代化的“整合手段”》,《史學月刊》(豫)2000年增刊。
2.《論落后國家建立社會主義的路徑選擇》,《學術探索》(滇)2000.3。該文被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社會主義研究》,2000.7全文收錄。
3.《“全球化”浪潮中的社會主義——從“跨越論”到“新經濟政策”》,《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京),2000.3。
4.《“效率優先”能“兼顧公平”嗎?——關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效率與公平的思考》,《社會主義研究》(鄂),2000.6。
5.《信息資本與信息壟斷——一種新視野里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與政治》(京),2001,6。該文被《新華文摘》2001年第10期作為“論點摘編”。2002年,該文入選“世界經濟與政治叢書①”《全球化與新經濟》(王逸舟主編/《世界經濟與政治》編輯部編,中國展望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6.《互聯網時代的全球化:緣起及經濟特征》,《世界經濟與政治》(京),2003.4。
7.《從技術經濟范式到信息技術范式——論科技--產業革命在技術經濟范式轉型中的作用》,《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京),2004.12。
8.《試論IT產業在美國信息經濟中的作用》,《世界經濟與政治》(京),2005.7。該文被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工業經濟研究》,2005.9全文收錄。
9.《論信息技術革命的社會歷史原因——基于SST理論的分析》,《科學學研究》(京/雙月),2005.5。
10.《中國的信息化:“數字鴻溝”模型里的國際比較》,《經濟管理》(京),2010.7。
11.《“自由軟件”運動要追求什么樣的“自由”——斯多爾曼思想述評》,《國外社會科學》(京/雙月),2011.2。
12.《斯多爾曼和“自由軟件”運動》,《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京),2011.8。
13.《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創新探索——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指導的教改研究》,載《切問近思——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創新研討會暨首屆“上海大學思政論壇”論文集(上冊)》,李梁主編,上大學出版社2011年12月版。
14.《信息壟斷揭秘:信息技術革命視閾里的當代資本主義新變化》[16] (50萬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2月版。此專著系2006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研究成果并得到2010年度“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出版。
15.《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創新探索——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指導的教學改革研究》載《切問近思——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創新研討會暨首屆“上海大學思政論壇”論文集(上冊)》,上海大學出版社2011年12月版。
16.《借鑒教育學與心理學的理論與方法開拓創新——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新趨勢》載《提升育人工程實效性的不懈探索——云南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院教學教改研究論文集》,云南大學出版社2013年4月版。
17.《論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的影響——基于云南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改班的準實驗研究》載《提升育人工程實效性的不懈探索——云南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院教學教改研究論文集》,云南大學出版社2013年2月版。
18.《碩士論文開題報告常見問題分析-—兼論學術的研究的問題意識和學理意識》,《研究生教育研究》(合肥),2013.6。
19.《論課堂教學能力是高校教師的首要職業能力》,《中國大學教學》(京)2016.3。
(二)著作成果
1.專著:《信息壟斷揭秘:信息技術革命視閾里的當代資本主義新變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2月版。此專著系2006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研究成果并得到2010年度“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出版。
(三)科研項目(2000年以來)
1.主持《全球化視野中的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云南師范大學“青年科學基金”2001年11月立項,2002年底結題,獲“優秀課題”稱號。
2. 主持《全球化視野中的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研究》,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項目”2001年10月立項,2003年底結題。
3.主持《信息技術革命與美國信息化經濟研究》,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項目”2004年7月立項,2005年底結題。
4.主持《信息技術與云南大學“思政課”整合實驗研究》,“云南大學中青年骨干教師培養計劃(2005—2008年)”,教學改革課題,2009年結題。
5.主持《信息技術與高校“思政課”整合的試驗研究》,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項目”(高等教育研究專項基金)自籌經費項目,2006年7月立項,2009年結題。
6.主持2006年度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信息技術革命與當代資本主義新變化研究》,項目編號:06BKS025。2010年8月通過驗收結題,等級:合格,證書編號:2010085。
7.主持“云南大學‘十一.五’本科教學改革研究課題”重點資助項目:《信息技術與云南大學“思政課”整合的實驗研究》,2006年9月立項,2009年結題。
8.主持2013年度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當代資本主義變遷中的“科學技術泛資本化”研究》,項目編號:13BKS065(2013年5月獲準立項)。
9.2013年8月,由本人擔任“首席專家”的“鄢顯俊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研究工作站”通過云南省教育廳審批獲準建站。該工作站系云南省首批52個“教育研究學術工作站”中唯一一個專門從事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改革研究的工作站,也是云南大學同期獲準建立的三個“教育研究學術工作站”之一。該工作站運用現代教育教學理論指導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改革研究,旨在打造一支以踐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為基本原則,以改善高校“思政課”教學績效為根本目的教學創新團隊,該教學團隊的使命是探索新時期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規律,踐行教書育人的宗旨。
(四)獲獎情況
1.《信息資本與信息壟斷——一種新視野里的資本主義》(獨撰),《世界經濟與政治(京)》,2001.6,獲云南省第七次(2001-2002年)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2.教學成果:《毛澤東思想概論、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多媒體課件和“研究型學習”方法》獲得“云南大學第十一屆教學成果(2004年度)二等獎”。
3.獨立開發《毛澤東思想概論》、《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兩門課程的多媒體課件,在2004年度云南省教育廳組織的“兩課”教育教學“五個一”評獎中,“鄧論”獲得“‘兩課’優秀教學課件”二等獎,“毛論”獲得三等獎。
4.《毛澤東思想概論》“導論”課堂教學獲得2004年度云南省教育教學廳“‘兩課’教育教學‘精彩一課’”課堂教學比賽三等獎。
5.《從技術經濟范式到信息技術范式——論科技產業革命在技術經濟范式形成及轉型中的作用》(獨撰),《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京),2004.12,獲云南省第九次(2004年)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6.論文《試論IT產業在美國消息經濟中的作用》(獨撰),《世界經濟與政治(京)》,2005.7,獲云南省第十次(2005年度)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7.《信息技術與云大“思政課”整合的實驗研究》,2007年4月獲云南大學第十二屆教學成果二等獎。
8. 2011年12月,榮獲“2011年度云南大學‘紅云園丁獎/優秀教師獎’(第二屆)”榮譽稱號。
9.2013年12月,和研究生共同完成的教學調研報告《大學生喜歡什么樣的“思政課”?——來自云大學生的訪談報告》,在2013年度云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五個一”評選活動中,榮獲“實效性調研報告類”三等獎。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