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2011年考研的莘莘學子來學,暑期的到來,無疑會喜憂參半,喜的是可以放下課程的勞累,可以有大把的時間供自己支配;憂的是有一堆任務壓著自己,不得不放棄旅游的機會,陪家人的機會和陪戀人的機會,而全心的投入到考研復習中去。
這一時期,對考研的學生來說至關重要,而有些同學也會發生些情緒的變化,覺得自己的目標定高了,難以實現;覺得復習很枯燥乏味,不想堅持.......我想說的是,堅持到底,就是勝利,下面我把我自己的一些經歷和大家共享一下:
首先談一些學習的小心得:
1)不妨給自己定一些時間限制。連續長時間的學習很容易使自己產生厭煩情緒,這時可以把功課分成若干個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時間,例如一小時內完成這份練習、八點以前做完那份測試等等,這樣不僅有助于提高效率,還不會產生疲勞感。如果可能的話,逐步縮短所用的時間,不久你就會發現,以前一小時都完不成的作業,現在四十分鐘就完成了。
2)學會用心,不要在學習的同時干其他事或想其他事。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誰都明白,可還是有許多同學在邊學習邊聽音樂。或許你會說聽音樂是放松神經的好辦法,那么你盡可以專心的學習一小時后全身放松地聽一刻鐘音樂,這樣比帶著耳機做功課的效果好多了。
3)不要整個晚上都復習同一門功課。因為我們專業一般情況下會考管理學,市場營銷、和西方經濟學,我以前也曾經常用一個晚上來看一科,實踐證明,這樣做非但容易疲勞,而且效果也很差。后來我在每晚安排復習兩三門功課,情況要好多了。
4)勞逸結合—提高學習效率。學習效率的提高最需要的是清醒敏捷的頭腦,所以適當的休息,娛樂不僅僅是有好處的,更是必要的,是提高各項學習效率的基礎。因為考研相對來說是一個持久戰,怎么樣在戰斗中取得最后的勝利,中期的勞逸結合,提高學習的效率是非常必要的,有人說,考研了,就放棄了很多娛樂活動,其實不然,你也可以每個周三的下午沒有課的時候和同學約好出去打球,唱歌,放松心情,讓自己的精神飽滿。這樣,回來后的學習效率會更好的,不信,你去試一試,我可是屢試不爽的。
5)要自信。很多的科學研究都證明,人的潛力是很大的,但大多數人并沒有有效地開發這種潛力,這其中,人的自信力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無論何時何地,你做任何事情,有了這種自信力,你就有了一種必勝的信念,而且能使你很快就擺脫失敗的陰影。相反,一個人如果失掉了自信,那他就會一事無成,而且很容易陷入永遠的自卑之中。
6)每天保證8小時睡眠。晚上不要熬夜,定時就寢。中午堅持午睡。充足的睡眠、飽滿的精神是提高效率的基本要求。
7)學習要主動。 只有積極主動地學習,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樂趣,才能對學習越發有興趣。有了興趣,效率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有的同學基礎不好,學習過程中老是有不懂的問題,又羞于向人請教,結果是郁郁寡歡,心不在焉,從何談起提高學習效率。這時,唯一的方法是,向人請教,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弄懂,一點一滴地積累,才能進步。如此,才能逐步地提高效率。
8)注意整理、總結。因為企業管理是偏向文科的學科,所以大多數還是需要我們記憶和自己整理的,尤其是很多大的論述題,適當的自己整理筆記,有助于以后復習提高效率。
9)由于暑期我們有大部分的時間,也會在這一時期安排一些輔導班,對于輔導班的學習,建議大家盡量保障上課的效率,做好筆記,很多同學上完了課回來后真的是沒有經歷再去看一遍,鞏固一遍,所以只有把筆記做好留做以后的重溫。
最后說一下如何搭建管理學的學科復習體系:
管理學按研究對象,劃分為管理理論、管理職能及管理業務三個部分。
1)管理理論是管理學中高度概括、綜合及抽象的知識維。它是管理范疇,管理思想,管理原則,管理分析方法,管理及管理學發展史,管理比較研究等知識的集合;
2)管理職能是企業管理學中經過適度抽象的知識維,它是企業管理各項業務中共有的職能,即計劃、組織、激勵、控制、協調等知識的集合;
3)管理業務是企業管理學中最具體的知識維,它包括企業管理各業務領域,主要是科技管理、生產管理、銷售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信息管理、行政事務管理、質量管理等方面知識的集合。
按照上面的整體框架,在對應相應的知識點,整理到自己的筆記上,這個時期,不要漏掉任何一個知識點,與此同時,還要看一些其他的相關參考書。比如《管理學》,羅賓斯的書里面就有很多經典的案例,這些案例可以很好的幫助我們去理解記憶一些知識點,而且也做到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在考試的時候,適當的提一次經典案例,會給自己的答案增分不少。
最后,想送給大家一句話:專心、用心、恒心,勝利屬于你!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