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大學第一個圍繞行業構建的專業學位研究生試點班——汽車行業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班開班了。該班成員由重慶大學機械學院等7個學院的56名推免碩士研究生組成。試點班依托重慶市經濟可靠汽車協同創新中心,整合重慶大學以及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等行業、企業和研究所的教育資源打造而成。
重慶大學校長林建華表示,通過這種跨學院、跨學科的復合型、交叉型培養體系,發揮校企協同創新的優勢,培養能夠適應經濟發展要求、引領未來行業發展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
據重慶大學副校長、研究生院院長黃宗明介紹,實行研究生教育由培養學術型人才向以培養學術型人才和應用型人才并重的戰略轉變,這是必然趨勢。1995年,重慶大學有了第一個專業學位授權點——建筑學碩士,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建設,截至目前,學校共在18個專業學位類別獲得46個專業學位授權點,累計招收專業學位研究生15000余人,并于2010年獲批成為國家專業學位綜合改革試點院校和工程碩士創新院校。
2009年至2012年,學校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人數從749人增長至1517人,占招生總數的比例由19.8%增長至38.7%。2013年專業學位招生數計劃達到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44%,2015年計劃達到50%以上。
但原有的學術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及培養方案已不適應專業學位人才的培養,構建以行業需求為導向的高層次實踐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迫在眉捷。“專業學位應當按照應用領域設置培養方案,并盡可能地以跨學院方式組織實施。同時,還要加強與企業或行業的合作,建立穩定的實踐基地,制定合理的實踐方案。”學校工學部副主任周雒維說。
據介紹,汽車行業專業學位研究生班采用“3+1+2”的培養模式:“3”即三年本科階段本專業學習;“1”即在本科大四學年要求非車輛專業學生補修4門汽車基礎課程,車輛專業學生補修4門汽車相關跨學科、學院課程,本科階段授予本專業學士學位;“2”即兩年碩士階段學習,其中1年為課程學習,1年進入汽車行業主流企業如重慶長安汽車集團、福特公司等進行專業實踐,除基礎理論課程外,還增加行業特色課程、工程素養等課程,聘請國內外該行業的高水平專家聯合教學,組成校內外導師團隊,聯合指導。
“學校、學部、交叉(聯合)培養中心等復合培養主體,打破了院系、學科和專業的束縛,在橫向學科面上按行業(如汽車行業)定位培養。強調跨專業、跨學院,培養熟悉汽車行業設計、制造、銷售和服務,且具有強烈的質量、市場、成本意識的實踐創新人才,使學生能更好地適應未來發展和變化。”學校研究生院副院長張云懷進一步解讀道。
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2011年,學校對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開展研討修訂工作,確立了以實踐與應用為目標、模塊化設計課程體系的修訂思路,新增行業特色課程500門,同時大力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專業實踐基地建設,目前全校共有140余個聯合培養及實踐基地,年接收專業實踐學生人數達1200人以上。
學生對汽車行業班這一新的教學組織、管理與培養模式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這學期增加了汽車機構和發動機結構兩門課程,按照領域而非專業選擇學位課程,并自由選修7個專業所有與汽車有關的課程,對于我們來說,這是一個知識的大融合,讓我們涉獵的學科面更廣,專業水平更全面。”機械學院機制專業學生李凱說。
“原來都是實行一對一的導師制度,到企業實踐時間短,不夠深入,現在強調實踐環節,所有學生都必須進入汽車行業主流企業開展為期3到6個月的實習實踐,讓我們對企業生產流程的了解更深入更細致,及早地和社會接軌,這是進入社會很好的方式。”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學生江媛媛告訴記者,“這種培養方式,使專業學位研究生的知識、能力、素質培養更具針對性,職業導向更加明確,更加符合社會的實際需求。”
“實現教育與行業的雙贏、學位與資格的對應、培養與使用的結合,這是我們專業研究生培養的最終目的。”林建華如是說。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