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稱為“傳奇父親”,大學沒有畢業,卻將自己的6個孩子培養成5個博士、1個碩士……浙江溫州72歲“傳奇老爸”蔡笑晚來到上海書城,傳授他的育兒經驗:我的事業是父親,引導孩子在求知中獲得快樂,設計各種小“花招”為孩子的成長增添快樂。
幫助孩子尋成就感
育兒講座在一曲悠揚的二胡獨奏《二泉映月》聲中拉開帷幕,蔡笑晚介紹到,這是自己精心安排的,同時,這也是自己當年叫幾個子女起床的方式。“我對孩子的作息規律要求很嚴格。一般早上6:30,我二胡一拉或笛子一吹,孩子們就起來早讀。吃完晚飯休息一會后,我二胡一拉,大家一起開始學習。在我家,大人小孩一般周六才看電視。”蔡笑晚補充道。
孩子讀書后,會有一定的課業負擔,此時,父母需要在家庭營造快樂、開心的氛圍,幫孩子減壓。蔡笑晚指出,如今,很多家長比孩子還關心學業,給孩子報各種課外輔導班,一味地要孩子應該這樣做那樣做,這樣的教育方式很可能讓孩子產生逆反情緒。父母一定要蹲下來以平等的方式與孩子對話,用孩子樂于接受的巧妙創意培養孩子生活與學習的能力,將會收獲到一份教子之喜。
在孩子求學的過程中,蔡笑晚經常設計各種小“花招”,幫孩子尋找在學習求知中的快樂和成就感。比如說,他會設計“怪題”:一個多位數,末位數字移到首位后,新數字是原來數字的兩倍,十分鐘后,7歲的小女兒解答出這道題目,而考入大學的大哥還在苦思冥想;他為6個孩子建立了檔案,里面詳細記載他們的興趣愛好、考試成績、獲得的獎勵等,從這些檔案中,可以看出孩子的特長所在;為了鼓勵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他還為每個孩子設了一本存折,孩子們考試考得好、事情做得好,就可以獲得5元、10元不等的獎勵存入存折。
旅行中幫孩子立志
在當年比較貧困的年代,蔡笑晚堅持帶孩子旅行。“寓教于‘游’,孩子的旅行多了、見識多了,他的心胸自然更開闊,志向會更明確。”他回憶道,在大兒子11歲時,他帶大兒子登長城,并告訴兒子:“不到長城非好漢。現在,我們已經登上長城了,我們都是最棒的人。”他帶著幾個孩子爬上泰山后,讓孩子自己感受“一覽眾山小”的境界。
蔡笑晚直言,他教育子女的四大秘訣,即快樂教育、寓教于“游”、因材施教、因勢利導;三個關鍵詞,即早期教育、從小立志和培養自學能力。
除了堅持帶孩子旅行,蔡笑晚還積極布置家庭環境,幫孩子從小立志。當年,蔡家家境艱難,一家人住在九里村一間租來的百年老屋里。16平方米的兩層樓,樓下是店堂,樓上是一家八口的臥室兼書房。在這么簡陋的房里,墻壁上貼著愛因斯坦、居里夫人、牛頓等科學家的畫像。他經常給孩子講述這些科學家成長的故事,以此來激勵孩子。在6個孩子的童年,蔡笑晚給他們每個人都起了一個家庭用的小名,依次叫孟子、孫子、荀子、潤子、曾子(后改為君子)、西子。
我不是“鷹爸、虎媽”
當前,“鷹爸”、“虎媽”做法轟動一時,吸引部分家長的關注,對此,蔡笑晚強調,快樂氛圍在孩子的成才過程中是相當關鍵的。在一貫的高壓狀態下,孩子不可能快樂。如今,各種家庭教育、子女教育的理論層出不窮。蔡笑晚提醒道,面對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見,針對自己孩子的特長和興趣,制定個性化的成長指導方案,并堅持一種方法,才會取得成效。教子成才的道路上,不存在“兼聽則明、偏聽則暗”的問題,而是越聽越糊涂。一套大家都滿意的教子方案,培養出來的只能是四平八穩的孩子。自己認準了一條道路,就要努力地堅持下去,最終會收獲一份希望。
作為父親,蔡笑晚在孩子身上寄托自己的夢想“望子成龍”,但真正讓他成為“傳奇父親”的是:他把父親這一角色當成了事業,幾十年來用心經營。他表示,孩子的教育和成才,在所有日常事務中應永遠排在第一位!那些只在周末晚上親一下孩子額頭的父親,是失職。針對當前普遍存在父親教育缺失的現象,蔡笑晚提醒道: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是極其重要的。父親對孩子不僅僅意味著扛起養家的重擔,還應是孩子學習的榜樣。在過去的這些年中,孩子們學習的時候,蔡笑晚總是盡可能地陪在身邊,和孩子們一起學習。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