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期,哈爾濱市環衛系統公開招聘環衛工人的消息,吸引著全國各界的眼球,贊許聲、質疑聲不絕于耳。隨著近日環衛人員正式上崗,更多的細節被不斷挖掘出來。本版昨日刊發了《女碩士高開低走干環衛淡然走起》一文,記錄了兩名女碩士“轉型”上崗從事環衛工作的“惹眼”足跡。閱罷此文,筆者實在無法與兩位姑娘一樣淡然,倒是心酸不已。
一位碩士環衛工算了這樣一筆賬,從本科開始算,完成研究生學歷家里共花了13萬。如今月薪不足2000元,如此的投入產出比,倘若把上大學看成投資,恐怕這都要算最賠本的買賣之一。而這還僅僅是最簡單的金錢計算,倘若把求學所用的時間和精力都算在一起,幾乎就要面對一個殘忍得讓人目不忍視的事實。不是學生不聰明、不是學生不勤勞、不是學生不努力,但在當下所有的這些付出,的確不能保證會換回一份滿意的工作、換回一份安定感。
筆者還記得不久前的一次報道,一位落選的食品專業研究生的“名言”——“死也要死在編制里”。這名同學參加環衛招聘考試的緣由很簡單,就是對體制內的向往。而造成其產生這種向往的原因一方面是傳統擇業觀念的影響,另一方面則是現實大環境的種種不如意。“對口”選擇有限,地域歧視不少,待遇薪酬不穩等等,都讓走出校門的學子們涼風陣陣。
所以,當“死在編制里”成為話題的時候,這批“高知”擇業者“活”得多苦澀,就業形勢與就業環境“活”得多尷尬,引人深思。過去大學生就業還強調要結合理想、興趣、特長,以更好實現人生價值。但如今,一樁樁讓人大跌眼鏡的“新聞”告訴我們,一個個高不成而低就的例子告訴我們,追尋“價值”有多么奢侈矯情,人盡其才有時真的很遠。
當然,職位有高低,但行業無貴賤。從個人選擇的角度講,本科生、研究生爭當環衛工也無可厚非。但是從國家的角度講,如果在投入了大量智力、精力、財力培養的“高知”人才,卻在現實中不斷上演諸如博士生做本科生工作,本科生做中學生工作的“倒掛”現象,實則是人才資源的極大浪費,對于社會的創新發展也是極為不利的。
而說到就業形勢的嚴峻就不得不提大學擴招。當時由于我國大學生比例嚴重低于歐美平均水平,所以培養更多的大學生就成為提振國家整體更有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可如今,這么多的大學生卻日益面臨“懷才不遇”的境地,著實尷尬。
原因在哪?就在于我們的就業路徑太窄。對比一下發達國家的經驗,包羅萬象、廣泛存在的中小企業,是吸納大學生就業的主力軍。而在我國,這些體制外的中小企業卻力單勢薄。這其中有社會保障因素的缺位、有壟斷行業的利潤擠壓,更有對企業前途的擔憂。相信除了少數幸運的天之驕子外,絕大多數走出校門大學生都有這樣的經歷——無休止的加班、高負荷的勞動、微薄的薪水,昔日的佼佼者變成一個城市中名副其實的弱勢群體。如此對比,體制內的舒心與穩定怎么能夠不讓人心生向往。如果嘗盡了“生活的苦”的大學生們,還不懂得“趨利避害”,那才真是讀書讀“傻”了。
所以當社會質疑、爭論大學生如此“執迷”于體制內高開低走的時候,還應該看一看體制外給了他們什么。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