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研究生導師宋立介紹如下:
宋立,女,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1982年畢業于北京中醫藥大學醫療系。一直在本校第一臨床醫學院從事中醫眼科臨床及教學工作。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學位委員會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眼科分會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眼科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中醫藥學會眼科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中西醫結合學會眼科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中醫眼科雜志》編委,《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臨床版雜志》編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師資格認證中心命審題專家,國家藥監局藥審專家,曾任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東直門醫院眼科主任,曾任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東直門醫院眼科教研室主任。
長期擔任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五年制、七年制、臺港澳班、和成人教育學院、東方大學城的中醫眼科學的主講教師工作,;并擔任碩士研究生和七年制研究生導師工作。
曾榮獲北京中醫藥大學臨床教學講課比賽一等獎、北京中醫藥大學“三育人”先進工作者稱號,榮獲北京中醫藥大學學生評選最佳主講教師稱號,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十佳教師及北京中醫藥大學觀摩教學比賽優秀獎等多項獎項。多次在大學、醫院進行示范教學。主講教師先進事跡
中醫眼科教學有其自己獨自特點,它屬于中醫學的一部分,是中醫學的一個重要分支,也是臨床上不可缺少的重要?,中醫眼科教學如何跟上時代的發展,與時懼進,培養出高質量的中醫人才,宋立老師作了大膽地嘗試并花費了大量心血。
考慮到中醫眼科教學時數少;學生普遍對小科教學不重視;同時又由于眼科解剖位置的特殊性,在辨證思想、治療方法上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教學上既有和中醫基礎、中醫內科教學內容的重復交叉點,又有眼科特有的內容;如何在有限的教學時數內將中醫眼科知識完整地傳授給學生,又避免重復教學、避免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光靠以往的授課模式,以課堂講授為主(課堂板書占用了盡有的寶貴時間),配合掛圖(掛圖大都為手畫模式圖,欠缺真實感),教具等難以適應當前的教學形式。宋立老師率先在我院眼科教學中采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模式,利用大量照片、動畫,制作了多媒體幻燈片,盡量給學生以逼真、生動、深刻的印象。以往抽象、難以理解的教學難點通過多媒體動畫形象直觀給予講解,受到學生的歡迎,獲得很好的教學效果。同學們反映“雖然中醫眼科課時短,但非常實用,老師安排很緊湊,感謝老師在有限的時間里,能把專業的內容傳授給我們。”“課堂教學展示的圖片多,見習時又能實際操作,加上老師詳細耐心的解說,讓我們對課本的疾病加深印象,易于吸收。”“老師上課態度認真,教學清晰易懂,內容充實,投影片編排良好,病癥和圖片結合分析,能使學習思路開通,學習效果良好。”
講解中醫眼科基礎理論往往比較枯燥、抽象,難以理解。為了幫助同學們很好地掌握這部分知識,宋老師將眼與五臟、眼與六腑的生理關系制成圖表展示;介紹眼與十二經脈的關系時,借助針灸彩色經絡循經圖講解,使學生一目了然。尤其在介紹中醫眼科獨特理論——“五輪學說”時,如何讓學生理解其深刻內涵,如何指導臨床實踐,宋老師經過反復思索,反復修改,一方面利用彩色圖譜,讓學生掌握五輪的解剖定位及臟腑分屬;一方面利用大量眼科臨床疾病的彩色照片,對照五輪一一講解,使學生們掌握所謂五輪學說即臟腑學說在體表的應用,借以說明眼的解剖、生理、病理和臟腑之間的密切關系,是中醫眼科臨證時的重要理論根據。
宋老師講課從培養中醫眼科臨床人才出發,注意與臨床實際結合。針對目前糖尿病發病率高的現狀,在介紹糖尿病的并發癥—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臨床表現及治療同時,著重強調糖尿病普查的重要性,力爭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視力。經常舉一些臨床常見的病例,如青光眼急性發作出現的惡心嘔吐容易誤診為急性胃腸炎,提醒同學們即或將來不從事眼科臨床,作為臨床常識也應該掌握其鑒別診斷等,同學們說“宋老師教學認真,活潑生動,內容充實,印象深刻,獲益良多。”經常“提示我們臨床多與其他科室結合看診。”雖然“第一次上眼科課,以前沒學過,覺得很有收獲。”
宋老師一向遵循“教書育人”的職責,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素質教育,并身傳言教、以身作則,從小事作起,如在接待病人時,問診的語氣、對患者稱謂;檢查時對年老體弱者攙扶,檢查動作輕柔。教育學生尊重病人,懷有愛心。并教育學生自覺抵制社會上的不正之風,提高品德修養。同學們評價“宋老師教學認真,符合教師風范。”“老師實在太優秀,無可挑剔。”
宋立老師熱愛中醫眼科教育事業,為培養中醫眼科人才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