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考研熱”高燒不退,而且還有越來越熱的趨勢,調查后發現很多考生都認為,考研會為就業加分。根據調查,就在幾天前的2013年研究生入學考試中,全國有180萬人浩蕩趕考。有媒體報道,山東聊城某高校一個班53個人里,有50人加入了考研大軍,“不考研”在某種意義上成為“不上進”的代名詞。據第調查結果,3899名被調查者中,34%的考生稱考研理由是“就業前景好”,位居第一;其次是“想去更好的大學”,占29%,“想做學術研究”的比例僅占9%?佳械降讓蜆I有沒有好處?考研輔導專家認為,外因只是輔助,真正關鍵的還是要看考生自己。
考研是“形勢所迫”
如今在招聘市場上,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已經不是特別新鮮,那就是對學歷的要求逐年“水漲船高”。本科生已沒有多少值得驕傲的資本,于是,上完本科之后,考研也就成為不少學生的選擇,目的是獲得更高層次的學歷,增強自身的“文憑競爭力”。招聘單位也有自己的苦衷:設置高學歷,其實很多時候也沒有什么“攀比”,主要是為報名設置一個門檻。據有關人員透露,“如果僅僅要求本科學歷,我們招聘啟事一出,就會有若干各路的神仙找到單位領導,打招呼想在招聘時行方便。設置研究生學歷的要求,可以擋下不少此類的說情。”所以考研似乎是就業的一個大方向,與其說考研是擇業的助力倒不如說考研是“形勢所迫”,海天考研輔導專家認為,大家在這種大環境中,更要認清方向,找準適合自己的路。
理性分析考研與就業
從事某些職業需要更長的實踐經驗積累,但并不是所有專業的學生都絕對要去參加研究生考試。比如師范本科專業的學生,如果到農村的學校做教師,那就沒有必要一定拿到研究生學歷。不過,具體到每一名本科畢業生,是擇業,還是進一步深造,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選擇。許多考生自嘲道,別看報考人數這么多,其實不少人并沒有精心備考,部分學生是在家長的勸說或者同學的影響下報名的,最后難免淪為打醬油的。海天考研輔導專家認為,這種狀況下,大家要理性分析自己,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尋找適合自己的道路。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