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來臨,辛苦一年的考研學子們終于可以享受一個輕松愉快的假期了。不過,除了休閑娛樂,少不得為自己訂下了一份寒假“宅”計劃,因為考研初試后,苦逼的2013并未太平,還有“另一種”存在——復試。要知道,最后逐鹿群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抓住每一分每一秒讓自己亢奮起來。在此,輔導專家周老師建議同學們此時制定一些計劃,做點積極有意義的事情對心理調整,提早投入到復試中去。
一、認真準備考研復試,專業知識“有備無患”
對于復試中的專業課考試,一般學校都會提供相應的考試范圍,因此同學們在初試結束后就應該馬上著手進行復習。而不用考慮自己初試分數的高低,假如等初試分數公布后才開始復習,時間肯定不夠。就往年經驗來說,很多學校公布分數后一周就開始進行復試工作,所以說同學們現在準備復試的時間并不多。多利用網絡搜集相關信息,并求得幫助,相信學長學姐會很樂意跟你分享他們的學習和應試經驗的。
1.著力拓寬專業知識面,多讀一些相關的專業書籍:考研初試偏重專業基礎知識的考察,復試專業性質比較強一些,偏重專業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專業研究和能力。復試的問答題基本上都是主觀題,發揮的余地比較大。考生在復習時要跳出初試綱,以提升能力為目標,要清楚本專業的研究現狀以及進展情況,靈活運用專業的相關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
2.了解相關導師的研究方向及研究成果:每個學校的考研復試題都不相同,都有該校的一批導師出題,而在一段時間內,他們總是在關注某幾個研究課題,或是在哪些課題上有了什么成果,這或多或少反映在考題上。另外,如果考生在回答相關問題時用上面試導師的幾個理論和觀點,是非常容易獲得導師青睞的。所以,考生在平時復習時就要閱讀導師的相關論文,關注他們的研究方向及研究成果。
3.用“專業”思維和“專業”的語言回答問題:不同的專業有不同的專業術語和不同的思維方式,在復試當中采用本專業的專業術語來思考和回答問題,對跨專業同學考研的考生尤為重要。研究生考試是選拔性質的考試,就要考生擁有較強的專業素養,考生在復習時就要注意到這一點,多用“專業”的思維思考和表達問題。
4.關注事實熱點、專業前沿:一些實用性比較強的學科,在復試時往往會讓考生從專業的角度就當前的一個事實熱點進行解讀,比如新聞專業,實時性就比較強。考生在平時要多關注一些社會上的熱點,并練習用專業的角度去思考、解讀。
另外,研究生院校注重考生的對專業前沿知識的了解有多少,畢竟研究生的學習是要跟隨導師做研究的,在復試中老師通常會問一些專業課前沿問題。考研復試專家建議考生在復習時要多閱讀一些相關專業的學術論文,清楚所學專業的前沿,以便在復試時得心應手。
二、英語早籌備不可大意失荊州
英語口語是考研復試中的重頭戲,一口流利漂亮的英語的確可以在復試過程中迅速吸引老師的關注,抓住老師的心,但很可惜,我們大部分同學的英語口語并沒有筆試出色。英語口語的練習確實需要一個比較長的時間,但如果單純是為了應試的話,還是有辦法搞定的。
好記憶不如爛筆頭:很多同學在口語對話時容易出現“舌尖現象”,明明這個詞就在嘴邊,但卻怎么都想不出。建議這類同學采用邊讀邊寫的方法記憶,一邊讀一邊寫可以調度大腦的運轉,加深印象,讓你更加深刻地記住你所不熟悉的句子或單詞。另外,大家還可以將經常忘記的句式或單詞寫在便利貼或小卡片上,做成記憶卡片,這種方法可以讓你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將不熟悉的內容熟記于心,也可以有效避免應試的“舌尖現象”。
對自己要有自信,敢于張嘴說:有的同學對自己的口語不自信,總是不敢張開嘴巴說出來。建議這部分同學每天早起,找個人員相對稀少的地方,例如教室或公園中,來聯系英語口語。大家在聯系時一定要做到旁若無人,不要理睬別人的目光,只要不會打擾到別人正常的生活,那么無論你說得多大聲都是沒問題的。大聲朗讀英語是練習口語的一個很好的方法,近幾年也不斷被人提起,大聲朗讀的好處在于你可以及時發現你的讀法錯誤,而且當你大聲讀的時候,你會從潛意識里集中精神,因為你的心底還是會由于擔心讀錯或讀音不標準而招來別人的嘲笑,這也算是逼了自己一把吧!總之,大聲朗讀是個練技術又練膽子的方法,不敢張嘴說的同學不妨一試。如何杜絕中式英語?建議各位考生,還是要在考試前多做準備。其實復試的英語口試內容是有規律可循的,并不是讓你毫無頭緒,大家可以在考試前就將自我介紹以及專業課內容盡可能豐富地準備出來,多多益善,畢竟考前準備的時間比較充裕,大家可以充分斟酌各種詞匯!
在考研復試備考中,同學們要盡可能的想到所有可能會被提問到的或會發生的狀況,并相應的做出應對反應。但最重要的還是同學們的臨場應對能力。考研復試和初試最大的區別在于考察同學們的綜合素質,輔導專家周老師相信大家通過未來幾個月的努力,在復試總排名中保持優良成績并非難事。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