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決定從2014年秋季學期起,向所有納入國家招生計劃的新入學研究生收取學費。
原則上每年碩士生不超過8000元、博士生不超過10000元,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以及已按規定實行收費政策的研究生暫執行原收費政策。
焦點熱議
1. 學習費用是否加重?
算賬:研究生一年費用過萬不稀奇
某高校計算機專業大學生張威算了一筆賬,他所在的專業研究生每年學費一般在7000元到8000元左右,每年住宿費一般在1000元到1200元左右,生活費按每月500元計算,一年在校約8個月,總數約為4000元。一年下來花費在一萬二三。
現在有公費生,憑成績考上公費,就能省去大頭的學費,還能拿到每月幾百元的生活補助。要是取消了公費生,全變成自費,即使能拿到不低于6000元的助學金,也會加重很大負擔。
專家說法:為吸引好學生 獎學金項目和數額都會增加
沈陽師范大學教育經濟與管理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孫綿濤教授認為,目前關于研究生全面取消公費一事,國家只是給出了幾條大的政策,在執行中具體到每一個高校,每一個學院,如何設置學生資助、獎勵項目、金額以及比例還會有更細措施。因此現在無法斷言改革后會加重學生負擔。相反的,高校為了吸引優質生源很可能會在資助和獎勵學生方面給出更優惠的政策。
2. 根據什么給獎學金?怎樣保證公平?
調查:現有獎學金制度覆蓋面小,不透明
記者調查了解到,目前各高校都有獎學金和助學政策,但學生認為現在獎學金制度存在諸多問題,比如覆蓋面小,評選不夠公開透明等。
在讀研究生任靜說,發表論文數量,參加實踐活動等因素都會在評獎學金時起到作用,一些人為了得到獎學金會搞論文造假,在某學生組織混個職務等。以前公費生可能不會去計較獎學金,但改革后,各類獎學金、助學金的覆蓋面都會擴大,每個人都會為了獲得更多的錢而努力,如果不能保證公平,肯定會出現很多矛盾和問題。
專家說法:建議高校制定有效激勵政策
孫綿濤表示,此次研究生收費改革的目的明確為 “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機制,改善研究生學習、科研和生活條件,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
研究生在校期間能否獲得學校經濟上的支持,應取決于自己的學習態度、能力、參與科研的積極性和取得的相應成果等。
各高校應該根據這樣的原則制定有效合理的,公平透明的獎學金、助學金分配政策。
3. “考研熱”能否降溫?
數據:考研人數連續5年增長
2013年共有180萬余名考生報名考研,遼寧省共有72446名考生報名考研,無論是全國還是我省考研人數都是連續5年增長。一年“熱”似一年的考研能否因“取消公費”而降下溫度?
針對“取消公費是否影響考研計劃”,記者昨日采訪了多位大學生,三種觀點各抒己見。
挺研派代表今后的目標就是做學術研究,對于這樣的學生來說,如果不是家庭極其困難的依然還是會選擇考研。即使家庭經濟困難,也可以通過在學業和研究領域的出色成績爭取到更多的獎學金和資助。
倒研派代表原本想考研只是為了讓文憑高點,給今后就業增加砝碼。以前有機會考公費,念幾年研究生也不吃虧。以后都改成自費了,獎學金還不知道能拿到多少,幾年研究生下來就業前景也不見得好,這樣考研還不如就業呢。
觀望派代表改革后念研究生到底能拿到多少獎學金還不太明朗,考研也得看成本的,現在也決定不好到底要不要考研。
專家說法:新政促進學生理性選擇考研
孫綿濤表示,研究生教育收費制改革,學生需要全部繳納學費,但配合國家及學校推出的獎學金政策,對大部分學生來說都可以拿到獎學金,因此和之前的差別應該不會太大。
新的改革會讓學生們更理性地選擇考研這條路,而不是盲目地跟風考研,畢竟要考慮到考研的成本問題。那些只想在研究生階段“混個文憑”的學生恐怕會退出考研大軍。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