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望前幾年博士畢業后,因“出身”不好——本科學校沒有“985”或“211”標簽,最終被引進到一所不起眼的二本高校。阿望畢業次年第一次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就獲成功,為學校實現零的突破,現在是學校的“科研新星”,其名其實常常被凸顯在學校的各類宣傳材料上。
阿望的學校沒有研究生,但有以輸送研究生為目標的“考研基地”,阿望兼任一個基地班的班主任。又到了新一年研究生招生季,阿望的基地班戰果不錯,那些經歷過抱棉被漏夜排長隊占位搶座大戰的準研究生們未雨綢繆,又紛紛請教阿望如何找導師了。阿望的視角很獨特,令我等“985”中的老江湖都嘖嘖稱奇。
阿望說,人們常常依職稱、職務、帽子、位子、名氣、水平等來區分并選擇導師,這些都是不靠譜的,最靠譜的辦法是找一位坐得住的導師。他依導師是否“聽得到”和“看得到”把導師分為四類:
第一類是聽得到又看得到的導師;
第二類是聽不到但看得到的導師;
第三類是聽得到但看不到的導師;
第四類是聽不到又看不到的導師。
“聽得到”反映導師的名氣,“聽得到”的場合越多越廣,說明導師名氣越大;“看得到”是指學生在學術之地如實驗室可隨時見到導師的身影。阿望說,找導師,“看得到”最重要,“聽得到”不重要;“看得到”的導師坐得住、有坐功,而學問之事就靠坐功,不靠跑功,所謂“文章不寫半句空”,憑的全是“板凳寧坐十年冷”的坐功;至于“聽得到”的導師,只能說明他曾經的“輝煌”,但如果坐不住,這種“輝煌”便立馬成為一個美麗傳說,對學生的唯一作用正如“我爸是李剛”。所以找導師的優先次序依次是第一至第四類。
第一類導師是真正的“名師”,但由于“看得到”都是為了“聽得到”、而“聽得到”又大多不想回到“看得到”,所以第一類導師如今已很難找到,屬“珍稀動物”,可遇不可求。對大多數研究生來說,最現實的目標是退而求其次,找“聽不到”但坐得住的第二類導師。阿望說他很幸運,曾經的導師就屬第二類,跟著這類導師,心里踏實、生活充實、功力日趨堅實。
在阿望看來,幫你進步、伴你成長、盼你成才的導師是最理想的導師,這樣的導師其心思和行動全部在學生身上。他說,能幫的導師很多,這是導師的職責,相伴的導師很少,畢竟師生不是母子,還盼的導師難能可貴,唯有坐得住的導師可同時做到幫、伴、盼,他們是唯一把學生與自己命運綁在一起的老師群體。阿望尤其看重“伴”的重要性,他說自己剛進入科研領域時就像一個小孩被置于漆黑的曠野,最需要的是陪伴,其次才是培養,沒有陪伴的研究生就像農村的“留守兒童”——被稱作是“有父母的孤兒”,常常會倍感無助、無奈、無聊、無望,心里很不踏實,最終泯滅科研激情甚至自暴自棄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阿望進一步現身說法,回顧自己的研究生生涯,最大收獲是使自己坐得住了,坐得住是一種硬功夫,是一種堅實作風,這比博士文憑更重要。他從導師和身邊其他學術牛人身上總結出一個規律:欲具研功先煉坐功,只要坐得住,就能走得遠、行得穩。阿望說,煉坐功的最佳選擇甚至唯一選擇是跟一位坐得住的導師。研究生最富干勁和激情,保持和延續這種干勁和激情要靠想法和事情、要靠進階和畫餅,想法越想越有,事情越做越多,越是坐得住的人越有無窮的想法和做不完的事情,所以唯有坐得住的導師才能不斷保持和延續研究生的干勁和激情,與研究生并肩作戰,越戰越勇,越戰越樂,最終在不知不覺中煉就一種坐得住的硬功夫。
阿望提醒要慎找第三類導師、堅決不找第四類導師。他說他當時身邊迷茫、猴急、亂竄、憤青的研究生特別多,大多是第三和第四類導師的“留守兒童”。找第三類導師的研究生往往是一時被導師的“名氣”或一官半職所蒙蔽。阿望說,學問之事日新者日進,“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進而不退者”,所以導師如果坐不住,他的學問之事便早已退化,學生的學問之事只能自生自滅或靠“托養”。不僅如此,這類導師甚至還可能會榨取學生的血汗以維持或延續自己“聽得到”的傳說,作為補償,導師可能會為學生在讀期間或畢業之后謀取一些非學術上的好處。如果你不幸找或攤了一個第四類導師,那么你的命運就更慘了,你將猶如無爹無娘的孤兒。
孔子曰,有教無類。其實,“有學無類”也是要大力提倡的,正如“三人行,自必有吾師焉”。所以,把導師分類從根本上說無異于對自己畫地為牢。其實只要坐得住,處處皆學問,人人皆導師。老文認為阿望就是一位“最美”研究生導師,即使在“985”大學,有阿望這號功力和見識的導師也不多。“考研基地”來的研究生入學后很快就會證明這一點。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