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彭壽,男
工作單位: 武漢建材學院畢業院校: 武漢建材學院(現武漢理工大學)玻璃專業
科研項目
長期工作在科研設計第一線,將所學的玻璃專業與科技創新緊密結合起來,為我國玻璃工業的技術進步做了貢獻。在80年代初就投入到提高中國洛陽浮法技術的研究開發中,多年來,主持或參與了一系列中國洛陽浮法的技術攻關項目,尤其是在國外同行對我國進行技術封鎖的情況下,為提高浮法技術的心臟——錫槽的物理和化學穩定性,結合我國國情,經過大量熱工試驗,解決了錫槽密封技術的重大問題,改善了錫槽內的化學穩定性,使浮法玻璃質量大大提高;借鑒其他行業的電加熱技術,將錫液電加熱元件由鐵一鉻一鋁合金改為硅碳棒,提高了錫槽的熱平衡性和熱均勻性,為提升我國浮法錫槽技術做了一些工作;同時解決了浮法錫槽流液道的諸多技術難題,為縮小中國浮法技術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做出了努力。該同志任高級工程師技術職務后,90年代中后期,我國汽車工業及制鏡業所需的2毫米厚的優質浮法玻璃尚不能生產,而國外公司又不向我國轉讓此項技術,為了打破國外對超薄浮法玻璃技術的壟斷,走出一條發展我國民族平板玻璃工業的新路,組織安排該同志擔當重任,出任我國首條超薄(南玻)浮法玻璃生產線的項目總設計師,在消化吸收國外技術資料的基礎上,組織科研攻關,完成了一整套超薄浮法玻璃的工藝設計思路,主持開發了超薄浮法玻璃的核心工藝技術和相關控制軟件,使該項目順利投產。在首條超薄浮法玻璃生產線順利投產后,為進一步提高裝備國產化率和節約投資,該同志又主持了第二條超薄浮法玻璃生產線的設計工作,在總結首條超薄浮法玻璃生產線成功的基礎上,通過優化設計和科研開發,該項目總投資僅為3億多元,比全套國外技術的投資節省2/3以上。該同志堅持技術創新與工程項目設計相結合,在擔任國內首條薄玻璃深加工項目——格拉威寶玻璃(深圳)有限公司加工玻璃生產線總承包項目經理時,科學借鑒先進技術,并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解決了大面積和大空間恒溫高標準的空調控制、冷卻風系統等關鍵性工程技術難題,不僅使這些生產線順利投產,而且為這些企業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打下了良好基礎,該項目于2002年榮獲全國建材行業優秀工程總承包二等獎;擔任深圳市重點項目深圳華晶玻璃廠項目的總設計師時,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組織吸收、消化國外技術、首次在窯爐設計上用橫火焰窯代替馬蹄焰窯,在煙囪強制排風負壓處理上取得了一定的技術突破,使該生產線達到了國際水產,并處于國內領先地位。擔任項目經理完成的湛江圣華玻璃容器有公司原料車間配套工程總承包項目,2002年榮獲全國建材行優秀工程總承包二等獎。該同志在工程咨詢領域也取得了一些成績,擔任項目負責人完成的全面提高“洛陽浮法”工藝技術和裝備水平改造項目、洛玻集團玻璃深加工項目2002年榮獲全國建材行業優秀工程咨詢成果一等獎,海南創域石英砂有限公司50萬t/a精砂采選工程、江西南方硅砂基地有限責任公司30萬t/a精砂須選工程2002年榮獲全國建材行業優秀工程咨詢成果二等獎。 作為全國綜合性建材科研設計單位的主要科技工作者之一,通過技術創新不斷增強科技發展后勁,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主持研發并成功轉化的科技成果達數十項,取得了較為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尤其是根據我國大跨度建筑屋頂設計、加工技術不能很好滿足市場需求的現狀,親自主持開發了大型網架結構等科技成果,并迅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其中大型網架結構成功推廣應用于深圳高交會會館等重大項目。隨著我國對環境保護問題的日益重視,該同志認為我國近百條浮法玻璃生產線排放的煙氣已對大氣造成嚴重污染,對這種煙氣的治理已是大勢所趨,為此,主持開發了浮法玻璃廠煙氣脫硫新技術,并通過競標戰勝了采用國外技術的公司,將此項技術成果成功應用于廣東浮法玻璃公司、深圳南方玻璃公司,開創了我國玻璃廠煙氣脫硫的先河,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了國際水平,該成果榮獲中國新型建材集團2002年技術創新一等獎。UAC輕質墻板是目前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新型墻體材料,1999年,擔任深圳都會合成墻板有限公司UAC輕質墻板生產線的總設計師時,通過主持科技攻關,開發了高質量的模具和先進的控制技術,建成了國內首條大規模的年產100萬平方米的UAC輕質墻板生產,該項目先后榮獲深圳市高新技術項目認定證書和建設部重點技術推廣證書、全國建材行業優秀工程設計一等獎,填補了國內空白。 潛心鉆研工業與民用建筑新技術,研究新型建材在建筑結構中的應用。擔任深圳皇崗口岸高層(28層)綜合樓、深圳康怡花園大廈(4.3萬m2)、廣東省人民政府高智能綜合樓等30余個智能建筑工程、工業建筑、商住小區規劃的項目總負責人,參加制訂并決定所有技術方案,組織和主持解決了高層智能建筑等諸多方面的關鍵性技術難題,實現了本單位在高層建筑設計領域的重大突破。該同志在主持工程設計工作中,堅持技術創新與質量控制相結合的原則,做到“干一個項目,樹一面旗幟,得一遍市場”,因此,主持和組織完成的工程項目達到了用戶滿意、業界贊譽的高水平。1999年,擔任項目總負責人完成的深圳電達大廈(高層)、深圳康怡花園大廈、廣東中山港口理工學校教學杰獲全國建材行業第八次優秀工程設計一等獎,廣東省人民政府高智能綜合樓獲全國建材行業第八次優秀工程設計二等獎;2000年,擔任項目總設計師完成的深圳華英電子有限公司綜合獲全國建材行業第九次優秀民用建筑設計一等獎。作為蚌埠市納米材料開發應用領導小組成員,針對世界新材料技術和產品迅猛發展的形勢,結合本單位在超細粉體領多年來所取得的科技成果,將超細粉體新技術和傳統的玻璃、陶瓷產品有機融合,組織開發了納米材料新產品—實驗室階段的自潔玻璃和自潔陶瓷,并解決了目前國內類似產品難以克服的難題,研制出了具有親水和親油超雙親界面的產品,經檢索,該成果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針對我國信息產業迅猛發展和對電纜需求日益提高的現狀,該同志組織開發了超細粉體系列產品——塑膠填充陰燃劑,該產品已替代進口產品,實現了工業代生產,2002年榮獲中國 新型建材集團技術創新三等獎。該同志組織開發了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塑封用電子級球型熔融硅微粉項目正在開展科技成果的轉化;具有高科技含量的高純氧化鋯項目,正實現產業化生產。
獲獎成果:先后公開發表了《論網絡經濟下的企業管理創新》、《入世后科技型企業如何應對機遇與挑戰》、《科研院所企業化轉制中的產權結構創新》等數篇較有學術價值的論文。 2002年被中國新型建筑材料集團公司作為本專業唯一候選人推薦為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同年,作為科技界的代表被安徽省授予勞動模范的光榮稱號。其他信息: 1999年被國務院批準享受政府特殊津貼,2002年1月獲得經濟學碩士,現任中國凱盛國際工程公司總經理、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院長。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