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學生物工程學院碩士生導師王遠亮介紹如下:
姓名:王遠亮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55年7月
籍貫:湖北漢川
職稱職務: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通信地址:重慶市沙坪壩區沙正街174號生物工程學院郵政編碼:400044
郵箱:wyl@cqu.edu.cn
研究領域:生物醫學工程
招收博士研究生專業&研究方向:1.生物材料2.生物大分子
招收碩士研究生專業&研究方向:1.生物材料2.生物大分子
個人簡介
1977年作為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批考入成都科技大學(現四川大學)的幸運兒,開始步入科學的殿堂,于高分子材料系學習并研究天然高分子材料,1984年畢業并獲得碩士學位。畢業后曾在工廠從事技術研究與開發,但是發現“功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于是1986年又回到大學(重慶大學)來武裝自己,從事精細化工的教學與研究;后適應生命科學的發展潮流和趨勢,于1993年重慶大學攻讀,從事組織工程的研究,1996年獲博士學位。繼之調入生物工程研究院工作,并于1998年作為高級訪問學者在德國亞琛工業大學應用生物物理學系進行生物流變學訪問研究。之后形成自己的主要研究與開發領域:
1.生物材料:長期從事天然蛋白質材料和聚乳酸型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及其生物復合納米材料的研究與開發,目前特別關注新型納米孔結構的超材料(metamaterials,一類物理參數為負值的特殊功能材料)的制備技術與特性探究。
2.生物大分子功能與生物信息學:致力于建立DNA/RNA和蛋白質相互作用的DNA網絡、結構蛋白質網絡和調控蛋白質和酶網絡的生物信息學新算法及其新規律和機制的探討,力求更加全面的認識生命現象,避免偏好性的生命認知。
3.力學生物學:涉及表觀遺傳學的力學調節機制,目前主要關注力學作用產生的DNA和組蛋白甲基化模式的改變,從而調控DNA表達過程中的機制與規律研究,發現新的生長因子并關注力學作為信息的作用規律及其生命活動新規律的探索。
4.仿生學:利用仿生學的原理,仿生制造出生物相容性好的新型骨組織修復支架材料,利用新生長因子和生物相容性內在規律設計并制造新型功能性的生物醫用材料,致力于應用于臨床的研究與技術開發。
5.生物發酵工程:利用大自然中無比豐富的纖維素資源,改變利用淀粉(糧食)的生產模式,進行發酵乳酸的新生產工藝和新技術,并將乳酸應用在新型改性聚乳酸功能性材料的制備與合成技術研究與開發,特別關注植物廢物利用的生物工程探究。
6.生物制藥工程:新型生長因子特別關注力生長因子的表達與制備,目前致力于新型抗癌策略與方法的探討及其技術開發,試圖形成新型醫學診斷與治療的新思路。
總而言之,我的研究與探索主要集中在力學醫學(mechano-medicine)的基礎與技術。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