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大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發揮學校優勢,2017年11月啟動實施“博士村長”計劃,組建以博士研究生為主、碩士研究生為輔的“博士村長”實踐隊,在產業扶貧、科技服務、人才支持等方面積極行動。截至目前,參與計劃的“博士村長”達到263人,共組織91支實踐隊伍深入25個貧困鄉村開展服務活動500余次,積極服務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發揮團隊優勢助力產業升級。結合地方產業發展需求,“博士村長”積極服務地方產業升級,幫助提高新技術運用能力。針對貴州稻田綜合產值低、農民種糧積極性不高等問題,植物保護學科團隊從稻田綜合產值、水稻病蟲草害控制、農藥化肥零增長等環節進行深入研究,探索出適合貴州山地稻區的稻蛙復合種養產業模式,并制定技術規范,使稻米品質顯著提升,價格高于當地平均市場價2倍以上,稻蛙兩項產值合計達每畝1萬元。目前,已在天柱、黎平、三穗、思南、石阡、播州、湄潭等20余個縣進行示范推廣。
發揮技術優勢服務農業發展。發揮博士、碩士研究生的專業領域優勢,幫助破解農業生產中的難題。相關團隊指導貴陽市修文縣六廣鎮廣城村貧困戶開展獼猴桃種植,指導安順市紫云縣板當鎮開展藍莓和中草藥種植,為黔西南州貞豐縣農產品進行包裝設計及品牌打造,為畢節市黔西縣民主村帶去科學養殖知識和技術。針對安順市普定縣扶貧茶園茶毛蟲危害嚴重問題,實踐隊隊員趕赴現場,采取生物、藥物等多種防治手段,提高茶葉的抗病抗逆能力,解決病蟲害問題,共計為農戶減少損失約60萬元。
發揮智力優勢做好宣傳引導。設立鄉村振興學院,建立幫扶縣鄉“新時代‘三農’實踐所”,舉辦“脫貧攻堅科教助力”論壇,促進“政、產、學、研、用”協同發力,服務貴州鄉村人才振興。捐資100萬元資助鄉村人才培訓,與長順縣、花溪區、盤州市巖博村、羅甸縣麻懷村等地企業簽訂校企村合作框架協議和鄉村人才培訓合作協議,“點對點”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提供智力支持,著力培養一大批“愛‘三農’、有技術、會經營、留得往”的鄉土人才。深入宣講鄉村振興戰略重大機遇和優惠政策,充分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歷史沿革、發展變化,與農戶“攀親戚”“結對子”,用當地群眾聽得懂、記得住、可復述的語言開展宣傳,讓群眾充分了解黨的各項好政策,增強內生動力,聚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