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農林經濟管理系研究生導師東梅介紹如下:
姓名:東梅
職稱:教授、碩士生導師
性別:女
電子郵件:pr2003@126.com
辦公室電話:0951-5093169
工作時間:1997年
教育背景: 1.1990年-1994年寧夏農學院農業經濟管理本科;獲學士學位;
2.1994年-1997年南京農業大學農業經濟管理碩士;獲碩士學位;
3.2002年-2005年南京農業大學農業經濟管理博士;獲博士學位;
4.2007年3月-2007年7月,北京大學經濟研究中心訪問學者;
5.2009年12月-2010年6月,美國斯坦福大學訪問學者;
6.2015年8月-2016年11月,美國康奈爾大學訪問學者。
工作經歷:
1.1997-2002年寧夏農學院講師;
2.2002年-2016年寧夏大學副教授、教授。
所授課程:
1.《市場調查與預測》,本科教育;
2.《農產品運銷學》,本科教育;
3.《發展經濟學》,研究生教育;
4.《管理學研究方法論》,研究生教育。
科研方向: 農業經濟理論與政策、農村發展、移民發展
研究成果:
論文:
(1)周婷,東梅. 寧夏企業用工需求及培訓現狀分析,寧夏工程技術,2016,(1):68-71;
(2)周婷,東梅. 寧夏短期技能培訓結業人員跟蹤調查報告, 農業科學研究,2015,(2):77-81;
(3)東梅、魏濤,2005—2012年中國可持續發展問題的系統動力學研究進展,農業科學研究,2013,(01):61-64;
(4)東梅、李曉明、劉喬巧,生態移民瞄準精度實證研究——以寧夏為例,農業技術經濟,2011,(9):24-32;
(5)東梅,農村留守兒童學習成績對其父母回流決策的影響,人口與經濟,2010,(01):79-84;
(6)東梅、王桂芬,雙重差分法在生態移民收入效應評價中的應用——以寧夏為例,農業技術經濟,2010,(08):87-93;
(8)東梅、外資進入我國糧食市場引發的問題與思考,中國物價,2009,(01):50-51;
(9)東梅、常芳、白媛媛,農村小學布局調整對學生成績影響的實證分析——以陜西為例,南方經濟,2008,(09):42-49;
(10)北方農牧交錯帶生態移民研究述評,農業科學研究,2008,(04):87-89;
(11)東梅,退耕還林對我國宏觀糧食安全影響的實證分析,中國軟科學,2006,(04):46-54;
(12)東梅,生態移民與農民收入——基于寧夏紅寺堡移民開發區的實證分析,中國農村經濟,2006,(03):48-52;
(13)東梅、鐘甫寧、王廣金,退耕還林與貧困地區糧食安全的實證研究——以寧夏回族自治區為例,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5,(1):104-109。
專著:
《生態移民滿意度驅動機制及其安置方式選擇策略研究》,經濟科學出版社,33萬字,2015年。
《農牧交錯帶生態移民綜合效益評價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6萬字,2011年。
科研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G71163041,生態文明建設目標驅動遷入區生態移民意識培育、行為規范、制度建設機制研究——以寧夏為例,2017/1-2020/12,32萬元,在研,主持。
寧夏大學社科重大項目,SKZD004,寧夏生態移民可持續發展問題研究,2017/1-2020/12,50萬,在研,主持。
寧夏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寧夏農民工技能培訓供求跟蹤調查,2014/6-2016/12,27萬元,已結題,主持。
寧夏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寧夏農民工技能培訓供求現狀調查,2013/8-2014/1,22.8萬元,已結題,主持。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G71263014,生態移民滿意度驅動機制及其安置模式選擇策略研究”,2013/1-2016/12,38萬元,已結題,主持。
寧夏大學211重點學科項目,寧夏生態移民可持續生計問題實證研究,2011/6-2012/12,3萬元,已結題,主持。
寧夏科技攻關軟科學項目,移民安置地后續產業發展研究,2010/6-2011/9, 2萬元,已結題,主持。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G0305-70763008,北方農牧交錯帶生態移民扶貧績效及評價指標體系綜合研究,2008/1-2010/12,16萬元,已結題,主持。
學術獎勵:
第十四屆寧夏青年科技獎,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組織部、寧夏回族自治區人事廳、寧夏回族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省級獎勵,2014;
寧夏回族自治區313人才工程“2014年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三層次人選”,寧夏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級獎勵,2014;
2012-2013年度全社參政議政工作先進個人,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2013;
生態移民與農民收入—基于寧夏紅寺堡移民開發區的實證分析,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省級獎勵,2009年。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