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一、學院概況
北京科技大學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成立于2010年,發展自1952年建校時期的基礎部化學專業,目前包括化學與化學工程系、生物科學與工程系、北京科技大學生物與農業研究中心和固體化學研究所,生物工程與傳感技術研究中心、精準醫療與健康研究院掛靠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學院現有“功能分子與晶態材料科學與應用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生物工程與傳感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農業部“農藥殘留與環境毒理實驗室”三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碩士、博士研究生及留學生800余人。辦學空間約3500平方米,擁有掃描電子顯微鏡、透射電子顯微鏡、單晶X射線衍射儀、核磁共振波譜儀、掃描共聚焦顯微鏡等在內的科研設備約1800臺/套,總價值近5000萬。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有博士生導師27人、碩士生導師54人、教授28人、副教授26人, 其中:國家杰出青年基金項目獲得者3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2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8人;北京市科技新星 6人。近年來,化生學院科研水平迅速提高,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Advanced Materials》,《ACS Nano》等一流雜志發表了一批高水平論文;承擔了國家863計劃, 973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為代表的等大批科研項目。北京科技大學化學學科ESI世界排名連續6年進入前1%, 自2017年化學和化學工程學科入選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500強,2019年化學201-250, 化學工程251-300名 。
二、2020年接收推免生專業
招生專業代碼
|
招生專業名稱
|
備注
|
070300
|
化學
|
其中化學專業招收直博生
|
081700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
071010
|
生物學
|
|
0856
|
材料與化工
|
根據教育部政策,2020年招生中原來的“化學工程”專業將調整為“材料與化工”,“生物工程”專業調整為“生物與醫藥”。
|
0860
|
生物與醫藥
|
三、獎助體系
國家獎學金:2萬元
研究生學業獎學金:
年級
|
等級
|
獎學金
(萬元/生·年)
|
獲獎比例(%)
|
一年級
|
一等
|
1
|
≤100%
|
二年級及以上(學制內)
|
一等
|
1.2
|
20%
|
二等
|
0.9
|
50%
|
|
三等
|
0.6
|
30%
|
國家助學金:0.6萬元/人·年,在研究生學制年限內每學年的國家助學金覆蓋率100%。
研究生助教、助管和助研“三助”津貼,資助標準為3000元/生·年,覆蓋率100%。
除上述基本獎助學金外,學校還設立了各種社會捐資獎學金。
四、推免生預報名工作安排
歡迎全國高校的優秀推免生使用我校推免預報名系統,提前報考我校推免生,并在線提交報名材料。如初審通過,學院將發送預面試通知。預面試合格的考生如取得就讀學校推免資格并在教育部“推免服務系統”報考我院的,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具體事項通知如下:
1.預報名時間:2019年7月1日-9月13日;
2.資格初審時間:
第一階段:7月5日- 7月14日;
第二階段:9月6日- 9月16日
3.預面試時間和預面試方式:我院將分2個階段進行預面試,第一階段預報名初審通過的考生將在7月20日前安排預面試,第二階段預報名初審通過的考生將在9月21日前安排預面試,屆時申請考生請提前打開預報名微信小程序進入預報名系統查看,并按照要求準時參加預面試,未按時參加面試的考生視為自動放棄預面試資格;
4.考核內容:考核滿分為500分,300分為合格,其中:專業水平滿分200分,合格分為120分;綜合素質滿分250分,合格分為150分;外語水平滿分為50分,合格分為30分。
5.面試結果(合格或不合格):考生可通過預報名系統查看;
6.學院將根據2020年專業招生計劃擇優確定推免生錄取人數和名單,預面試合格的考生如取得就讀學校推免資格并報考我院預面試專業推免生的,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7.最終錄取結果以考生在教育部“推免服務系統”確認接受的結果為準。
五、聯系方式
學院網站:huasheng.ustb.edu.cn
聯系郵箱:lifengying@ustb.edu.cn
學院聯系電話:010-62334041(栗老師)
化學系聯系電話:010-62333871
生物系聯系電話:010-62334497
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接收2020年全日制碩士推免生預報名通知.doc (49.50 KB)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