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有關毛概的錯誤一類知識點,都會想到“左”與右。但是我們復習政治的時候老是傻傻分不清。因此,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毛中特的“左右”問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左”、極左和右的區別
左派、極左:左派又稱左翼,指革命的、思想進步的。"左派"一詞是來自法國大革命時期,在議會中坐在左側,支持共和制、大眾政治運動和世俗化的人。左派的概念起源于1848年的六月革命。第一國際的組織者視自己為法國大革命左派的后繼者。"左派"在歐洲適用于一些革命運動,特別是社會主義、無政府主義和共產主義,也可用來稱呼社會民主主義。在當代政治話語中,左派通常是指社會自由主義或社會主義。所謂左派就是代表歷史前進方向的人群,而馬克思主義指出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所以在今天左派就是主張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人群。
所謂極左,就是把左派的思路推向極端。
在教材中,對國民黨也有左右之分。1927年,國民黨有老右派:西山會議派;新右派:蔣介石新軍閥;左派:武漢國民政府宋慶齡汪精衛等。國統區文化戰線上,積極投身革命的是左翼作家聯盟。
右:指思想落后于實際,不能隨變化了的情況前進,企圖開歷史倒車的思想和行為。在政治上往往表現為或是反動的,投降的或是悲觀的、保守的。
二、"左"、左傾和右傾的區分
"左"是指思想超越客觀過程的一定階段離開了當時大多數人的實踐,離開了當時的現實性,墜入空想和盲動?梢哉f"左"是對左的形而上學的極端化。是形式上的左,而實際上拋棄了左所具有的革命的現實性,片面強化了革命的冒進性。在政治上往往表現為擴大打擊面搞過火的斗爭,實行冒進主義,這種思想就是"左"傾機會主義,持有這種觀點的人被稱為"左"派。如中國歷史上王明"左"傾機會主義,給中國革命和黨造成嚴重損失。
左派內部,會因為對現實的認識不一致,因此就產生了對采取何種措施的分歧。認識落后于實際情況的,我們叫做右傾,主張超越實際情況進行變革的,我們叫做"左"傾。無論"左"傾右傾,都是站在進步一邊,他們都屬于革命隊伍內部的認識問題,都屬于左派,是認識上產生了偏差。但是超越了實際強求的所謂進步不能算是真正的進步,甚至可能是形左而實右的,所以這種極左,通常要加上引號。小平同志說,歷史上"左"的危害要大于右的危害。
要注意的是:左的錯誤要打引號;右的錯誤不用打引號。
"左"傾和右傾的判定標準:一般來說,右是指思想落后于實際,不能隨變化了的情況前進,企圖開歷史倒車的思想和行為。在政治上往往表現為或是反動的、投降的或是悲觀的、保守的。這種思想就是右傾機會主義,持有這種觀點的人被稱為右派。
"左"不同于"左"傾,20世紀初,列寧和斯大林開始用"左"傾和右傾的概念來分別指無產階級內部的盲動激進派和保守派,為了表示貶義,特在左字上添加了引號,即"左"傾,以區別于真正的左傾。當時的右傾即保守派延緩革命進程,同社會上的反動右派勢力一樣會給革命帶來明顯的損失,因此右字不加引號。
三、黨的歷史上"左"的錯誤和右的錯誤
1、右傾機會主義錯誤(大革命的后期)
代表人物:陳獨秀
表現:放棄了無產階級對于農民群眾、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領導權,尤其是武裝力量的領導權。
解決:八七會議徹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錯誤。
2、“左”傾盲動錯誤(1927年底至1928年4月)
代表人物:瞿秋白
表現:認為革命形勢在不斷高漲,盲目要求“創造總暴動的局面”。
3、“左”傾冒險主義(1930年6月至9月)
代表人物:李立三
表現:錯誤地認為中國革命乃至世界革命進入高潮,盲目要求舉行全國暴動和集中紅軍力量攻打武漢等中心城市。
4、“左”傾教條主義(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
代表人物:王明
表現:
①在革命性質和統一戰線問題上,混淆民主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的界限,將反帝反封建與反資產階級并列,將民族資產階級視為中國革命最危險的敵人,一味排斥和打擊中間勢力。
②在革命道路問題上,繼續堅持以城市為中心,將準備城市工人的總同盟罷工和武裝起義作為共產黨最主要的任務;指令根據地的紅軍采取“積極進攻的策略”,配合攻打中心城市。
③在土地革命問題上,提出堅決打擊富農和“地主不分田,富農分壞田”的主張。
④在軍事斗爭問題上,實行進攻中的冒險主義、防御中的保守主義、退卻中的逃跑主義。
⑤在黨內斗爭和組織問題上,推行宗派主義和“殘酷斗爭,無情打擊”的方針。
解決:遵義會議開始開始清算“左”傾教條主義,經過延安整風運動,黨內從根本上清算了“左”傾教條主義。
5、“兩個凡是”(改革開放前的短暫徘徊時期)
代表人物:華國鋒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兩個凡是”使人民群眾徹底糾正“文化大革命”錯誤的要求和愿望遇到嚴重阻礙。
解決:
①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發表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重申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個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基本原理,從根本理論上否定了“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引起了全國范圍內的廣泛注意和討論。
②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中共中央召開了工作會議。12月13日,鄧小平作了題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講話。這篇講話,把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堅持實踐標準提到黨的思想路線的高度,為沖破“兩個凡是”禁錮,克服思想僵化狀態,重新確立黨的思想路線奠定了基礎,因而成為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道路、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理論的宣言書。
③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全會沖破長期“左”的錯誤的嚴重束縛,徹底否定了“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高度評價了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并且斷然否定“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指導思想,做出了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和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
6、關于革命前途問題的錯誤主張
①“左”傾教條主義的“一次革命論”的錯誤在于,只看到了民主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的聯系,而混淆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區別,主張把社會主義革命階段的任務放在民主革命階段來完成,在反帝反封建的同時,也反對一般意義上的民族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和經濟上實行“左”的政策,使中國革命蒙受了重大損失。
②右的“二次革命論”的錯誤在于,只看到了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區別,而沒有看到兩個革命階段的聯系,主張在民主革命勝利后,建立一個資產階級專政的資本主義國家,將來再去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放棄黨對民主革命的領導權,同樣使中國革命遭受嚴重損失。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