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69萬應屆本科畢業生大軍前,不少人選擇考研來逃避就業難題。不過,研究生找工作就容易嗎?昨日,記者帶著這個問題調查發現,雖然就業市場對學歷的要求在提高,但研究生就業情況并不樂觀。因為研究生要求工資比本科生高,有的企業甚至更喜歡招聘本科生。在這種情況下,研究生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境遇。
魯東大學是駐煙高校中,考研率比較高的學校。昨日,在該校招生就業處,工作人員談起今年研究生的就業情況時說:“雖然目前還沒有完全統計,但從簽約情況可以預計,就業率相比往年同期有所下降。”
“這種下降不僅體現在研究生中,而是整體的就業市場需求量都有減少趨勢。但目前來看,研究生的就業情況仍要好于本科生。”該工作人員分析,因為企業對于人才的學歷水平要求普遍在升高,因此研究生相較于本科生學歷優勢大。
研究生就業率低于本專科
高校的態度還算樂觀。但根據知名社會調查機構麥可思研究院的跟蹤調查,研究生就業率落后于本科生和專科生。
麥可思研究院的調查顯示,被調查的2013屆高職高專畢業生簽約率為35%,低于上屆同期9個百分點;本科畢業生為38%,低于上屆同期8個百分點;碩士畢業生為29%,低于上屆同期7個百分點。
對此,駐煙高校的一位就業指導中心老師表示,該調查統計的是簽約與否,而不是是否有簽約意向單位,這并不能代表研究生無約可簽。事實上不少研究生不是沒有就業機會,他們之所以不簽約,是因為工資待遇不理想,并非企業不用。
“所謂研究生就業難,其實表現在想找對口專業就業難,尤其一些冷門專業,社會上企業很少需要這些方面的人才,這些人更適合去研究所。”該老師分析,部分專業確實存在研究生不如本科生好就業的情況,但不是全部,一些科技生產行業的企業,在招聘研發人員時越來越傾向高學歷人才。“學生考研時選擇的專業,是否被就業市場所需要至關重要。”他說。
15名同學中僅3人簽約
研究生就業情況是否可觀,研究生本身最有發言權。采訪中不少研究生向記者訴苦。
某駐煙高校人文學院歷史專業的研究生馬延,研究方向為專門史。他所在的學院共有15名應屆畢業生,僅3名有簽約意向。“研究生專業劃分太細,一門歷史就劃分為9個不同方向,很多專業理論性過強,實踐技術含量低,所以研究生學歷比起本科生,并沒有太大優勢。”他說。
一位法學理論專業研究生徐瑞鴻也一肚子苦水。他所在的研究生專業共有12人,現在只有3個人找了工作。而作為就業的一種方式,考公務員(微博)成了他們之中大部分人的選擇。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考公”也沒想象中容易,雖然大家都做了準備,但目前只有2個人過了筆試。
月薪與本科生幾乎持平
工作不好找,薪酬符合研究生預期的工作更是難找。而他們的預期月薪,并不高。
“我原本想找個月薪能超3000元的工作,可找了幾個適合的崗位,月薪幾乎都在2000元左右。”某校的法律碩士孫紅美嘆氣說。她們專業的人都去了各地考公務員,她也正準備各省省考、事業編考試。對于“進企業”這一就業渠道,孫紅美表示暫時沒興趣。“企業給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工資差不多,考公務員和事業編研究生卻比較吃香,因此不想放過機會。”她說。
冷門專業的研究生馬延對于月薪更是有些心灰意冷。“專業不熱門,即使找到了工作,月薪也只有2000元左右,和本科生一樣。”
企業看中能力而不是學歷
研究生吐槽不比本科生有優勢,招聘企業也有話說。談起研究生和本科生到底誰更受企業歡迎時,煙臺正信人力資源管理公司招聘負責人于杰說,企業普遍看重求職者的能力和經驗,而不是學歷,因此研究生相較于本科生而言,的確沒有太大優勢。相反,由于研究生比本科生多付出了時間、經歷和金錢,對月薪要求高于本科生,而且不愿意做一線工作,容易跳槽,因此本科生更受青睞。
“不過,在某些科技領域上,研究生確實要比本科生更勝一籌。”于杰坦言。例如石油、機械等行業,研究生讀研期間進入到更深的研究層次,學習到了更專業更細化的知識,因此實踐能力、理論知識都要勝過本科生,企業在招聘研究人才時,也會更加傾向選擇研究生。
三山集團招聘工作人員劉玉秀也表示,除了研究人才外,部分不需要太高學歷的崗位,本科生與研究生競爭時,能力最重要,工資一般相同。但一些小企業在選擇時,往往更愿意選擇本科生,因為小企業自身平臺有限,招聘研究生進企業,難免害怕留不住人,影響生產。此外,本科生求職時,在年齡上更具有優勢。“尤其是女生研究生,她們畢業時就差不多到了結婚生子的年齡,很多企業不愿過早地為‘產假’埋單,因此不愿意接納女研究生。”她說。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