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青年報》報道,法律系畢業生常年過剩,就業率連年被亮“紅燈”,而專業人才卻格外匱乏法學人才培養模式亟待轉型。昨天,復旦法學院正式與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簽署了合作協議,首個醫事法律碩士生班或將于明年開始招生。記者了解到,滬上部分高校借各自“東風”,籌措專業資源,試水高端、專業法律人才培養。
專業醫事法律從業人員不到20人
法學專業畢業生常年被市場冷落。某研究機構曾有調查,2011屆本科畢業生中,法學專業就業率“墊底”。2012年,法律專業本科生就業率持續上“白榜”。有法律專業學生笑稱,自己的專業“就業率低、薪酬低”,每逢就業時,千軍萬馬報考公務員。
盡管如此,法律市場仍求賢若渴。復旦大學法學系主任孫笑俠介紹,市場急需專業類法律人才。尤其是近年,醫事法律、知識產權法律類的案件頻出。僅有單一背景的人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就以醫療行業為例,很難想象,一個涉足醫療糾紛的律師,可能對病例、病理一無所知、甚至看不懂病歷。孫笑俠稱,他曾做過調查,專業醫事法律的從業人員,在整個上海都不到20人。
“能夠滿足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應用型、復合型、國際化法律人才嚴重不足,法律人才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與國家和人民日益提高的社會公正企盼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孫笑俠稱。
昨天,復旦法學院正式與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簽署了合作協議,合作培養具有醫科背景、法律素養的醫事法律人才,雙方將在涉醫法律問題研究、醫事法律人才培養等方面充分發揮同校學科優勢,加強學科融合與交叉。復旦大學還將在此基礎上探索聯合培養相關專業碩士學位項目,為國家培養更多醫事衛生法律專業復合人才。
孫笑俠稱,此次與上海醫學院合作后,將為專業碩士項目的籌備做準備,爭取2014年9月向全市招收碩士生。入學后,學生將接受法律和醫學的專業訓練,畢業通過專業考核后,將被頒發醫學和法律雙碩士學位。招生面向非法律專業的本科生,比如醫事法律專業方向的研究生,向本科為臨床醫學的學生敞開大門。
各校借“東風”增加法學“含金量”
非法學專業院校利用各自的資源“轉型”。記者了解到,同濟大學法學院也正在“借東風”。在同濟2013年招生中,法學類門類下設知識產權、普通法律、涉外歐洲法律三個專業。其中各專業都將招收2名理工科學生。
同濟大學法學院劉春彥副教授解釋稱,知識產業類法律迫切需要有理科背景和思維方式的人才,而同濟正在著手整合理工科學校的教學資源。本來法學就是非單一的學科,而需要有完整的知識結構,尤其在解決技術類專業法律問題時,理科生的優勢不言而喻。另外,在涉外歐洲法律中,同濟強勢的專業德語也將被納入專業課學習中。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